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50
- 帖子
- 1029
- 积分
- 1029
- 精华
- 0
- 最后登录
- 2011-4-7
- 注册时间
- 2010-9-28
 
- 乡约币
- 2227 枚
- 乡约宝
- 0 枚
- 最后登录
- 2011-4-7
- 注册时间
- 2010-9-28
|
 | |  |  |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简称"南工院")是一所具有九十周年办学历程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校。其前身是我国近现代著名民主革命家、社会活动家、教育家黄炎培先生于1918年在上海创办的中华职业学校——我国教育史上第一所专门从事职业教育并以此冠名的学校。
学院简介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简称"南工院")是一所具有九十周年办学历程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校。其前身是我国近现代著名民主革命家、社会活动家、教育家黄炎培先生于1918年在上海创办的中华职业学校——我国教育史上第一所专门从事职业教育并以此冠名的学校。
89年的办学历史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1918-1952年为中华职业学校时期;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1952-1960年为上海轻工学校时期;
1960-1999年为南京机电学校时期;
1999-现今为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先后为国家培养了八万余名各类建设和管理人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张闻天、著名数学家华罗庚、革命烈士江竹筠就是他们中的杰出代表。
学院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在传承黄炎培职教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手脑并用、学做合一”的办学理念和“产学结合,学做合一”的办学特色,成为江苏省第一所获得国家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
优秀”学校。学院毗邻著名的南京钟山风景区,现有仙林校区,占地面积1360亩,建筑面积近40万平方米;有教职员工8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659人、教授22人、副教授179人;设五系三部二院,19个专业群,近80个专业方向,有全日制在校生13300人;建有教育部教改试点专业1个,教育部和劳动与保障部“直通车”专业2个,江苏省品牌(特色)专业8个,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江苏省精品课程3门;有国家级实训基地2个,江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苏省精密制造技术研究开发中心1个,电工电子江苏省高校实验示范中心1个,学校综合实验实训中心5个,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9700余万元;79万册馆藏图书,1500余种期刊,近年来获得省部级、市级科技进步奖各1项,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3项,授权专利15项,其中发明专利1项;十五期间共发表论文693篇,其中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8篇,EI收录12篇,主编参编出版教材95本。
学院招生就业“出口畅、进口旺”。近五年来平均就业率在98%以上,近三年连续3年被评为“江苏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所培养的学生综合素质高,在全国电子设计竞赛、数学建模竞赛、实用英语口语比赛等大赛中屡获殊荣。学院先后与加拿大、英国、美国、德国、法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进行交流和项目合作,通过借鉴国外先进职教理念和模式,进行专业与课程开发。目前,国际合作办学专业9个,在校学生600余人。
学院设有完善的奖贷学金和勤工助学制度。主要有国家奖学金、校内奖学金和特别奖学金等形式。国家奖学金8000元/生.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年,
励志奖学金5000元/生.年,校内各级各类奖学金有二十多种,获奖面达70%,其中黄炎培奖学金(3000元/生.年)。对经济有困难的学生,学院优先安排勤工助学岗位,并通过助学贷款、部分减免等形式帮助其完成学业。
目前,学院正按照坚持科学发展,强化内涵建设,深化管理改革,建设和谐校园的总体思路,遵循学生为本、质量立校,教师为根、人才强校,创新为魂、特色兴校的治校方略,为把学院建设成为全国示范性高职院而奋斗。
在8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特别是新中国建立以后,学院认真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循黄炎培先生的“手脑并用,双手万能”、“敬业乐群”等职业教育思想,为国家培养了近五万名各类建设和管理人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张闻天、大数学家华罗庚、革命烈士江竹筠等就是他们中的杰出代表。
学院环境 学院毗邻著名的中山陵风景区,占地面积99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总资产1.5亿元。学院现有教职工401人,其中,专任教师276人,具有副教授以上高级职称61人(其中有7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在校学生5,400人。学院现设置七系一部共计45个专业,设有以模块化机电一体化实训系统(MPS)为代表的先进实验室40个,数控加工中心等产学研实训基地6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个。图书馆藏书22万册,各种期刊近千种。校办产业年产值近4,000万元。
