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宁波大学简介1

[复制链接]
查看2045 | 回复0 | 2010-12-18 15:35: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宁波大学是宁波大学1986年由世界船王包玉刚先生率先捐资创立,邓小平同志亲自题写校名,1996年,原宁波大学、宁波师范学院和浙江水产学院宁波分院三校合并,组建新的宁波大学,2000年后,又有宁波海洋学校、宁波林业学校、宁波师范学校等陆续并入。
基本信息  
 学校名称:宁波大学

  
  
宁波大学校徽


  中文简称:宁大 

  英文名:Ningbo University 英文缩写NBU

  成立时间:1986年

  校训:“实事求是,经世致用”

    学校简介  宁波大学是一所在改革开放中创立并崛起的新兴地方综合性大学,由浙江省和宁波市共建共管。1985年10月29日,占地1283亩的宁波大学奠基典礼隆重举行。由世界船王包玉刚先生捐资创立,邓小平同

  
  
包玉书科学楼

志亲自题写校名。建校之初由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大学、原杭州大学五校对口援建,高起点地开始办学历程。1996年,原宁波大学、宁波师范学院和浙江水产学院宁波分院三校合并,组建新的宁波大学。2000年后,宁波海洋学校、宁波林业学校、宁波师范学校等陆续并入。学校于1992年被列为全国高校招生第一批录取院校,1995年首批通过原国家教委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价,2000年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列为省重点建设大学,2003年接受教育部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并获得优秀等级,2005年硕士点突破50个,科研经费突破1亿元,2006年度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国家精品课程2门,2007年被增列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工程力学、通信与信息系统和水产养殖等3个学科专业被列为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

学校规模  
  
宁波大学

宁波大学位于宁波高教园区北区,占地2700余亩,校舍总建筑面积近72万平方米。学校各类设施齐备,办学条件优良,建有先进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图书馆为浙江省高校高等教育数字资源中心宁波分中心,现有藏书265万册,其中纸质图书142万册,电子图书123万册。学校地势开阔,甬江蜿蜒,树木葱茏,楼宇隽永,是求学治学的极佳场所。

  在学校的发展过程中,包玉刚、邵逸夫、包玉书、曹光彪、李达三、赵安中、汤于翰、顾国华、包陪庆、朱英龙等海内外“宁波帮”人士和王宽诚教育基金会等给予了大量捐助和广泛支持。二十年来,60多位宁波帮人士捐资近4亿元人民币,帮助学校建设了一批教学和科研大楼、造就了一支高水平师资队伍,为学校高起点办学、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帮助和支持。如今,“宁波帮”人士对学校的关心和帮助已从一个家族到一个群体,从第一代到第二代、第三代,源远流长,历久弥新,已成为他们表达和弘扬爱国爱乡、造福桑梓伟大激情的一个重要载体。众多“宁波帮”的捐资助学也已成为学校的一大办学优势,同时,他们重教兴学、造福桑梓的精神极大地丰富了学校校园文化的独特内涵。1993年,宁波大学还首开海峡两岸学生组团交流的先河,大学生互访至今已达12次。

人才培养  学校积极倡导浙东学派“实事求是、经世致用”的治学精神,全面实施了基于“平台+模块”课程结构体系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并成为学校的办学特色之一。学

  
  
邓小平题词

校注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近年来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数学建模和英语、体育等专业技能竞赛中屡获佳绩,硕士学位论文质量抽检多次名列浙江省高校前茅。学校成立了学生帮困助学中心、就业指导中心、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学习指导中心、创业指导中心、学生事务申诉中心等6个中心,制订并实施了学生非学业因素评价办法,创立了“做人、做事、做学问”名家系列讲座、“讲述宁大人自己的故事”、“经济社会发展论坛”等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品牌,学生的服务与指导工作在创新中不断加强,校园文明和校园文化活动日益丰富,并逐渐形成学校特色。

地方服务  作为一所由城市
  
宁波大学

名称直接命名的大学,学校牢固确立了为地方服务的理念,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重点,以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为途径,大力提高学科建设水平;以构建服务型教育体系为指导,积极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建设;以科技创新平台为载体,着力开辟产学研工作新渠道;以政策措施为保障,以与各县市区的科技合作项目为载体,调动广大教师积极投身服务地方,增强学校服务地方的总体实力,于地方求发展,从综合找优势,以特色创一流。

