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66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乡品牌]中国姜蒜之乡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听众

0

积分

平民

Rank: 1

乡约币
7 枚
乡约宝
0 枚
最后登录
2013-4-25
注册时间
2013-4-2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中国姜蒜之乡   发表于 2013-4-25 21:16:3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分类:乡品牌
口号:大蒜头大瓣匀,汁液粘稠细腻
简介:白芬子镇位于安丘城西南12公里处,该镇的褐土、河潮土十分适于姜蒜生产。据记载,明朝万历年间就有零星种植。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大面积、区域性种植。1996年该镇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姜蒜之乡”。1997年“白芬子牌” 姜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定为AA级食品。2001年被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认定为“名牌产品”。
      白芬子姜分为大姜和小姜两个品种,大姜姜块肥大饱满,表面光滑鲜亮,辛辣清香,纤维素少,品质细嫩,抗病高产。小姜黄皮黄肉,含水量低,辣味强,香味浓,纤维素少,结构紧密,品质风味独特。这两种姜除用作调味佳品外,还供药用,具有祛寒解表、发汗止呕、化痰健胃、回阳通脉之功效,因而久负盛名。加工成的姜糖、姜脯或制成的姜块、脱水姜片、软化姜芽、姜精、姜汁等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
      白芬子镇所产的大蒜头大瓣匀,汁液粘稠细腻,辛香可口,味道浓厚,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氨基酸、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对多种病菌、病毒有抑制杀灭作用,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依托丰富的姜蒜资源优势,白芬子镇于1993年建立了安丘市姜蒜批发市场。该市场总投资1亿多元,占地200亩,分为产品交易区、产品加工区、餐饮服务区、集市贸易区等多个功能区域,形成了市场带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带动了周围姜蒜产业的发展。市场日加工销售大姜1500吨,市场周边有大姜加工企业300多家,从业者6000多人,年加工交易量40万吨,年交易额14亿元,实现地方税收150多万元。1999年被农业部确定为“定点市场”,2002年被省乡镇企业局确定为“省级姜蒜贸易加工园区”,2005年被确定为“省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成为全国最大的常年性姜蒜专业批发市场及加工、销售中心。
白芬子镇位于安丘市中部,总面积6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2万亩,辖68个行政村,3.8万口人。该镇是个农业大镇,盛产小麦、玉米、大姜、大蒜、矿产品等,尤其以种植姜蒜而闻名,1996年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姜蒜之乡”。所产大姜块大丝少,色泽鲜艳,味带清香;大蒜头大瓣匀,汁液粘稠,辛香可口。1995年获AA级绿色食品证书;1997年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了“白芬子牌”商标。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立足优势,大力实施以姜蒜种植为主导、以市场带动为特征的农业产业化战略,促进了全镇经济的快速发展。1998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达6.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606元。发展大姜面积2.2万亩,总产7000万公斤;大蒜6000亩总产600万公斤,实现了村村种植,规模发展,成为姜蒜的主要产地之一。为带动主导产业,活跃农村市场,镇党委、政府从1993年开始,在安召、夏小交叉路口的黑埠子村先后投资3500万元,建成了安丘市姜蒜批发市场。市场总占地面积160亩,可容纳2000多辆车同时进场交易,销售面辐射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和日、美、韩等国家,日交易额300万元左右,年销售额达10亿,出口创汇1500万美元,是全国最大的姜蒜专业批发市场和加工、出口基地。现在,该镇已形成“市场为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化格局
联系:山东潍坊安丘市
0531-67866275 
网址:暂无

u=632508207,147620115&fm=21&gp=0.jpg (5.12 KB, 下载次数: 43)

u=632508207,147620115&fm=21&gp=0.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会馆建立|家乡投稿|联谊投稿|商业投稿|公益投稿|Archiver| 乡约网 ( 沪ICP备12021112号-1 )     

GMT+8, 2025-5-6 08:22 , Processed in 0.372111 second(s), 3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