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学院已在全国最大的大学城——南京仙林大学城里开始建设一座占地面积77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80,000平方米、总投资额达4亿5千万元的现代化的新校区,预计到2005年学院全日制在校学生将达到12,000人。
在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学院十分注意根据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趋势和我国加入WTO对高等教育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影响与挑战,积极进行教育教学思想观念的转变,积极进行了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实践探索和理论探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形成该院独特的办学特色。
学院十分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与加拿大、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等国进行学术交流和项目合作,借鉴了国际上先进的“CBE/DACUM”等职教模式,进行专业教学计划的开发,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促进了该院办学水平的提高。
在新的世纪里,学院党委将继续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加快实施学院“十五”事业发展计划和2010年发展规划,坚持“质量第一、规模适度、特色鲜明、效益优良”的发展方针,立足江苏,辐射华东,办出名牌。力争在20年内把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建设成为“省内有声望、国内有地位、国际有影响”的现代化的有特色的一流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历史沿革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前身是由中国著名社会活动家、教育家黄炎培先生创办于1918年在上海创办的中华职业学校。
黄炎培先生(1878.10-1965.12),字任之,上海川沙县人。清朝举人。1917年,黄炎培联合教育界、实业界知名人士蔡元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培、张謇等创办中华职业教育社。翌年创设中华职业学校(该院前身),作为推行职业教育的实验场所,开创了我国职业教育的先河。
1、中华职业学校时期(1918.5.15—1951.12)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华民族工业获得发展。迫切需要大量技术和管理人才。有鉴于此,黄炎培先生联合教育界、实业界知名人士蔡元培、梁启超、张謇、宋汉章等人,于1917年在上海发起创立了中华职业教育社。翌年,创办中华职业学校,作为推行职业教育的实验经验所,开创了职业教育的先河
1918年,中华职教社开展沟通教育与职业的实验,在上海创办了中华职业学校。主要为民族工商业培养中级技术和管理人才。中华职业学校以推行职业教育为宗旨,提倡“劳工神圣”,力求与爱国主义教育、人格教育相结合,培养“双手万能”、“手脑并用”的人才。建校初期除开设铁工、木工各科以外,为抵制外华倾销。还开设了电镀科和纽扣科。随后开办了留法勤工俭学预备科、职业教育成科等,1920年以后有增设机械科、文书科、商科、七木科。至1937年,在校学生已达到1027人,学制有三年和五年一贯制。
抗战爆发后,学校被迫迁出,分设两分校。学校一部迁至现上海延安东路浦东大厦,简称“中职沪校”,一部迁至重庆,校名为重庆中华职业学校,简称“中职渝校”。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抗战胜利后,沪、渝两分校均迁回原址,恢复校名,全校师生平整土地重建校园,恢复招生上课。到1951年,在校生达1200余人。
2、上海机械学校(1952.1——1960.8)
1952年,根据黄炎培先生将“所创办的学校依其必要和可能归于公家”的建议,经过酝酿,学校由轻工业部接管。先后改名上海市中华职业学校和上海轻工业学校。1954年定名为上海机械学校。在此期间,学校的教师数量增加,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学校从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教学计划,教学大纲逐步完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校的规模得到扩大。学校占地由4000平方米扩大为12000平方米,固定资产有50万元增为150万元
3、南京机电学校时期(1960.9——1999.7)
1960年9月,遵照轻工业部轻工(60)干字第602号文指示,学校由上海迁到南京,定名为南京机电学校。在中华职业学校和上海机械学校的办学基础上,有各级领导的支持,学校各项工作顺利开展,蒸蒸日上。中经文革动乱,学校损失惨重。1980年重归轻工业部管理,学校党政领导和师生员工奋发图强,以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为中心,以改革为动力,坚持从严治校。经数年努力,取得了显著成就。于1994年再次被批准为国家级重点学校。1998年9月,根据国务院布置。学校划转为江苏省管理,学校占地面积8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65,000平方米,教职工340人,在校中专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班,高职大专班学生达4,500人。
