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823547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乡约书画院 | 笔墨情思寄楹联——刘俊京

[复制链接]

264

主题

28

听众

284

积分

列侯

Rank: 2Rank: 2

乡约币
868 枚
乡约宝
13 枚
最后登录
2019-6-18
注册时间
2010-11-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东方雅   发表于 2017-11-20 16:08:2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乡约书画院 | 笔墨情思寄楹联——刘俊京


敬一轩书画交流艺术馆

640.webp (8).jpg

赏析佳作  品读益文  从点我开始

    楹联,俗称对子,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汉语言文学艺术形式,为社会各阶层人士所喜闻乐见。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以“对联”称之,则开始于明代。 它是一种对偶文学,起源于桃符,是利用汉字特征撰写的一种民族文体,它与书法的美妙结合,又成为中华民族绚烂多彩的艺术独创。本文带您走进书法名家刘俊京的楹联篇,感受其笔墨情思寄楹联的至高境界。
写在前面
640.webp (1).jpg


640.webp (2).jpg


640.webp (3).jpg


640.webp (4).jpg

修心养德

修心,使心灵纯洁,修一颗清静心。
养德,修养无为而治的德性,亦泛指修养德性。

640.webp (5).jpg

640.webp (6).jpg

640.webp (7).jpg



    2005年,国务院把楹联习俗列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楹联习俗在华人乃至全球使用汉语的地区以及与汉语汉字有文化渊源的民族中传承、流播,对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有着重大价值。其形式短小,文辞精炼,既是一种生动的艺术表现形式,又是一种优秀的文化遗产。

640.webp.jpg

640.webp (1).jpg


640.webp (2).jpg

640.webp (3).jpg

640.webp (4).jpg


   从文学史的角度看,楹联,系从古代诗文辞赋中的对偶句逐渐演化、发展而来,它以诗、词、曲等前所未有的灵活和完美而体现了中国文字的语言艺术风采。对联之美在于对称、对比和对立统一。


640.webp (5).jpg


640.webp (6).jpg

640.webp (7).jpg

640.webp (8).jpg


  楹联的艺术性,可以当代学者白启寰先生一副对联来概括:对非小道,情真意切,可讽可歌,媲美诗词、曲赋、文章,恰似明珠映宝玉;联本大观,源远流长,亦庄亦趣,增辉堂室、山川、人物,犹如老树灿新花。

640.webp (9).jpg

640.webp (10).jpg


640.webp (11).jpg

640.webp (12).jpg


640.webp (13).jpg


书法名家
刘俊京
   刘俊京,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北京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央国家机关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华养生书画研究院院长,北京东城书法家协会主席。
640.webp (14).jpg


    书法师从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先生,其作品获中国文联“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创作提名奖,并在中国书协举办的八届国展、九届国展。第四届正书展、第八届国际书法交流展,中国书法家五百强展,第十五.十八届中日自作诗书法展、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书法展、“冼夫人杯”书法展、“梁披云杯”等多次书法展中入展;并在中国书协举办的“杏花村汾酒杯”电视大赛获银奖,“三晋杯”公务员书法大赛获铜奖,"复圣杯","高桓杯","羲之杯","皖北煤电杯"大赛中获优秀奖.同时在北京"双鹤E.C杯"电视大赛获一等奖,第九.十届全国文代会代表,并获北京市第三届文艺工作者“德艺双馨”奖,北京市文联文艺作品最高奖及北京十佳中青年书法家,北京旅游文化使者等称号。书法作品随神舟八号上太空并被毛主席纪念堂,中办管理局,国务院管理局,人民大会堂,抗日战争纪念馆,中国文字博物馆等多家机构及海内外广泛收藏. 曾出版《中国百名书法家---刘俊京卷》《年度水墨---刘俊京》《中国美术家---刘俊京》《刘俊京多体敬录心经》《墨品---刘俊京》《刘俊京养生书画》《人民艺术----刘俊京》等多部专集。

640.webp (15).jpg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微信公众平台:敬一轩书画交流艺术馆
你想订阅吗?
1、微信搜索公众号:敬一轩书画交流艺术馆
2、公众微信号:BJGYjingyixuan
3、点击文章右上角蓝色字体:敬一轩书画交流艺术馆,关注哦!
个人微信:gy1835401351
联系电话:13718700534

西方女儿洋,东方女儿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会馆建立|家乡投稿|联谊投稿|商业投稿|公益投稿|Archiver| 乡约网 ( 沪ICP备12021112号-1 )     

GMT+8, 2025-4-28 19:35 , Processed in 0.304891 second(s), 2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