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前的2009年3月23日,在经历2008年金融危机后。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中国人民银行网上发表文章《关于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思考》,提出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特别提款权作为世界超主权货币一种尝试。
超主权储备货币的主张虽然由来已久,但至今没有实质性进展。上世纪四十年代凯恩斯就曾提出采用30种有代表性的商品作为定值基础建立国际货币单位。
基金组织于1969年创设了特别提款权(下称SDR),以缓解主权货币作为储备货币的内在风险。遗憾的是由于分配机制和使用范围上的限制,SDR的作用至今没有能够得到充分发挥,但SDR的存在为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提供了一线希望。
SDR具有超主权储备货币的特征和潜力。同时它的扩大发行有利于基金组织克服在经费、话语权和代表权改革方面所面临的困难。因此,应当着力推动SDR的分配——以使1981年后加入的成员国也能享受到SDR的好处。在此基础上考虑进一步扩大SDR的发行。还应进一步完善SDR的定值和发行方式。SDR定值的篮子货币范围应扩大到世界主要经济大国,也可将 DP作为权重考虑因素之一。
周小川发此文时,SDR定值的篮子货币范围还没有中国的人民币。六年来,中国采取了一系列人民币国际化举措,初始目的就是让人民币进这个篮子。
2015年5月29日,主持七国(G7)会议的德国财长朔伊布勒表示:(G 7)财经首脑达成一致,愿接受将人民币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货币篮子。
2015年11月30日,人民币被IMF正式纳入SDR货币篮子,并且将在2016年10月正式生效。意味着人民币国际储备货币的地位得到了境外官方的认可。虽然在短期内,由于各类主体对此需要一个适应期,不会马上引起其人民币资产负债结构的转变,但长期看,人民币跨境使用的主体必将由传统贸易企业扩大到境外央行、主权财富基金、国际组织等新的主体,而且,人民币被境外官方接纳,还将对人民币在商业领域的使用起到示范作用,进而形成规模增长效应。
以特别提款权作世界超主权货币的周小川美梦已圆,正是世界超主权单一电子数字网币梦的序幕!(见附件十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