4、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1999.7---至今)
在1999年经教育部批准成为江苏省首批高职学院之一,现拥有中山、天堂、仙林三个校区,占地总面积1400余亩,建筑面积37万平方米,教职工600余人,在校学生近万人,固定资产4.8亿元。学院共设有八系二部,已累计为社会培养输送了7万余名合格的管理和技术人才。学院遵循和借鉴黄炎培先生倡导的“手脑并用,双手万能”办学思想,南工院立足市场,服务社会和经济建设,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已成为职业技术教育领域一支耀眼的奇葩。
现任领导 唐永泽
教授 硕士研究生导师
中国高职教育研究会 副会长
中国价值哲学研究会 理事
江苏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会 常务理事
江苏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 副会长
唐永泽
江苏省高职高专思政教育研究会 会长
江苏省高职教育研究会 副理事长
蒋国平
教授 博士 博士研究生导师
香港城市大学混沌与复杂网络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 IEEE会员 IEEE非线性电路与系统技术委员会委员
中国通信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
中国自动化学会会员
江苏省自动化学会理事
第二届江苏省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会员
江苏省自动化学会网络与系统专委会委员
西安电子科大出版社教材编委会委员
蒋国平
首届江苏省青年科学家年会执委会常委
第六届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委
院系介绍 自动化系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自动化系是培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楼宇自动化、智能控制技术等方面高等应用性技术专门人才的摇篮。自动化系现有专业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江苏省品牌专业)、楼宇自动化、网络电器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智能设备与管理、工业自动化技术/现代物业管理、智能建筑/电子商务、 城市亮化工程、电气自动化/市场营销等9个专业。
经过多年的探索,已经建立了先进的、完善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符合经济建设需求、高职特色明显、产学研成效斐然、规模效应显著的重点专业。以市场为导向,瞄准科技发展的最前沿,强化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加大教学内容、课程体系的改革力度,着力打造适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实用型、技术型专业人才。 在学校全日制学生1500名。自动化系所设专业技术先进,紧密结合社会要求和科学技术创新,适应性强,实用性好,做到与现代企业发展同步,毕业生就业市场容量大,前景广阔,毕业生深受社会欢迎,每年就业率都超过95%。自动化技术应用性人才经受了社会的检验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赢得了众口交赞的声誉。
自动化系办学条件优越,为适应高等职业教育的需求,建立技术先进的校内校外实验实训基地。拥有校内实验、实训中心室11个实验室,电工实验室、电子实验室、电机电控实验室、单片机实验室、PLC实验室、传感器实验室、电力电子实验室、调速实验室、智能化楼宇实训中心、中央空调实训中心、电梯控制技术实训中心、电气控制实训中心。总投资近800万元。
自动化系与江苏爱涛物业有限公司、南京华仕德机电有限公司、南京奶业集团、南京卷烟厂、南京交通大厦、南京瀚尔科技有限公司建立产学研结合实训训基地,每年对口专业毕业生可免费到企业实习三个月、企业优先录用毕业生就业。 完善的校内外实验室实训基地为学生进行专业学习、技能培养、上岗培训、了解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给学生营造了真实的职业氛围,是培养高职人才的重要保证。
自动化系现有51名专兼职教师。其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2人,兼职教授3人,副教授6人,讲师10人,具有研究生学历的12人,双师型教师比例超过了70%。教师队伍结构优化,梯队合理,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多次主持省级科研课题。 自动化系是全国高等学校教育研究会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学科)委员会理事单位、中国电工学会电气工程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单位、电子工程师理事会理事。
自动化系重视学生能力培养,以职业功能模块构建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以职业资格与学历并重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以职业资格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带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 在强化学生职业技能训练的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类竞赛,展示实力和风采,在近两届的今年全国大学生电子竞赛中连续取得省一等奖和国家二等奖成绩,在江苏省大学生挑战杯赛中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信息工程系 信息工程系是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办学特色鲜明、计算机类专业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设置齐全、中外合作办学开展早、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较高的系部之一。