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56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非物质文化]中宁蒿子面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听众

0

积分

平民

Rank: 1

乡约币
7 枚
乡约宝
0 枚
最后登录
2013-5-6
注册时间
2013-5-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中宁蒿子面   发表于 2013-5-6 23:13:2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分类:非物质文化
口号:暂无
简介:据史料记载,明朝朱元璋的十六子朱旃在宁夏做官时,他的亲邻有一部分也随之迁移到宁夏,后定居到中宁恩和镇一带,迁移来的亲邻主要是朱姓和万姓,其中有几位是宫廷中退役的御厨,他们将蒿籽面的制作技术传给当地人,从此蒿籽面在中宁一直流传至今。

    卫宁蒿子面的制作方法是:用上好的白面,加适量的蒿面子和盐碱,经水拌和,反覆揉搓,至既软和又有韧劲为止。然后,用长擀面杖在案板上擀成越薄越好的圆形面片。稍加凉硬后,用面杖卷起,然后来回去折叠成上窄下宽的形状,再用薄而锋利的菜刀切成细丝面,愈细愈好。

    卫宁蒿子面的吃法是:先做好酸汤,炒好肉臊子,然后把细丝面下锅煮熟。捞在凉开水盆里稍过一下,涮去长面上的黏气,再用筷子挑到碗里,浇上酸汤和肉臊子即可食用。按上面方法做出来的卫宁风味蒿子面吃起来清香爽口。因此,在卫宁平原,每适集市,长面小吃摊比比皆是,很是受人喜爱。为此,这一地区数百年来一直流传着一首歌颂长面的歌谣:\"长脖子雁,扯红线,一扯扯到中宁县。中宁丫头擀的好长面,擀得薄,切得细,提起来,一根线,下到锅里骨碌碌转,捞到碗里赛丝线。爹一碗,妈一碗,女婿子不在留一碗。\"农村中逢年过节、遇到喜庆大事、节日,来贵客远宾,都喜欢吃一顿长面。外地客人吃了中宁的长面赞不绝口。

    中宁蒿子面作为一种民间小吃,在中宁县流传了360多年,有其偶然性和必然性,从历史和现实看,发掘、保护中宁蒿子面,主要有三方面的价值:
    1、学术研究价值。发掘保护中宁蒿子面可以进一步对中宁的历史、地理、人文等有深层次的研究和发现。
联系:暂无
网址:http://fy.folkw.com/view.asp?id=1400

u=97415304,3238208924&fm=21&gp=0.jpg (6.41 KB, 下载次数: 91)

u=97415304,3238208924&fm=21&gp=0.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会馆建立|家乡投稿|联谊投稿|商业投稿|公益投稿|Archiver| 乡约网 ( 沪ICP备12021112号-1 )     

GMT+8, 2025-4-30 15:32 , Processed in 0.311710 second(s), 3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