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16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华氏宗亲】华氏后人现场解说华氏园

[复制链接]

10

主题

0

听众

10

积分

平民

Rank: 1

乡约币
22 枚
乡约宝
0 枚
最后登录
2011-1-12
注册时间
2011-1-1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蔓蔓青萝   发表于 2011-1-12 08:42:4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华增吉在介绍华氏园的原有建筑结构和布局。 吴骏 摄

  

    扬州新闻网讯

“当时的门就是在这个开窗的地方,门楼上方有飞檐,门楼外形是八角形的,两侧墙上都是用的六角砖。”昨天上午9时许,正处于紧张施工中的华氏园工地,一位老人仔细介绍着华氏园的原有建筑结构和布局,他身边则围着数位头戴安全帽的工程人员,一边听还一边记录和提问。这位老人,就是名城建设公司委托本报寻找到的华氏园后人华增吉。

  根据约定的时间,华老昨天准时到达了现场,而听说华老要来作现场指导,名城公司工程部和施工单位都派人早早地等候。这座即将改造修缮的园子,不仅是73岁的华老出生的地方,而且一直住到16岁才离开。尽管已离开了57年,但走进大院,华老仿佛一下子又回到了儿时。

  听着华老的介绍,工程人员找来收集的各类门楼、厅堂图片资料,请华老一一比对,寻找修缮华氏园的原状依据。兴起之时,大家一个劲地追问起华老小时候所住的房间。华老也不推辞,带着大家来到西侧的第一进房屋,“我就住在西边的这一间”,看到自己曾经住过的房间,华老也显得特别高兴。

  为了便于向施工人员介绍建筑情况,华老还特意带来了几张老照片,照片中的假山、建筑物等都可以清楚地看出当时华氏园的情况。记者注意到,其中有一张是小孩子坐在车里的照片,华老笑着说:“那就是我不满周岁时,坐在小马车里在花厅的走廊上拍的。”趁着这股高兴劲,记者邀请华老再到花厅去拍张照片留念。时隔70多年,当年的花厅已全部变了样,但华老仍高兴地站在那两根柱子中间,在不满周岁时拍照的地方,又拍了一张照片。   

                记者 吴骏

会馆建立|家乡投稿|联谊投稿|商业投稿|公益投稿|Archiver| 乡约网 ( 沪ICP备12021112号-1 )     

GMT+8, 2025-4-26 21:36 , Processed in 0.210403 second(s), 2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