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江苏大学简介2

[复制链接]
查看1574 | 回复0 | 2010-12-14 12:49: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科研概况  江苏大学
  学校坚持“教育创新、科技强校”的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工作原则,积极构建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互为支撑,传统特色和前沿领域共同发展,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相得益彰的科研格局,通过创新机制,奖励冒尖,形成一批结构合理、团结奋斗、朝气蓬勃、求真务实的科技团队,在激发科技活力的同时,为教学改革、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江苏大学组建以来,学校坚持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一方面高度重视、重点扶持原创性基础研究,先后获得了一批高水平的纵向科研项目,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在国家及部省级科研项目的数量和类别、科研成果奖的数量和层次、申请与授权专利的数量与质量等方面均取得了突破。另一方面,学校还高度重视科技工作主动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积极参与西部开发、南水北调、沿江开发等国家、省重大工程项目,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作出了积极贡献。
  学校高度重视科技工作。近年来共有400余项成果获国家和部、省级科研成果奖,近200项成果获国家专利。年到帐科技经费总额列全国高校前50位,专利申请、授权数列全国高校43位。学校在2003年中国科技事业单位自主知识产权竞争力排行榜中名列第44位,学校跻身“中国专利江苏十强院所”。
科研机构  江苏大学
  研究中心:
  江苏省农产品生物加工与分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江苏省铝基复合材料工程技术中心
  江苏省中小功率内燃机工程研究中心
  江苏省流体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省重点实验室:
  江苏省材料摩擦重点实验室
  江苏省汽车工程重点实验室
现任领导  
朱正伦 江苏大学党委书记朱正伦,男,1949年出生,江苏省无锡市人。曾任中共江苏省委办公厅秘书三处副处长、处长,中共镇江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现任中共江苏大学党委书记,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常务理事,江苏省书法家协会理事,镇江市书法家协会主席。
  由朱正伦主编的《世界科技史画库》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 《中国镇江风》获江苏省宣传品画册书一等奖,其专著《秘书工作基础》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曾在江苏省美术馆、刘海粟美术馆等举办个人书法作品展,还曾多次参加日本、韩国等交流展出, 《朱正伦书法作品集》由山东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先后主持《江苏资源战略研究》、《加快启动沿海开发,培育江苏新增长极》等多项省社科重点研究项目。有关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方面的数十篇论文发表于《光明日报》 、《中国高等教育》等省级以上刊物。
袁寿其 江苏大学校长袁寿其,男,上海市人。1984年毕业于江苏工学院水力机械专业。1995年获博士学位。1995年至1996年在英国Cranfield University作高访。曾任江苏工学院排灌机械研究所副所长、江苏理工大学流体机械工程技术中心主任和研究生部主任、江苏大学副校长等。现任江苏大学校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重点学科流体机械及工程学科带头人、中国农业机械学会副理事长兼排灌机械分会理事长、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流体工程分会理事兼泵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江苏省农业机械学会副理事长、 《排灌机械》主编、《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版)主编、《机械工程学报》编委、《农业机械学报》编委、 《流体机械》编委等。
曹友清,江苏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曹友清,男,江苏省溧阳市人。1978年毕业于苏州医学院医疗系,同年到镇江医学院任教。历任镇江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副主任、基础部副主任,人事处副处长、处长,医学院副院长、党委副书记、院长等职务,现任江苏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
  长期从事基础病理学教学及研究工作,从事临床病理诊断工作及高等医学教育管理及研究工作,先后发表论文20余篇。曾获镇江医学院教学成果一等奖、镇江市科技成果一等奖、二等奖,江苏省科委科技成果三等奖。
许化溪,江苏大学副校长。许化溪,男,江苏省新沂市人。1981年毕业于镇江医学院,1983年-1984年在浙江医科大学微生物学高师班学习,1987-1990年在大连医科大学攻读硕士学位,1998-2000年在日本岐阜大学医学部做访问学者。历任镇江医学院微生物学教研室和免疫学研究室副主任、主任,医学检验系副主任、主任,药学系主任(兼),副院长。
  现任江苏大学副校长兼医学部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江苏省“333”工程二层次培养对象,江苏省高校跨世纪学科带头人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兼任中国免疫学会理事、江苏省免疫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微生物学会理事、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医学检验分会常务理事、江苏省医学会理事、镇江市医学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江苏省微生物学和免疫学会副主任委员及卫生部第三届教材评审委员会委员。
