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51092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飨臻文化 | 美女新农人用“无人机”种地,效率提升240倍,月净收十万

[复制链接]

2

主题

19

听众

4

积分

平民

Rank: 1

乡约币
15 枚
乡约宝
0 枚
最后登录
2018-3-28
注册时间
2018-3-1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吴斌   发表于 2018-3-28 20:15:2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83DA14B0-7AD9-465D-80F7-3FCC9375E975.png


飨臻文化 | 美女新农人用“无人机”种地,效率提升240倍,月净收十万



互联网创业者经常抛出一句话来洗脑我们
“这个时代抛弃你的时候,连一声再见都不会跟你说”

个人有些不认同

觉得应该是

当新时代快速来临时,
就是来给你解决实际问题的,
如果不能,
它和你再见了也不可惜
只是年轻人会更快速的拥抱新时代和新科技的来临
抢占了先机


CD0B69E8-4244-4E3D-BDF6-8C855E1A7E49.jpeg

现在一大批新技术也开始下沉到农业
无人机目前是应用比较热门的一种
被更多90后新农人应用于生产领域


1E4D0E50-4D14-4629-80CC-20A5B727BB6F.jpeg

戎梦雅
是新疆哈密第一批把无人机应用于农业生产的新农人创业者

DB737260-1EB4-4CCA-BBEE-FCECBA7D722A.png


每年5月到10月,上百个电话打到戎梦雅的手机上,邀请她的团队为田里的作物做植保。创业不到两年的时间里服务了15万亩棉田,团队已经发展到10人,月入净10万+。
90年代初的时候戎梦雅的父母
是第一批作为西部大开发的志愿者
从河南来到新疆
开垦务农到现在已经20多年
种植了4000多亩的绵田


D6AA84F1-F039-43D4-A38B-77DB97950CDE.png

每年9月是绵农最忙的时候也是热闹最头疼的时候
棉花采摘最需要工人
4000亩棉田需要400名工人花两个月的时间采摘
棉田里的“人海战术”
对于棉农来说是一项非常沉重的负担
4000亩棉田光采摘成本就要花400多万
人工成本压力非常大
也正是这个原因戎梦雅的父亲对于能提升效率的机械
总愿意第一个吃螃蟹
因此一有机会
戎梦雅都缠着父亲带她去参加大型农业机展
在一次见识中接触到了植保无人机
英国留学期间,戎梦雅玩过无人机
可见惯了拖拉机植保的她
从未想过无人机也能植保
这让她意识到农业智能机械化一定是未来升级的方向

6E53F63F-3C10-41AA-AAFB-0B57E29907AE.png

2016年初,大疆推出首款植保无人机
戎梦雅兄妹俩花费很大精力才买到一台
开始了“无人机”+农业的创业
无人机怎么飞?药剂怎么配比?飞行速度怎么设定?
兄妹俩一无所知
好在家里有的是棉田
兄妹俩划出一片试验田,又分成几个区块
开始了药剂配比的测试
寻找药效最好的方案
反复试验后
戎梦雅和哥哥发现
一亩地要打一升的药水
无人机的速度控制在4米/秒—4.5米/秒
高度保持在植物上方2米左右
就能打出最好的效果
戎梦雅和哥哥先给自家近4000亩地全都植保了一遍


7B45BEC3-C3B0-4C80-A01F-0ED60B6E75DD.jpeg

无人机植保迅速传开了
一拨又一拨的人从四面八方赶来
想看看无人机植保能不能解决自己的困扰
面对这些困扰戎梦雅和他哥哥一起为棉农算了一笔账

拖拉机植保是人工植保效率的20倍,而无人机植保则是拖拉机植保效率的12倍。拖拉机植保时带来的损耗率在5-7%左右,按1000亩计算,按7.5元/公斤的收购价算,仅损耗这一项,使用无人机植保一年就能增收15万元。

8002F5DC-1848-4B1D-91A0-2AD16C48E591.png


拖拉机还只能在白天作业,但是每年七八月份的哈密,午间地表温度高达50℃,高温导致药物蒸发,同时害虫幼虫会躲到叶片底部,这让植保效果大打折扣,而装备了避障雷达的无人机,能在夜间作业,杀灭效果更胜一筹。

3FC246E5-4F80-49A1-B622-C79F4B9AA61E.png


(无人机在夜间工作)

另一个决定性的优势则是节水。新疆是全国最缺水的地区之一,哈密人均水资源量更是只有全疆人均水资源量的一半。拖拉机每植保一亩地,需要耗水500公斤,无人机却只要100公斤。
拖拉机植保的优势在于价格,只要4元/亩左右,无人机植保价格却要8元/亩。按1000亩棉花地,一年6次植保用无人机要多花24000元。按减少损耗和节约比起来,无人机的植保费用并不高。



