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wangchuntao 于 2013-4-20 21:46 编辑
周均平, 现任文学院院长,校特聘教授,校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委员,院学术分委员会、学位分委员会主席。兼任中国企业文化学会美育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中外文学理论学会理事,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山东省美学学会常务理事、秘书长,山东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委员(理事),山东省作家协会全委员会委员(理事),《文学理论》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美学》编委,山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审委员会委员,入选山东省社会科学人才库。
人物概述:
周均平,1954年10月生,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文艺学博士点文艺美学方向带头人 1987年7月于山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文艺学专业获硕士学位,2000年6月于山东大学文学院文艺学专业获博士学位。现任文学院院长,校特聘教授,校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委员,院学术分委员会、学位分委员会主席。兼任中国企业文化学会美育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中外文学理论学会理事,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山东省美学学会常务理事、秘书长,山东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委员(理事),山东省作家协会全委员会委员(理事),《文学理论》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美学》编委,山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审委员会委员,入选山东省社会科学人才库。主要从事文艺美学、审美文化及审美教育研究。出版独著、合著、主编、参编著作19部,在《文艺研究》等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72篇,其中12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国内权威反响刊物全文转载。曾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山东省刘勰文艺评论奖1项,山东省高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项,二、三等奖多项及山东省优秀博士论文奖。另获山东省教学名师奖及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主持或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等9项。在当代美学研究、秦汉审美文化研究和审美教育研究上形成明显特色。
主要著作:
1、《秦汉审美文化宏观研究》(独著),人民出版社,2005年。
2、《美学探索》(独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3年。
3、《美学通论》(二人合著),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8年。
4、《语文审美教育论》(二人合著),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0年。
5、《美学》(副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6、《美学概论》(副主编),齐鲁书社,1999年。
7、《文学概论》,齐鲁书社,2004年。
8、《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的撰写与答辩》(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9、《高等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的撰写与答辩》(第二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10、《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主要撰稿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11、《20世纪中国美学学术进程》(主要撰稿人),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
主要论文;
1、《美学转型问题研究综论》,《文史哲》1998.3。
2、《比德·比情·畅神——论汉代自然审美观的发展和突破》,《文艺研究》2003.3。
3、《论自然美系统》,《文艺研究》1995.5。
4、《中国古代气论与中国古代美学》,第二届东方美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日本),2003。
5、《西方美学范畴概说》,《学习与思考》1996.6。
6、《泰纳的文艺批评论》,《东岳论丛》1997.1。
7、《泰纳“三要素说”新论》,《文学理论:面向新世纪》,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
8、《自然美与审美教育》,《理论学刊》1997.6。
9、《审美文化研究概观》,《东方丛刊》1998.2。
10、《走向新世纪的审美文化研究》,《山东师大学报》1998.3。
11、《论师范院校学生应具备的美育素养》,《社会科学家》1998.4。
12、《辩证和谐美学的三重超越》,《东方审美文化研究》,1998.2。
13、《泰纳美学方法论二题》,《山东师大学报》1998.6。
14、《现实与浪漫的统一——秦汉审美文化的重要特征》,《山东师大学报》2000.4。
15、《繁富与稚纯的统一——秦汉审美文化的重要特征》,《东岳论丛》2002.5。
16、《美与善的统一——秦汉审美文化的重要特征》,《管子学刊》2002.4。
17、《凝重与飞动的统一——秦汉审美文化的重要特征》,《山东社会科学》2003.1。
18、《论人与自然的本源性和谐——自然之所以美的一个重要原因》,《山东师大学报》2002.4。
19、《汉代萌生“畅神”自然审美观刍论》,《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04.1。
20、《审美走向自觉——秦汉审美文化历史地位新论》,《东方丛刊》2005年第4辑。
主要获奖:
1、《美学转型问题研究综论》,1999年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独立)。
2、《论汉代自然审美观的发展和突破》,2004年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独立)。
3、《语文审美教育论》,2001年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
4、《美学通论》,1998年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5、《美学概论》,1994年获1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6、《美学探索》,2004年获山东省第四届刘勰文艺评论奖(独立)。
7、《秦汉审美文化研究》,2001年获山东省优秀博士论文奖。
8、《跨世纪历史性转换的前奏》,1999年获山东省高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独立)。
9、《比德·比情·畅神》,2004年获山东省高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独立)。
10、2004年获山东省教学名师奖。
11、《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学生创造能力培养研究》,2001年获山东省教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
12、《美学》,2003年获广西壮族自治区优秀教材二等奖(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