现有教职工5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高级工程师10余人,留学归国人员3人,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1人,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28人。 现开设计算机网络技术、软件技术、网络管理与维护、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图形图像制作、动漫设计与制作、计算机信息管理/印刷图文信息处理、计算机系统维护/电子商务、计算机应用技术/电子商务等专业,其中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为江苏省高等院校特色专业。
信息工程系还与英国威根和莱学院信息系、桑德兰大学计算机科学工程学院合作办学,联合开设计算机应用(软件工程)、商务信息技术专业,学生可在本校完成学业;也可去英国继续学习,取得学士和硕士学位。
本系建有较完备的实验实训体系,设有CISCO网络技术实训中心、软件工程实训中心、信息系统实验室、数字媒体实验室、嵌入式系统开发联合实验室、计算中心以及大学生计算机应用创新中心等,并在江苏软件园、东大金智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信息技术企业设有实训基地。
信息工程系致力于培养面向IT行业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学生完成学业后,能够立即走上信息领域及相关行业工作岗位,从事软件开发、网络技术与信息管理技术等工作,从事数字媒体方面的创业与开发,也可从事电子信息设备的专业测试与维修工作。
计算机与软件学院 计算机与软件学院是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办学特色鲜明、计算机类专业设置齐全、中外合作办学开展早、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较高的系部之一。现有教职工5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高级工程师10余人,留学归国人员3人,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1人,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28人。
现开设计算机网络技术、软件技术、网络管理与维护、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图形图像制作、动漫设计与制作、计算机信息管理/印刷图文信息处理、计算机系统维护/电子商务、计算机应用技术/电子商务等专业,其中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为江苏省高等院校特色专业。
计算机与软件学院还与英国威根和莱学院信息系、桑德兰大学计算机科学工程学院合作办学,联合开设计算机应用(软件工程)、商务信息技术专业,学生可在本校完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成学业;也可去英国继续学习,取得学士和硕士学位。
该系建有较完备的实验实训体系,设有CISCO网络技术实训中心、软件工程实训中心、信息系统实验室、数字媒体实验室、嵌入式系统开发联合实验室、计算中心以及大学生计算机应用创新中心等,并在江苏软件园、东大金智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信息技术企业设有实训基地。
计算机与软件学院致力于培养面向IT行业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学生完成学业后,能够立即走上信息领域及相关行业工作岗位,从事软件开发、网络技术与信息管理技术等工作,从事数字媒体方面的创业与开发,也可从事电子信息设备的专业测试与维修工作。
基础课部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基础课部成立于1960年,前称基础学科,是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重要教学工作部门之一。现有教师66人,其中教授和副教授16人、讲师30人、硕士37人,已经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层次分明、爱岗敬业、勇于进取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部门下设数学教研室、理化教研室、汉语教研室、大学英语教研室、对外汉语教研室、小语种教研室等六个教研室,拥有理化实验室、数理实验室、数学建模训练中心、语言能力综合实训室等。开设了商务日语、应用韩语、文秘(涉外文秘)、统计实务(外贸统计)等专业,培养能熟练掌握和运用语言工具、具备较强听、说、读、写、译能力,掌握商务基本理论和知识,同时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的统计人才的各类复合型、应用型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既懂外贸实务又能从事市场调查、经济预测、经济信息分析和其它经济管理的应用型人才。目前《高等数学》已经被评为江苏省一类精品课程,《大学语文》、《大学英语》被评为学院精品课程。在基础课部的精心组织培训下,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成绩斐然,自2002年首次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以来,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获得全国一、二等奖和江苏省一、二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等奖,2007年位居全国同类院校之首。
