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65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乡品牌]中国丝绸之乡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听众

0

积分

平民

Rank: 1

乡约币
7 枚
乡约宝
0 枚
最后登录
2013-4-26
注册时间
2013-4-2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中国丝绸之乡   发表于 2013-4-26 21:12: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分类:乡品牌
口号:桑植满田园,户户皆养蚕,步步闻机声,家家织绸缎
简介:当历史的车轮沿着龙山文化的骨脊咕噜噜滚过齐鲁大地,一条美丽的丝带便在车轮下延伸飘舞,从一个叫做周村的地方开始,一舞千年,丝绸走天涯……

  传说在远古时候,周村上空飞来一只凤凰,嘴里衔着一个茧子,引导人类学会了用丝绸遮体。凤凰为了看到丝绸技术在当地普及,不惜让自己化为了一座山峰,就是周村的凤凰山,在周村的南郊镇还有一个村子叫凤凰村。

  传说固然美丽,但似乎有点不可信的意味,当地出土的古文物无疑实实在在弥补了这一遗憾而成为最有力的说明——在古老的周村大地上,分布着许许多多龙山文化遗址,特别是在於陵故城周围,出土了许多各式纺轮等远古丝绸工艺遗物,而周村的前身便是商朝的於陵侯国——远古炎帝时候爽鸠氏之后,也是战国时期齐文化的发源地。从此,丝绸如一颗上好的良种在齐鲁落地生根,发芽,生长,成熟…从此,丝绸成为文化使者,周游列国,远走他乡,把古老的中国介绍给西方,给世界带去和平……

  丝绸有多柔软,古道便有多厚重,丝绸走到哪里,古道便开辟到哪里,文明就延伸到哪里,从古至今,从现在到未来……

  丝绸就是那条神秘的红丝线,把中国轻轻牵出了东方楼阁……西方人对中国的最初认识便是从丝绸开始。早在公元前3世纪,希腊、罗马、印度的历史和地理文字中就有东方“赛里斯国”的记载,而“赛里斯”是希腊语“丝绸”的意思,“赛里斯国”即是指“丝国”——中国。丝绸是中国的象征,也是周村的象征。周村因丝绸而闻名海内外……

  1894年,发明于日本的新法脚蹬织带机进入周村,劳动效率提高二三倍。20世纪初,小扩丝技术由南方传入,使周村缫丝业由手工操作向半机械化操作过渡,缫丝质量明显改善。同一时期,机器制丝出现。1911年,裕厚堂丝厂率先安装蒸汽机。1919年,同丰电器缫丝公司发电所建立,电力开始应用于缫丝工序。1920年,合记机坊从天津引进铁木提花机,取代了原木制提花机,提高工效35%以上,品种质量大有改善。1930年,顺兴成机坊从天津购买4台电力丝织机,电力开始应用于丝织工序。

  周村开埠前后,出现了恒兴德、裕厚堂、同丰、源丰四大机械缫丝厂,是中国北方最早、也是最大的近代企业。这些工厂引进意大利缫丝机600余台,以蒸汽机为动力,成倍地提高了生产效率。为此,裕厚堂的开拓者李敬义,作为商人,被宣统皇帝破格授予奎文阁典籍和例授文林郎的封号,连他的夫人丁氏,也被破例封为儒人,可谓是空前绝后的殊荣。

  民国初年,中华民国农商部给裕厚堂的评价是“关心试办,毅力经营”。为表彰它为中国民族工业近代化的功勋,民国大总统颁发七等嘉禾奖章。在同一时代,周村还出现了专门研究开发丝绸生产工艺的同利公司,在中国北方率先建立了栽培优质桑树,选育优良蚕茧品种,改进缫丝加工工艺的专门机构,并开办了第一个丝绸技术专门学校,使周村形成了丝绸生产、科研、贸易的完整体系。

  以乱世奇商陈寿亭艰苦创业历程为主线的电视连续剧《大染坊》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播出后,周村大染坊从此名声大噪。该电视剧便直接取材于周村。清代中叶,丝绸印染兴起,周村逐渐成为全国著名的丝绸加工基地。至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周村开埠前夕,周村已有浆坊40余家、染坊70余家。银子市街37号有一处保存较完好的大染坊,是创办于清道光年间的东来生绸布庄的旧址。该染坊的经营模式与电视剧《大染坊》相似,先是在周村完成原始资本积累,后前往济南、青岛、天津、北京等地开设分号,业务主要是将收购来的丝绸坯布,进行染色整理,然后批发出去。清光绪年间,东来生绸布庄资本达3万两白银,客商络绎不绝......

  1916年前后,周村有丝织业户3000家,周边桑园达5000多亩,纺织机6000台,职工数万人,年产丝绸、麻葛等百余万匹,产值达400多万元,占全省651万元的63.2%。1931年,丝绸生产更达到创纪录的300万匹。丝织业空前繁荣。1939年出版的《现代本国地图》记载:“周村丝织业之盛,所织绢、绉、绸、绫之属,称山东第一。”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以“天上取样人间织”来形容丝绸的精美,周村的丝绸,足以当得起这样的赞誉。

  漫步在“大街”上,你能感受到丝绸文化无处不在。当年老街上的永和丝店、同和丝店、复源丝店、恒和丝店、同泰丝店、同升丝店、泰来丝店、人和丝店、瑞蚨祥绸布店、裕茂公绸布店、庆和永绸布店……想当年每天门前都是车水马龙,来自东北、西北、南方以及国外的客商络绎不绝……至今,这里仍然保存着千余年来丝绸基地印记的地名,许多以蚕丝为图案的建筑装饰,流传着一个个有关丝绸历史的美丽传说。就是它们,组成了中国名副其实的丝绸博物馆。

  周村的丝市街、绸市街是唐宋以来不断发展起来的古街。具有上千年历史的绸市街,那满目沧桑的建筑,那遗有上古之风的街道,那遥望古老丝绸之路的望云门。
联系:山东淄博
0533-6182815 2616789
网址:http://www.hairunsilk.com

u=1538778474,885430660&fm=21&gp=0.jpg (4.65 KB, 下载次数: 36)

u=1538778474,885430660&fm=21&gp=0.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会馆建立|家乡投稿|联谊投稿|商业投稿|公益投稿|Archiver| 乡约网 ( 沪ICP备12021112号-1 )     

GMT+8, 2025-5-3 23:42 , Processed in 0.344829 second(s), 3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