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57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高中]山东省实验中学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听众

0

积分

平民

Rank: 1

乡约币
70 枚
乡约宝
0 枚
最后登录
2013-4-15
注册时间
2013-4-1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山东省实验中学   发表于 2013-4-15 16:20:3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分类:高中
口号:暂无
简介:山东省实验中学建校于1948年,是首批省级重点学校、省级规范化学校。学校分本校(走读)和东校(寄宿)两个校区,现有教学班110个,在校学生5900余名,教职工500人。
  在6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优秀学子,以聪明才智和卓越贡献为母校和泉城增光添彩,而实验中学也以骄人的办学成绩获得了“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国家级绿色学校”、“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 “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和谐校园先进学校”、“中小学生创造力培养示范学校”、“省级文明单位”、“山东省师德建设先进单位”、“山东省教学示范校”、“山东省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单位”、“山东省校本培训示范校”、“山东省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先进单位”、“山东省依法治校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教育部领导多次高度评价学校的育人举措和办学成果,很多做法和经验被《中国教育报》、《光明日报》等媒体多次报道,成为全国新课程改革的典型和齐鲁素质教育的领跑者。
  近年来,学校一直努力体现“实验性”和“示范性”的办学特色,鲜明地提出“为每个学生创造主动发展的无限空间”的教育理念,以“高远、大气、宽松、求新”的学校文化作根基,以创建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课程体系作保障,努力创办“高境界、高品质,能够影响学生一生发展的教育”。
  一、全面推进教师专业成长,积极打造优秀师资队伍
  学生发展是学校的核心工作,教师发展则是学校发展的基本保障。实验中学以富有实效性的活动为载体,探索教师发展的有效模式。设立了“教师专业发展日”,为教师提供新的学习平台和展示空间,开展了“教师读书节”活动,让读书丰盈教师的心灵和智慧;开展了六届“十佳青年教师”评选,深化了“名师团队建设工程”,启动教科研“燎原计划”,实行课题竞标,推动教学“小课题研究”,成立“教育星空”教师成长分享汇。众多举措激发了教师工作激情,引领教师实现专业成长。
  学校现有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2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人,特级教师14人,全国优秀教师5人,山东省教育创新人物3人,齐鲁名校长、齐鲁名师4人,省市级教学能手22人、济南专业技术拔尖人才10人、济南名师5人,全国、省市级优质课评比获奖者百余人。根基雄厚、结构合理、素质一流的教师队伍,为打造优质教育品牌提供了重要保证。
  二、全面深化课程改革,促进教学水平不断提升
  学校注重全方位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在国家大力推行的新课改中,精心实施,大胆推进,不断丰富课程体系,在更高层次上增强办学特色。
  实验中学充分利用课程自主权,具有“学校特色、地域特色、科技特色、文化特色”的校本课程已开设了125门;“选课走班制”让每位学生拥有了一份适合自我发展的个性化课程表;日语、韩语、德语、俄语和法语等多门语言选修课程的设置满足社会对多元化外语人才的需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涵盖六大类型,使学生广泛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展示了实验学子的良好形象,赢得了社会的高度赞誉。科技创新教育和学科特长培养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大大增强,有数百人次在全国、全省科技创新大赛、学科奥赛、电脑制作和各类发明比赛中获奖,并因此被保送全国重点大学。
  学校不断加大课堂教学改革力度,组织“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行动”,实施以“聚焦课堂,科学高效,百花齐放”为主题的教学活动,进一步促进教师育人理念的转变和教学方式的优化。
  注重培养学生主体精神,实现学生有效自主学习。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主题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和延伸课堂教学。定期进行学情调查分析,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教师的教学状况进行准确、细致的掌控,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根据学校发展水平和学生需求,实施作业专项改革,编写了适合我校学生特点的校本作业,推动学习资料校本化建设。完善了发展卷的命题方式,逐渐实现命题方向从应试训练向能力发展的转变。
  
联系:暂无
网址:暂无

2.jpg (8.29 KB, 下载次数: 50)

2.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会馆建立|家乡投稿|联谊投稿|商业投稿|公益投稿|Archiver| 乡约网 ( 沪ICP备12021112号-1 )     

GMT+8, 2025-5-15 03:59 , Processed in 0.374822 second(s), 3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