近年来,基础部全体教职工在院党委的领导下,按照学院坚持科学发展,强化内涵建设,深化管理改革,建设和谐校园的总体思路,遵循学生为本、质量立校;教师为根、人才强校;创新为魂、特色兴校的治校方略,将“师资队伍一流、教学管理严谨、教学质量领先、特色鲜明、不断创新、教科研学术活动有作为”作为部门建设的基本目标,以课程改革凝聚人心、以教学创新激发活力,积极探索创建全新的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教学模式体系,积极探索将基础课教学全方位融入学院以学生的专业技术技能实训为主体的教学结构框架之路,为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全面发展打牢根基,为学生就业、从业、创业及其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支撑,为学院的发展作出了应有的努力和贡献。
社会科学部 社会科学部是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人文素质教育课等课程教学的教学系部,下设三个教研室和一个实训室: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室、思想品德教研室、人文教研室、德育实训室。社会科学部开设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职业观与职业道德》、《心理健康与成才》、《形式与政策》等必修课程和《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逻辑与口才》、《社会学概论》、《音乐欣赏》、《创造意识与成功》 、《历史人物导读》《职业生涯规划》等一批选修课程。其中《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被评为院级精品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被列为院精品课程建设项目。近两年,社会科学部加大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力度,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和高职学生的思想实际,注重实效,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了深化改革。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社会科学部拥有一支政治业务素质高、教学经验丰富、锐意进取、团结协作的优秀教师队伍,现有专兼职教师28名,其中教授、副教授9名;40岁以下具有硕士学位的教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师12人。目前承担了江苏省社会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项目、院教学科研项目共12项。社会科学部全体教师倡扬“明德身教、博学笃行”的师德理念,坚持“合作、进取、求真、创新”的部门工作作风,注重教学质量的提高,坚持以科研带动教学,鼓励青年教师在职进修,激励教师搞科研。
领导关怀 4月28日上午,教育部副部长章新胜、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副司长张秀琴、刘宝利、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亚非处处长薛彦青一行十余人在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丁晓昌、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副处长袁靖宇等的陪同下前来该院视察指导工作。
上午10:00,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国教院二楼会议室召开座谈会。院党委书记唐永泽、院长姚寿广、副院长陈桂林、吴学敏等学院领导同志出席会议。院办、宣传部、教务处、国教院等单位或部门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党委书记唐永泽同志主持。
会上,唐书记首先对各位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随后,院长姚寿广从学院的历史沿革、总体概况、内涵建设、发展目标等几方面简要汇报了学院各方面的发展情况。姚院长说,学院创办九十年来,始终把“手脑并用、学做合一”的办学理念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学院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为根本任务,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要服务领域,坚持走产学结合之路,在专业建设、社会服务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姚院长特别从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目前的建设情况、项目取得的初步成效、今后的工作重点等方面向章新胜副部长等汇报了学院近年来在国际合作与交流等方面取得的新进展。
听取汇报后,章副部长对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和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学院的改革和发展作出许多重要指示。他强调,南工院在国际合作交流方面开局良好,希望在开放办学方面作出更大的成绩。在合作办学的过程中,要增进对外国学校的了解,避免中外合作办学中的盲目性,通过与发达国家学校的合作,真正地引进先进理念、管理和技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术,提高学校自身的办学水平。
