临沂苍山蔬菜产业形成链条 菜还没长成买家已找到

[复制链接]
查看1039 | 回复0 | 2013-4-15 15:09: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xin_450104091018250324622.jpg 菜还没长成,买家已找到
  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传统的散户、个体种菜显然不能顺应时代大潮。在苍山,“农户+基地+合作社”的农业发展模式正在越做越大,11.6万菜农通过加入合作社,与外地客商签订购销协议,使未成熟的蔬菜提前有了销路。
  在菜博会“媒体菜乡行”活动中,记者来到田间地头,实地了解苍山县蔬菜产业发展情况。
  菜农只管种菜
  4月11日,在苍山县兰陵镇小仲村蔬菜基地里,菜农黄超正在自家的丝瓜大棚里忙活,第二天清早又有1000多斤新鲜丝瓜可以上市了。当天丝瓜的收购价是7.6元/公斤,黄超粗算了一下,又将有4000多元进账。
  黄超是苍山县金瑞农业合作社的一名普通社员,在他看来,入社后的好处显而易见,合作社不仅为他提供种子、肥料以及种植技术,同时还有一纸销售合同,所有农产品可以以不低于市场价的价格卖给合作社,而且不用担心找不到销路。
  “自从加入合作社以后,再也不用担心菜卖不出去或者卖不上价了,俺们只要专心种好菜就行了。”黄超说,2012年7月他承包建这个丝瓜大棚时花了27万元,短短半年时间里,他卖丝瓜的收入已经有十二三万元了。黄超有信心在今年7月之前“回本”。
  合作社找销路
  “农民管种菜,合作社管销路。”苍山县向城镇张村村支书张庆峰说。当地蔬菜基地依托专业合作社,蔬菜实行订单式种植,基地与苏州南环桥市场达成协议,以高于市场价0.3-0.8元/公斤的价格,由市场负责到基地收购、运输和销售,仅此一项,每年为每户菜农节约成本1至2万元。
  “有合作社负责找市场,农民种菜就轻松多了。”苍山县凯华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经理胡玉才说。合作社的客户遍布上海、武汉、南京、苏州等地,可以提供稳定的市场销售渠道,可以实现订单式生产,在种植之前就与菜农签订供销合同,实行保护价收购,当农产品价格出现大幅下降时,能够减少农民损失,提高菜农抗风险能力。
  此外,合作社还负责统一配送农业生产资料,专业技术人员指导防治病虫害,社员买种子能享受批发价。
  1300余家合作社抱团种菜
  大力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社,实现蔬菜种产销一条龙,已经成为苍山蔬菜发展的新方向。目前,该县已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1301家,发展社员11.6万人,联合发展、抱团发展的格局正在加速形成。
  “合作社可以有效优化整合资源,广泛开展信息沟通,从而提升蔬菜供销一体化程度。”临沂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杨田堂认为,专业合作社有助于农民及时获悉市场信息,共享种植技术和经验。同时,通过合作社形式,实行农资统一大批量购买,不仅价格便宜,而且质量有保障。
  “合作社帮助农民搜集农产品购销信息,提供种植技术方面的帮助,便于优化产业结构。”杨田堂说。
  记者 韩纪功 邵琳 孟凯 通讯员 贾传龙 李桂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