宋京章,江苏大学副校长。宋京章,男,江苏省南京市人。1982年7月毕业于镇江农业机械学院(现江苏大学)政治师资班,同年留校任教至今。历任经济学教研室副主任、主任、院党委宣传部副部长、院长办公室副主任、主任、院长助理,1994年任江苏理工大学副校长。
宋余庆,江苏大学副校长。宋余庆,男,工学博士,博士生导师,江苏省镇江市人。1981年10月毕业于镇江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1985年回校任教至今。历任镇江医学院图书馆采编部主任、医学信息教研室主任、计算机教研室主任、医学信息与计算机教学中心主任、信息中心主任,镇江市科技局副局长,镇江医学院副院长。现任江苏大学副校长、全国政协委员、民革中央委员、镇江市政协副主席、民革镇江市委主任委员。
袁银男,江苏大学副校长。袁银男,男,江苏省常熟市人。1982年2月本科毕业于江苏工学院(现江苏大学)内燃机专业,后获硕士、博士学位。历任江苏工学院实验室主任,教研室副主任、主任;江苏理工大学系副主任、副院长、院长,教务处长;现任江苏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国家内燃机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内燃机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油机委员会副主任,江苏省汽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江苏省工程热物理学会副理事长 ,江苏省内燃机学会理事长。
柴顺根,江苏大学纪委书记。柴顺根,男,江苏省丹阳市人。1977年1月毕业于江苏新医学院(现南京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同年在镇江医学院任教。历任镇江医学院微生物学免疫学教研室主任、医学检验系党总支副书记、组织部副部长、组织部长、纪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现任江苏大学纪委书记。
  柴顺根主要从事医学微生物学(细菌耐药性机制)和医学免疫学(老年免疫)的研究工作。先后参编、主编出版《现代医学免疫学》专著、《临床微生物学及检验》、《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国家规划教材、 《临床免疫学及其检验》 、《医学检验大词典》、 《医学检验考试指南》及其他教材12部。公开发表科研论文10余篇,完成省级科研课题2项。 撰写论文获省高校党建研究二等奖,2篇论文获中国监察学会三等奖。
孙玉坤,江苏大学副校长。孙玉坤,男,江苏省靖江市人。1982年毕业于江苏工学院工业自动化专业。曾任江苏大学电气信息工程学院院长,现任江苏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江苏省电工技术学会副理事长、江苏省自动化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气工程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智能控制专业委员会委员等职。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被评为江苏省高等院校教学名师、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江苏省青蓝工程学术带头人、机械工业部青年科技专家。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江苏省、镇江市劳动模范。
  孙玉坤主要从事运动控制、智能控制及计算机控制理论与系统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近5年来,主持完成和正在完成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863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新技术项目以及较大的企业协作课题10余项。曾获省部市级科技进步奖6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4项。发表论文70余篇,主编和参编教材2部,为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开设课程10多门,指导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60余名。
李萍萍,江苏大学副校长。李萍萍,女,浙江宁波人。1982和1985年先后在浙江农业大学获农学学士和硕士学位,1985-1995年在南京农业大学任教,从事农业生态学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1987年任讲师,1993年任副教授,1995年3月获农学博士学位。1995-1997年在江苏理工大学农业工程博士后流动站从事设施农业研究,出站后任教。1997年破格晋升教授。现任江苏大学副校长、校党委常委,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博士点学科带头人,“现代农业装备与技术”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兼任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理事及设施园艺专业委员会委员、电子技术与计算机应用专业委员会委员、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江苏省生态学会 副理事长、江苏省农业机械学会理事等职。1999年被评为镇江市科技标兵,2002年被评为全国“双学双比”优秀科技服务工作者,2003年被评为江苏省优秀研究生导师,2006年被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
程晓农,江苏大学副校长。程晓农,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苏州人。历任江苏理工大学材料工艺研究所所长、材料工程系副主任、冶金学院副院长、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江苏大学科技处处长等职,现任江苏大学副校长、兼任江苏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江苏省材料摩擦学重点实验室主任 、江苏大学科学研究院院长、江苏大学材料学博士点学科(省重点学科)带头人。