汇报会结束后,章新胜副部长一行视察了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国际教育学院、工业中心,实地察看了国家级数控技术实训基地,重点参观考察了数控车实训区、高开特精密机械厂、数控加工中心顶岗实习区等。随后,章副部长还兴致勃勃地参观了学院的校史陈列室与黄炎培纪念馆。章副部长对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黄炎培纪念馆留下了深刻印象。参观途中,章副部长与学院领导还就黄炎培先生的素质教育思想、职业教育理论等进行了交流。
在黄炎培广场上,章新胜副部长等拜谒了黄炎培先生铜像,表达了对先生的崇敬之情。
4月15日上午,由广东省副省长宋海同志率领的广东省考察团一行20人,在省政府副秘书长朱步楼、省委研究室副主任刘松汉、省教育厅厅长沈健等的陪同下,莅临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视察指导工作。唐永泽书记、姚寿广院长等学院领导同志热情接待了考察团一行。
考察团首先参观了学院的工业中心,实地察看了国家级数控技术实训基地、国家级电工电子与自动化实训基地,并重点参观考察了数控车实训区、高开特精密机械厂、数控加工中心顶岗实习区、电气控制实训区、电子产品组装实训区、电工实训区等。在参观过程中,陪同院领导热情地介绍了实训基地的功能和建设情况,并就考察团同志感兴趣的方面给予了解答。每到一处,考察团都对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优良的教学设施、丰硕的实训基地建设成果给予高度评价。
上午11:00,考察团与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国教院二楼会议室举行了座谈会。院党委书记唐永泽对考察团一行的到来再次表示热烈的欢迎。院长姚寿广从学院的历史沿革、总体概况、内涵建设、发展目标等几方面向考察团简要汇报了学院各方面的发展情况。姚院长说,学院创办九十年来,在传承黄炎培职教思想的基础上,强化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方案的设计与落实,通过打造校内产学结合实验实训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初步形成了“校内综合实验室实现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合一、校内产学实训基地实现实训教学与工学结合、校外实习与就业基地实现实习教学与顶岗工作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把“手脑并用、学做合一”的办学理念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形成了富有该院特色的人才培养之路。学院用毕业顶岗实习统领建立全院学生毕业实习、毕业设计与就业的一体化工作机制。在全院各专业全面推行毕业顶岗实习,将学生获得身临其境的职业体验与岗位职业能力训练、实现与企业的“零距离”对接作为毕业顶岗实习工作的根本目的,并通过制度、体制、流程、规范以及条件建设,努力打造、完善具有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特色的工学结合毕业顶岗实习模式。
在实地考察和听取汇报后,考察团高度评价了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学科建设、专业建设、高校管理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并对该院先进的办学理念、准确的战略定位、鲜明的教育特色、丰硕的办学成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与赞扬。宋海副省长表示,通过对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实地考察后很受启发,进一步提升了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认识。他希望今后能加强广东省高职院校与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联系与合作,促进彼此间的学习与交流,为未来的合作构建平台,从而共同探讨中国职业教育发展之路。
此次广东省考察团来江苏省考察,在南京共选取南京大学与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两所高校作为考察院校,这是对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取得成绩的肯定与勉励,更将对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今后工作起促进作用。学院将进一步抢抓机遇、积极探索,以90周年校庆为契机,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深化管理改革,推进示范建设,以优异成绩迎接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验收,为学院90周年华诞献礼。
| |  | |  |
|
-
0.jpg
(4.78 KB, 下载次数: 117)
-
1.jpg
(7.9 KB, 下载次数: 116)
-
2.jpg
(9.48 KB, 下载次数: 120)
-
3.jpg
(7.04 KB, 下载次数: 119)
-
4.jpg
(5.3 KB, 下载次数: 109)
-
5.jpg
(6.59 KB, 下载次数: 111)
-
6.jpg
(5.76 KB, 下载次数: 145)
-
7.jpg
(2.88 KB, 下载次数: 121)
-
8.jpg
(2.72 KB, 下载次数: 140)
-
9.jpg
(9.48 KB, 下载次数: 137)
-
10.jpg
(8.47 KB, 下载次数: 124)
-
11.jpg
(8.05 KB, 下载次数: 119)
-
12.jpg
(8.47 KB, 下载次数: 126)
-
13.jpg
(6.32 KB, 下载次数: 151)
-
14.jpg
(8.48 KB, 下载次数: 120)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