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00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李翕牗

[复制链接]

560

主题

0

听众

561

积分

乡侯

Rank: 3

乡约币
1173 枚
乡约宝
0 枚
最后登录
2014-2-12
注册时间
2010-12-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liu891224 实名认证  发表于 2011-1-28 18:05:1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在成县县城西13公里处的天井山下鱼窍峡中,壁立着一方驰名海内外的东汉摩崖石刻牞像一颗神采焕发的书画明珠,闪耀于我国书法艺术宝库牞令世人震惊。这就是我国汉代三大著名摩崖颂碑“东汉三颂”中的《西狭颂》,刻造于东汉建宁四年牗公元171年牘六月十三日,是吏民们为颂扬汉武都太守李翕修治西狭险道及为官政绩所立的功德碑。属现存汉代三大摩崖颂碑中保存最完整的一方

  记者在成县采访期间,在县委报道组组长燕海潮的引领下,走进了险峻幽密的鱼窍峡中牞拜谒并考察了这一已有1800多年历史的稀世珍品。寻迹于幽谷峻峡深处那一天正好游人极少,寂静的西狭,比人们想象的更高、更绝、更奇。走在狭谷内,能听到自己的心跳。狭内右边的大山拔地而起,直插云天,仿佛一幅夹在两壁间的天然屏障。整个山体,直上直下,神工鬼斧劈成。崖上绿树重绕,苍藤扶疏,其巅却平平展展,蜿蜒向上伸去,酷似一条剪直的路。西狭古道已不复存在,崖壁上残留的无数栈孔,历历在目,闪烁着古道壮美的风景。壁立的狭谷栈道,或左或右,或高或低,中间以桥阁为津牞回廊瓦屋,灿若龙蛇。

  西狭犹如古栈道的陈列馆。由于狭谷崖险谷深,这里的栈道形式多有变化。那些单孔栈道,多数是有梁有柱栈道。在无岸无岩无以立柱的崖壁上,则为有梁无柱栈道。那些双孔栈道,上下栈孔平行延伸牞上梁铺板行人,下梁立柱连阁牞形若双层桥道。这种栈道多数建在无依无*的崖壁上牞称双孔式栈道。可见当年筑栈道时的艰难。而现在,我们在西狭走的是一条新的仿古栈道。该栈道为有梁无柱栈道,用钢筋水泥筑成。

  据燕海潮介绍,鱼窍峡牞又名天井峡,峭壁直立,林木森列,犹如天井。响水河从上峡淙淙流来,在这里铺展成最精美的一幕。河床皆为岩壁磨砺而成,河水从如玉的河床上流过。不过现在水流量已经非常小,没了古时候的倾泻跌宕、珠帘欢唱。

  到了峡谷深处名为黄龙潭的地方,就是蜚声中外闪烁千古的摩崖颂碑《西狭颂》,全称《汉武都太守汉阳阿阳李翕西狭颂》,俗称《黄龙碑》,别称《惠安西表》。《西狭颂》摩崖有碑亭保护,为1982年所建,依山傍水,凌空高悬。

  摩崖颂碑呈长方形,纵3.06米,横3.75米,由额、图、颂、题名四部分组成。上为篆额“惠安西表”四字,额右下方为《五瑞图》牞其左是正文,后面是题名。正文分表文和颂词,凡20行,383字,每字5至6厘米见方,为汉代隶书。《西狭颂》摩崖石刻的来历

  李翕牗生卒不详牘牞字伯都牞出身于官宦家庭,少年时在皇宫中值宿警卫,20岁时执掌“典城”牞他“天资明敏,敦诗悦礼。”后来,到渑池担任县令,主持修建了当时有名的险路崤山之道,为渑池通往关中打通了道路。

  东汉建宁三年牗公元170年牘,李翕出任武都郡太守,到任以后,他了解到本郡西峡道是通往梁州、益州牗今四川牘的重要通道。但这里地势险绝,行走十分不便。为了打通这条险道,给当地人民造福牞李翕与府丞功曹李昊等人商议定策,修筑这条道路。命令属官仇审修治东坂牞李瑾修治西坂。道路修成后牞人们作颂刻石牞颂其德政牞镌刻了摩崖石碑《西狭颂》。

  第二年牞李翕又主持修建了在今陕西略阳县的“析里桥?阁”,人们又作了《?阁颂》牞赞誉此举。李翕勤政爱民,每到一个地方,政绩卓著,为万民所称颂,无论是修建崤山险道,还是建西峡阁和?阁道路牞既是施工难度极大的工程牞又是利益民众的好事,因此赢得了百姓赞叹。明朝人胡缵宗说:“伯都历三郡,考之渑邑、成郡之碑。乃汉之良吏也。”

  《西狭颂》的贡献

  《西狭颂》不仅以其卓绝的隶书书法闪烁着中国书法艺术的光辉牞同时牞其完美的绘画雕刻艺术也令世人称绝。《五瑞图》即黄龙、白鹿、嘉禾、木连理、甘露降牞有一人承露于乔木之下。《五瑞图》是对李翕德政的形象表述和对西狭碑文的生动补充。在吏民们看来,为官者惠政于民,政通人和,必然会感应天地牞有黄龙跃出,白鹿显象,嘉禾兹生,甘露降临,木连理出现。《五瑞图》的艺术价值很高。图文布势,疏密有致:形象勾勒,古朴生动牷线条流畅飞舞,一气呵成。刀法运转娴熟,气行神至,画尽意生。《五瑞图》是了解和研究汉代绘画雕刻艺术的宝贵遗迹,专家认为应与《西狭颂》碑文一视同仁。

  站在碑石前面,让人浮想联翩。正因如此牞在《西狭颂》碑文四周有诸多历代文人的镌刻,已成摩崖颂碑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可辨认者有14方,若群星捧月。以宋代为多,有7方牞明代1方,清代4方,民国2方。均赞颂陇南山水之胜牞记西狭摩崖之奇。

  文隽所著《书法精论》,极力推崇汉碑隶书。他说《西狭颂》:“结构严整,气象嵯峨,此汉碑中之高浑者也:结构曼妙,笔有余妍,汉碑中之秀丽者也:风回浪卷,英威别具,此汉碑中之雄强者也。”康有为说它“疏宕”,“浑厚中极其飘逸”。梁启超在《碑帖跋》中称它是“雄迈而静穆牞汉隶正则也”。上海古籍出版社在《西狭颂》简介中说:“此碑书法方劲瑰丽牞气势雄伟牞为汉隶上品。”文物出版社《历代碑帖书法选》中说它“是我国东汉隶书成熟时期的代表作品之一”。

  《西狭颂》书法所呈现的博大而跌宕的气势,浑厚而方劲的笔力,潇洒而俊逸的风韵,静穆而瑰丽的内秀,被书法大师们昭示无遗。唐宋以降,西狭隶书为历代书法家所效法和临摹,朱墨拓片传遍大江南北,成为一些学者名流和士大夫书斋的珍藏。而日本学者则每年来西狭以亲睹颂碑为快,著书立说,广为推崇,并列入书法教科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会馆建立|家乡投稿|联谊投稿|商业投稿|公益投稿|Archiver| 乡约网 ( 沪ICP备12021112号-1 )     

GMT+8, 2025-4-29 02:51 , Processed in 0.265933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