  长期从事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培养和指导硕、博士研究生50余名。围绕新材料的研制、开发、应用及其可靠性和先进的材料加工工艺开展了大量的科学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高性能新材料的设计与理论和材料的强化与功能化。近年来负责主持国家、部、省级科研项目12项,已先后通过省部级鉴定9项;获部、省级科技进步奖6项,申请国家发明9项。主要负责并完成 “火炬”项目2项,其中“新型高效无银铜基钎焊材料”被原国家科委等五大部委评为“国家级新产品”。先后受宝钢集团公司和跃进汽车集团公司等大中型企业委托,主持科研攻关项目10余项,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在《机械工程学报》 、 《Acta Metall. Sin》、《Mater. Sci. Eng》和《Mater. Sci》等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多篇被《SCI》 、《EI》收录和获省市优秀科技论文奖。先后被评为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新世纪学术带头人、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培养人选等。

机构设置  
一、学院(部)设置 (二)行政机构
机械工程学院
  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电气信息工程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通信工程学院
  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环境学院
  化学化工学院
  临床医学院
  医学技术学院
  药学院
  理学院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法学院
  外国语学院
  艺术学院
  工商管理学院
  财经学院
  应用科学技术学院
  教师教育学院
  京江学院
  体育部
  继续教育学院
  国际教育交流学院
校长办公室
  发展与对外联络办公室
  研究室、高教研究所
  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港澳台事务办公室)
  人事处(人才交流中心)
  教务处(招生办公室)
  财务处(国有资产管理办公室)
  监察处
  审计处
  科学技术与产业处
  学生工作处
  研究生处
  设备管理处
  后勤管理处
  基本建设处
  保卫处
  退休教职工管理处
  招投标办公室
  医学部
二、管理部门
(一)党群机构 、直属单位
党委办公室
  纪委办公室
  组织部 党校
  宣传部(校新闻中心)
  党委统战部
  老干部工作部
  学生工作部
  研究生工作部
  保卫部、人民武装部
  工会
  团委
  机关党委
  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老科技工作者协会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档案馆
  图书馆
  出版社(杂志社)
  流体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工程训练中心(工业中心)
  农业工程研究院 (生物机电工程研究院)
  生命科学研究院
  科学研究院
  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
  机电总厂
  后勤集团
  附属医院
  附属学校

对外交流  江苏大学
  应学校基础医学与医学技术学院邀请,美国俄勒冈健康与科学大学(Oregon Health & Science University)职业与环境毒理学研究中心主任Peter Spencer教授访问该校。
  学校基础医学与医学技术学院院长许文荣教授和国际交流处处长骆英教授向他全面介绍了该校的教学、科学研究以及学科建设的发展概况。作为国际知名神经毒物学家、神经病学和病理学家,美国毒理学基因组计划首席科学家,Peter Spencer教授也对该校毒理学、药理学以及神经科学相关领域的研究以及如何让研究成果走向世界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会谈后,Peter Spencer教授为相关学科的研究生和教师作了题为“极端环境耐受的植物性食物与神经疾病”(Environmentally tolerant food plants and neurological diseases)的学术报告,与到会师生进行了广泛讨论和交流,并就建立“神经毒性和神经保护联合实验室”达成了初步协议,为共同研发神经毒性防护剂提供新的平台。
  应学校邀请,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副校长Mireille Matt及化学专家Catherine Grosdemange-Billiard访问了该校。袁寿其校长、许化溪副校长会见了来宾。双方各自介绍了本学校的办学及发展情况,同时双方就科研合作、学术交流等共同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初步达成共识。参加会见和座谈的还有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工商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的主要负责人。
校长致辞  江苏大学
  袁寿其
  2001年8月,教育部批准同处镇江一市的原江苏理工大学、镇江医学院、镇江师范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江苏大学。其中原江苏理工大学与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同宗同源,具有百年办学历史,197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88所重点大学之一,具有较强的办学实力,享有较高的办学知名度。
  新组建的江苏大学理工特色鲜明。组建五年多来,学校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坚持“规模发展与质量提升、外延扩张与内涵充实、布局调整与结构优化、基础加强与特色创建”的有机结合,快速推进合并进程,全面实施“十五”规划,大力加强内涵建设,学校的规模结构、学科建设、教学工作、科学研究、队伍建设、管理改革、学生工作、基本建设、国际交流等各项事业取得长足发展,校园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九大学科共融一体,江大学子同在一园的办学格局基本形成。学校被教育部评定为“本科教学工作优秀学校”。江苏大学由“金字招牌”成为全国高校中的“知名品牌”。