无人机植保的优势,很快被棉农认可
订单量也节节攀升
2016年6月
戎梦雅购入第二架无人机
到了9月,机队规模扩大到了4台
从一辆皮卡车、一架无人机和10块电池起步
戎梦雅和哥哥在5个月的时间里
跑遍了哈密下辖的十个镇、二十七个乡
哥哥戎晶喆当飞手
戎梦雅则负责配药、换电池等后勤工作
最忙的时候
父母也被他们拉到地里帮忙

“最忙的是采摘季,打脱叶剂的时间集中在20-30天内,我们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有时候一整个月都回不了家。”戎梦雅说,那段时间团队的所有人,都活得很像“野人”。

2016年年底



168E3BBA-6F69-4BFB-9A45-011F0C92BFF2.png

戎梦雅和哥哥在哈密周边地区作业7万多亩
赚回了4台无人机
(一台植保无人机加电池售价接近5万元)
和1台皮卡车的成本


80619A33-28F6-4ACA-97AE-0315151DF153.png



去年
戎梦雅的植保队伍继续扩大
他们聘请了专业的飞手,又添置了2架无人机
最大的成本就是添置了2台无人机
但去年已经植保了7万亩左右的田地
仅植保收入就在56万左右
戎梦雅说

612E7919-9296-4625-919B-D8315FD969E5.png


未来缺口30万的新职业
戎梦雅觉得,无人机植保在新疆还大有潜力可挖,“整个哈密有100万亩棉花地,一年至少植保6次,等于一年需要植保600万亩棉花地,去年一整年我们团队植保了7万亩左右,只占了整个哈密市场的1%,市场根本没有饱和。”
2017年,新疆棉花播种面积达2896.61万亩,如果全部采用无人机植保,将产生一个超过10亿元的新市场。

在无人机植保迅速蹿火的同时,飞手也变得越来越稀缺。每到新疆棉花采摘季,全国各地无人机植保作业队的数百个飞手们,都会开着车,带着近1000架植保无人机如候鸟迁徙般奔赴新疆,一如过去的麦客。


D63EBED0-9F50-42BD-BF16-6290C48BD13E.jpeg

“目前新疆有60%的棉田,都是外地植保队做的植保,本地有规模的植保队屈指可数,飞手非常紧缺。”戎梦雅决定扩大业务范围,不再局限于每年五六个月的植保期,将业务扩张到无人机销售、飞手人才培训和植保。

去年5月,兄妹俩成为大疆农业哈密地区代理商,并在哈密当地开店售卖植保无人机。戎梦雅的主要工作,也从植保一线转到销售、售后、培训等工作上。


FD14D0CA-CE17-46CD-958D-713F30533E6C.jpeg

“去年一年,我们就卖出了30台植保无人机,还负责后期的维修。我建了个微信群,可以随时回复新飞手的各种疑问。如果我们自己遇到新的问题,也会在解决后分享给大家。”戎梦雅说。

因为有丰富的棉田植保作业经验,戎梦雅也成长为农业植保课程讲师,亲自教授飞手培训课程,“飞手的培训对我们很重要,一方面是售后服务链条中的一环,另一方面也可以为自己团队物色好的飞手。”
让农民活的更容易
戎梦雅的梦想是创建哈密地区农业生态链,继承家族的事业,守护好这片农田;
让农业变得更科技化、智能化,让广大农民活的更容易。


518C9836-749F-4A20-8802-F093A10C880B.jpeg

无人机+农业的市场未来
2017年,我国农用植保无人机达2万架。预计3到5年后,农业植保无人机的大概会有10万架,植保无人机飞手缺口至少30万人。

而未来10年,无人机+农业将拥有上千亿的市场。在接下来的10年中,这些潜在的需求许多都可能转化为真正的收入。精准农业将会获得这个市场大部分份额。



1930

主题

64

听众

3338

积分

管理员

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

乡约币
7761 枚
乡约宝
63 枚
最后登录
2025-4-8
注册时间
2013-1-31
沙发
黄金罗盘   发表于 2018-3-28 21:30:30 |只看该作者
飨臻文化 | 美女新农人用“无人机”种地,效率提升240倍,月净收十万[玫瑰][玫瑰][玫瑰]

互联网创业者经常抛出一句话来洗脑我们
“这个时代抛弃你的时候,连一声再见都不会跟你说”

个人有些不认同

觉得应该是


当新时代快速来临时,
就是来给你解决实际问题的,
如果不能,
它和你再见了也不可惜

只是年轻人会更快速的拥抱新时代和新科技的来临
抢占了先机

……

http://www.rootwatch.com/forum.p ... id=231587&pag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会馆建立|家乡投稿|联谊投稿|商业投稿|公益投稿|Archiver| 乡约网 ( 沪ICP备12021112号-1 )     

GMT+8, 2025-4-25 23:31 , Processed in 0.334113 second(s), 3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