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83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非物质文化]秦镇米皮制作技艺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听众

0

积分

平民

Rank: 1

乡约币
7 枚
乡约宝
0 枚
最后登录
2013-5-1
注册时间
2013-5-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秦镇米皮   发表于 2013-5-1 12:53:4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分类:非物质文化
口号:暂无
简介:相传,秦始皇在位时,有一年关中大旱,沣河缺水,户县秦镇一带稻子干枯。百姓心急似火,官府还催逼纳贡大米,坑得大家无法,只好在田里挖井浇地,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才长出了稻穗。可收割后,碾出的大米又小又干巴,根本没法向皇帝纳贡。大家正在发愁的时候,有个叫李十二的,用这种米碾成米面,蒸出了面皮,大家吃后,个个称奇。于是,李十二带着面皮,和纳贡的人来到咸阳。秦始皇见贡米又少又差,传旨问罪,李十二急忙跪奏道:“此米虽差,却能制出佳肴,今奉上面皮,望万岁御品。”秦始皇吃了面皮,其味甚美,颇感稀奇,这才赦了众人之罪,并让李十二天天蒸上几张面皮供他食用。
后来,李十二在某一年的正月二十三去世。秦镇一带的人们为纪念他,在这天总要蒸些面皮。这种蒸面皮一直延续到今天,成了户县秦镇驰名的小吃。 秦镇米皮用产于户县沣河西岸的稻谷制作,皮子质量上乘。调食时,配以绿的菜、油泼辣子、芝麻酱、芥末、蒜泥、酱油、香醋、味精等调料,吃起来酸、辣、筋、爽、凉,别有一番风味。
  特点:色白、光润、皮薄、细软、柔韧,吃起来酸、辣、筋、爽、凉,别有一番风味。 秦镇薛昌利大米面皮子,历史久远,正宗祖传。秦镇大米面皮虽为秦代初创,但后经战乱,灾荒等原因,逐渐失传。清末,薛昌利祖父薛守信于宣统二年(公元 1910 年)正月二十三偶生想法,根据历史传说及资料记载用大米面试蒸凉皮,诚邀街坊邻居前来品尝,大家尝后觉得味美可口,大加赞扬。于是薛守信老人每天挑担沿街叫买,生意红火……
联系:暂无
网址:http://fy.folkw.com/view.asp?id=1051

u=22386806,286679405&fm=21&gp=0.jpg (7.09 KB, 下载次数: 43)

u=22386806,286679405&fm=21&gp=0.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会馆建立|家乡投稿|联谊投稿|商业投稿|公益投稿|Archiver| 乡约网 ( 沪ICP备12021112号-1 )     

GMT+8, 2025-5-2 06:09 , Processed in 0.325343 second(s), 3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