  本世纪头20年,既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新的重要历史阶段。高校以内涵与特色为主要内容的竞争日益加剧。为在更高层面上推进学校事业又快又好的发展,学校将“提升内涵,强化特色”确定为“十一五”事业发展的主题,提出了“教学质量优先、拔尖人才优先、强势学科优先、自主创新优先”的办学方针和“坚持科学发展,坚持特色创建,坚持改革创新,坚持开放办学,坚持和谐惠民”的工作原则,大力实施国际化、多元化、个性化发展战略,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以工科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若干学科国内一流的高水平、开放式教学研究型综合性大学。
  “十一五”末学校的主要办学指标是:
  ——办学规模。稳定本科生教育规模,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积极发展留学生教育和继续教育。进一步完善本科专业结构,专业数调整控制在80个左右。全日制普通本科在校生稳定在20000人左右,独立学院学生8000~10000人,研究生达到7000人左右,留学生达到500人左右。
  ——学科建设。重点建设以工科为核心的优势学科,加速发展理科、医科、经济与管理学科,积极扶持文、法、教育学科,着力构建国家、省、校三级重点学科体系。力争建成2~3个国内一流并具有一定国际影响的学校标志性学科,建成10个左右在国内具有明显特色和优势的学科,崛起一批应用型、交叉性学科。一级学科博士点达到7~8个,博士点达到35~40个,硕士点达到120个以上,专业学位类别有新拓展。
  ——教学工作。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教学基础建设,培育打造特色亮点,确保教学水平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进入全国高校先进行列。按照“大类招生、大类培养”的原则,修订完善具有江苏大学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每年增开200门左右素质教育类、学科前沿类新课程;进一步完善学院教学工作评价体系;重点加强国家级品牌特色专业、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优秀教材、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和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培育建设工作,科学规划、加大投入、加快建设。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深化研究生教学改革,改善研究生培养条件,建立研究生教育校、院两级评估体系,建成100个研究生培养基地,切实提高学位论文质量。
  ——科学研究。坚持以学科带头人和重大科研项目负责人为核心,按照自愿组合、政策引导和行政干预相结合的原则,加快推进科技创新 团队建设。建成1—2个教育部科技创新团队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科技创新群体,2—3个江苏省优秀科技创新团队。年科研经费达到2.5亿元。大力推进创新研发平台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坚持“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促发展”,瞄准“政府最关心,企业最迫切,百姓最需要”,建立100个左右产学研联合体,积极开展与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产学研合作,主动融入国家创新体系。到“十一五”末,国家重大、重点项目明显增加,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培育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水平、标志性科研成果。
  ——队伍建设。牢固确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和拔尖人才优先的理念,以引进、培养拔尖人才和领军人物为突破口,以加快培养青年教师、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重点,建设一支结构优化、规模适当、素质良好、富有活力、勇于创新的高水平教师队伍,实验技术队伍建设和管理干部队伍。造就5名左右在国内外有影响的知名学者、10名左右能够带领本学科进入前沿的优秀学科带头人、200名左右优秀学术骨干和优秀课程负责人、800名左右优秀教学骨干教师。
  ——学生工作。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学习自主性、积极性和创新能力明显增强。英语四六级、计算机等级考试通过率以及各级各类科技、文化、艺术、体育等竞赛活动获奖的层次明显提高,大学生课程竞赛国家级奖和国际奖达到20~30项。完善“以修身为基础、以学业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体系。建成稳定的500家就业基地,毕业生就业率95%以上。
  ——附院建设。按照“专科建设特色化、医学诊断数字化、医疗服务人性化、医院环境生态化”的要求,将附属医院建设成为特色鲜明、技术领先、服务一流、环境优美的高水平基本现代化医院。
  ——办学条件。“十一五”期间,新建校舍14万平方米,全面完成新校区建设,进一步改善校园环境。加快构建生态化、数字化校园,绿化面积达50%。
  为确保“十一五”宏伟蓝图的实现,学校在全面推进人才强校、教学质量、学科建设、科技创新、素质教育、开放办学、管理创新、校园文化建设等八大工程同时,将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和领导,永葆党的先进性,为学校事业发展提供强大的思想、组织和政治保证。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我们信心百倍、豪情满怀。目前江苏大学已进入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学校的工作重心正实现向“提升内涵,强化特色”的转移。在这样的关键时刻,我们非常希望和愿意与国际、国内高校和科研机构广泛开展多形式、多途径的交流与合作,通过在双边和多边合作协议框架下实施合作项目,积极参与国际、国内间的交流、合作与竞争,努力使我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等工作“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与繁荣作出我们新的更大的贡献!