  办学理念  学校自建校以来一直倡导开放式的办学理念,重视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至今已与加拿大、德国、法国、英国、美国、瑞典、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国家的40多所院校建立了校际交流合作关系;拥有国家教育部指定的中国政府奖学金公派来华留学生的招生资格;每年向国外知名高校派遣优秀留学生,攻读硕士学位,与国内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开设了中加合作商务管理、中澳MBA、来华留学等多种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获得了良好的国际影响。同时,学校与港澳台地区的联络与沟通非常频繁,目前已与台湾中国文化大学等7所院校签订了学术交流合作协议。

  “十一五”期间,学校将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发展全局,积极构建和谐校园,进一步转变发展方式,坚持以内涵建设为主,努力提高知识创新能力。秉承“兼容并包、自强不息、务实创新、与时偕行”的宁大精神,加快发展,锐意创新,提高质量,培育特色,融入地方,争创一流,力争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地方综合性大学。

历史事件  1984年12月,包玉刚决定捐资相当于5000万元人民币的外汇创办
  
宁波大学

宁波大学,并与宁波市市长耿典华在北京签署《洽谈纪要》。

  1985年1月,浙江省政府批文同意宁波市政府关于筹建宁波大学的报告。批复指出:“同意筹建宁波大学,校址在宁波市。学校规模一九九○年前达到在校生二千人。”

  1985年9月,邓小平为宁波大学题写校名。

  1985年10月,宁波市政府举行宁波大学奠基典礼,万里代总理和包玉刚等出席典礼。

  1986年4月,原国家教委决定,由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北京大学和杭州大学对口支持宁波大学建设和教学。

  1986年9月,首届新生报到注册。

  1986年11月,宁波大学举行开学典礼,国务院代总理万里、中央有关部门和省市领导、包玉刚夫妇等出席。

  1988年10月,宁波大学举行第一期校舍落成典礼,国务院副总理田纪云等领导出席。

  1990年7月,宁波大学被批准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首届本科生毕业,并被授予学士学位。

  1992年5月,江泽民书记为宁波大学包玉刚图书馆题词“爱国爱乡,造福桑梓”。

  1992年9月,学校举行包玉刚图书馆、宁波大学体育中心落成典礼暨包玉刚先生铜像揭幕仪式。

  1995年,以优异成绩首批通过了原国家教委组织的本科教学合格评价。

  1996年3月,浙江省政府决定,原宁波大学、宁波师范学院、浙江水产学院宁波分院联合办学,组建新的宁波大学。实行三校合并,省市共建。

  1998年6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宁波大学为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国际贸易、工程力学、水产养殖3个学位点被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专业点。

  1998年6月,由香港著名科学家、医学家、伦敦皇家内科医学院院士、爱丁堡皇家内科医学院院士汤士翰博士发起并捐资助建的宁波大学医学院成立。

  1999年4月,省内首家国有民办二级学院——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成立。

  2000年4月,18个二级学院成立,先后聘任6位院士为学院院长。
  
宁波大学

2000年5月,根据浙政〔2000〕94号文件,原国家海洋局宁波海洋学校、林业部宁波林业学校并入宁波大学。

  2000年6月,李岚清副总理来校视察,提出“希望宁波大学成为中国未来高校的一颗新星”。

  2000年6月,根据浙教师〔2000〕101号文件,原宁波师范学校、宁波邵逸夫艺术幼儿师范学校并入宁波大学。根据市教委甬教师(2001)254号文件,2001年7月,宁波师范学校、宁波邵逸夫艺术幼儿师范学校合并成立宁波大学师范学院初等分院。

  2001年3月,根据浙教计〔2001〕55号,宁波卫生学校并入宁波大学,成立宁波大学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2002年2月,宁波大学被省政府列为浙江省三所重点建设大学之一。

  2003年3月,根据浙政函〔2003〕48号文件,省政府同意以宁波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为基础,建立独立设置的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由宁波市领导和管理。

  2003年12月,宁波大学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2004年7月,根据浙政函〔2004〕109号文件,省政府同意原宁波大学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改制为独立设置的宁波天一职业技术学院,由宁波市领导和管理。

  2004年11月,科学技术学院被教育部确认为独立学院。

  2005年1月,宁波大学师范学院初等分院更名为基础教育学院,实质性并入宁波大学,整体搬迁至北校区办学。

  2006年度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2007年6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宁波大学被增列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宁波大学工程力学、通信与信息系统和水产养殖等3个学科专业被列为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


更多图片 小图 大图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