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57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非物质文化]锔缸挑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听众

0

积分

平民

Rank: 1

乡约币
7 枚
乡约宝
0 枚
最后登录
2013-4-21
注册时间
2013-4-2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锔缸挑   发表于 2013-4-21 15:57:1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分类:非物质文化
口号:暂无
简介:在河南省第一批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名录中,有一种舞蹈叫锔缸挑舞。目前,这种舞蹈的唯一传承人是民权县老颜集乡的桑胜杰。在京九晚报商丘边界行采访组到老颜集乡时,记者走访了桑胜杰,观看了他表演的锔缸挑舞。

  锔缸是民间手工艺人的一种绝活,艺人们在走街串巷时肩挑着挑子,这种挑子十分沉重,人们为了节省体力,在行走时就会时而左,时而右,姿势似有轻歌曼舞之感。在宋代仁宗年间,这种舞步演变成了一种舞蹈——锔缸挑舞。以前,这种舞蹈流传于豫东民间的锔缸艺人中间,随着锔缸这种技艺的逐渐消亡,锔缸挑舞也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民权县老颜集乡的桑胜杰,致力于这种舞蹈的挖掘和整理,终于把这种古老的民间舞蹈重新展现在人们的面前。历经30多年的刻苦演练,桑胜杰挑担可以在头顶、鼻梁、眉头、耳根、下巴及双肩旋转飞舞,技巧高、难,动作娴熟,意到挑到,挑随意舞,边舞边唱,独具一格,保持了该舞蹈的原汁原味。

  近年来,锔缸挑舞被桑胜杰“挑”进了大雅之堂,1988年,锔缸挑舞获第一届商丘艺术节表演奖;1992年获得了河南省第六届民族民间音乐舞蹈大赛银奖;2004年,锔缸挑舞被省政府列入舞蹈类河南省第一批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2005年11月,桑胜杰被命名为“河南省首批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2006年7月,桑胜杰被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

  尽管屡屡获奖,却没有改变锔缸挑舞走向衰亡的命运。这10多年的时间里,桑胜杰主要靠打工维持生计,毕竟,靠锔缸挑舞是不能养家糊口。为了能保留住这门艺术,多年来,桑胜杰在不停地劝说孩子和村里的年轻人跟着他学,但没有一个人坚持下来。“村里已经没有人愿意学这种舞蹈了,说不定,锔缸挑舞真会在我这一代灭绝。”桑胜杰无奈地说。
联系:暂无
网址:http://fy.folkw.com/view.asp?id=2962

200922145419.jpg (49.3 KB, 下载次数: 49)

200922145419.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会馆建立|家乡投稿|联谊投稿|商业投稿|公益投稿|Archiver| 乡约网 ( 沪ICP备12021112号-1 )     

GMT+8, 2025-5-7 06:20 , Processed in 0.359445 second(s), 3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