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92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詹氏宗亲】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

[复制链接]
花生米 该用户已被删除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花生米   发表于 2010-12-27 12:26:4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花生米 于 2010-12-27 12:28 编辑

  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



詹天佑(1861.3.17-1919.4.24),字眷诚,西名天佑·杰姆,祖籍江西省婺源县人。清·咸丰十一年出生于广东省南海县一个普通茶商家庭。是中国近代著名铁路工程专家,被称为中国铁路之父。


1872年(同治十一年),作为首批留美官学生赴美,时年仅11岁。1878年(光绪四年)进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学习,专攻铁路工程。1881年毕业,同年7月回国,是120名回国的中国留学生中仅两名获得学位的其中一个。先被派往福州船政局习驾驶,并于1884年参加了中法战争中的马尾之战;后应两广总督张之洞之聘,任广东博学馆教习。1888年,应中国铁路公司之聘,任工程师,参与修建津沽铁路。这是投身铁路工程之始。此后,又参与了关东铁路、萍醴铁路的修建,并主持修建了新易支线铁路。


1904年,清政府宣布将由国家筹款修建京张铁路。经勘测,该线中隔高山峻岭,工程极为艰巨。但路成后,其经济价值甚大。在英、俄两国人极力争夺该线工程师位置的情况下,最终受命出任总工程师,并组织了一批中国工程技术人员共同建设该线。1905年10月2日正式动工,计划四年完工。在此期间,他集中集体智慧,尽量采用当时的先进技术和工艺,创造性地解决了多项施工难题。在难度最大的关沟段,采用了33‰的坡度,于青龙桥车站修筑了著名的“人”字形线路,开凿了长达一公里的八达岭隧道和其他三条隧道。最终不仅又快又省地建成了这条世人瞩目的铁路,而且为以后的筑路事业培养了第一批中国工程技术人才。1909年7月4日(宣统元年五月十七日),京张铁路全线铺通(10月2日正式通车),全部工程比原计划提前两个半月建成,节余工款银达35.6万余两。京张路峻工后,一些欧美工程师乘车参观后啧啧称道,赞誉詹天佑了不起。但詹天佑却谦虚地说:“这是京张铁路一万多员工的力量,不是我个人的功劳,光荣是应该属于大家的。”这时,美国决定授予他工科博士学位,要他亲自去美国参加授衔仪式。为了全力参加祖国铁路建设,他放弃了这一荣誉。随后又先后担任了张绥铁路、川汉铁路总工程师,河南铁路公司顾问工程师,商办粤汉铁路粤路公司总经理兼总工程师等职。1909年被选为美国工程师学会会员,同年,清廷授予工科进士第一名。


辛亥革命后,为了振兴铁路事业,和同行了起成立中华工程学会,并被推为会长。这期间,他对青年工程技术人员的培养倾注了大量心血,他除了以自己的行为作出榜样外,还勉励青年“精研学术,以资发明”,要求他们“勿屈己徇人,勿沽名而钓誉。以诚接物,毋挟褊私,圭璧束身,以为范例。”被国民临时政府任命为粤汉铁路会办、汉粤川铁路会办。1914年被派为督办。1917年任为北洋政府交通部“铁路技术委员会”会长。


1919年4月24日,因病逝世,终年58岁。著有《京张铁路工程纪略》、《铁路名词表》等书。


詹天佑从事铁路事业30多年,几乎和当时我国的每一条铁路都有不同程度的关系。到晚年,因积劳成疾不幸病逝。周恩来总理曾高度评价詹天佑的功绩,说他是“中国人的光荣”。



会馆建立|家乡投稿|联谊投稿|商业投稿|公益投稿|Archiver| 乡约网 ( 沪ICP备12021112号-1 )     

GMT+8, 2025-4-26 21:32 , Processed in 0.249365 second(s), 3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