  让我们携起手来,为共同写好“科教兴国”这篇宏篇巨著而努力奋斗! 行车路线
  江苏大学
  3路: 火车站(江苏大学中山校区)-……-中山桥-大市口-环城路-……-青年广场-……-东郊宾馆-……-汝山-江苏大学(校本部前) -江苏大学(校本部后)-王龙桥-丹徒镇-长岗-……-谏壁。 19 路: 火车站(江苏大学中山校区)-恒顺酱醋厂-中山桥-大市口西站-大市口南站-市政府-梦溪广场(江苏大学梦溪校区)-京口区政府-高专-……-谷阳北路-汝山-江苏大学(校本部前) -江苏大学(校本部后)-王龙桥-丹徒镇-丹徒化肥厂-长岗。
  1 路:丁卯开发区-新区广场-公交总公司-丁卯桥-戴家巷-宝塔山公园-青年广场-南水桥-梦溪广场(江苏大学梦溪校区)-市政府-大市口南站-大市口北站-四牌楼-电力路-迎江桥。
  4 路: 火车站(江苏大学中山校区)-恒顺酱醋厂-中山桥-大市口西站-大市口北站-江滨医院(江苏大学北固校区)-甘露寺-东吴新村-江滨新村-九里街-象山桥-陈家门-焦山。
  29 路: 江滨新村-江滨医院(江苏大学北固校区)-大市口北站-大市口东站--环城路--梦溪广场(江苏大学梦溪校区)-京口区政府-高专-……-谷阳北路-汝山-江苏大学(校本部前)-……
  空调001路: 火车站(江苏大学中山校区)-恒顺酱醋厂-中山桥-大市口西站-大市口南站-市政府-梦溪广场(江苏大学梦溪校区) -青年广场-……-东郊宾馆-……-汝山-江苏大学(校本部前) -江苏大学(校本部后)-王龙桥-丹徒镇。
  
南京财经大学金陵旅馆管理干部学院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江苏科技大学
南京大学东南大学苏州科技大学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
南京动力高等专科学校硅湖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南京工程学院河海大学苏州托普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食品职业技术学院
南京工业大学河海大学常州校区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苏州职业大学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常熟理工学院宿迁学院江苏职工医科大学
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金陵科技学院
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泰州职业技术学院三江学院
南京理工大学常州工学院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沙洲职业工学院
南京林业大学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苏州港大思培科技职业学院
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无锡轻工大学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
南京森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淮海工学院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南京审计学院淮阴工学院无锡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
南京师范大学淮阴师范学院晓庄学院紫琅职业技术学院
南京市广播电视大学建东职业技术学院徐州工程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
南京视觉艺术职业学院健雄职业技术学院徐州工程学院正德职业技术学院
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江海职业技术学院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
南京体育学院江南大学徐州广播电视大学中国药科大学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江南影视艺术职业学院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钟山职业技术学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徐州教育学院江苏教育学院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江阴职业技术学院徐州师范大学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南京医科大学金肯职业技术学院徐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江苏警官学院
南京艺术学院金山职业技术学院徐州医学院南通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南京邮电大学九州职业技术学院炎黄职业技术学院南通职业大学
南京中医药大学昆山登云科技职业学院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培尔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大学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盐城工学院扬州环境资源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工业学院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盐城师范学院扬州教育学院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民办明达职业技术学院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扬州职业大学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南通大学扬州大学扬州环境资源管理学院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  

近年江苏大学录取分数线
  • 录取分数线
  • 专业分数线
高考科目: 生源地: 年份:


年份
最低
最高
平均
投档
录取人数
录取批次


2009534561547--5本科一批2008515565530--4本科一批2007530538533--4本科一批2006517542530--5本科一批2005486530500--11本科一批2004474--------不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