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633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梅已香学老子笔记1

  [复制链接]

88

主题

5

听众

88

积分

列侯

Rank: 2Rank: 2

乡约币
349 枚
乡约宝
0 枚
最后登录
2025-3-17
注册时间
2018-10-2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梅已香   发表于 2024-12-3 10:58:4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梅已香 于 2024-12-3 11:04 编辑


IMG_1375.jpg


梅已香学老子笔记1


(一)
解注老子版本的问题
除了帝王名家解注外,还有许多无名之辈的解注,多如牛毛,浩如烟海。
我选择——
【商务印书馆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

作者陈鼓应简介:
享誉国际的道家文化学者,师从方东美,殷海光(他的老师金岳霖)等哲学大家。
他是台湾大学,北京大学,以及美国加州大学教授。
2021年被聘请为河南鹿邑老子学院名誉院长。
在老子文化的研究中可以说是应该是实至名归。
他的《老子注译及评介》和《庄子今注今译》四十年来,已成为人们研究老庄的经典读本。



二)观“无和有”
【老子第一章】


【原文】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二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字词解释】
1)观
观(guān)观察,观看,景象,观卦
观(guàn)道观,贞观,姓氏
形声字,“见”是形符,看见的意思。“觀”是声符,
本义是:用像猫头鹰一样的双眼去仔细地观察👀事物,明察秋毫
引申义也很多,汉字本身具备多音多义的特点
·记住本章词意,“观察观照”的意思
2)徼
形声字,彳(chì)是表意小步行走的样子,敫是声旁
本义为巡查,引申为边境边塞
徼(jiā)窃取,揭发
徼(jiǎ)通“缴”,“侥”
徼(jià)巡查,谋求激励,本文词意,终极归终
徼(yāo)通“邀请”的“邀”
·记住本章词意“终极,归终,边界,端倪
3)玄
会意字
一束丝悬挂在那里,悬的古字,本义赤黑色,
引申义深奥,玄妙,幽深等
说文解字是幽远的意思

【分段分句解】
(1)段

原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注释:
“道理”(第一个道)可以言说(第二个道),
就不是老子哲学上专有名词的道(构成宇宙的实体与动力);
“常”为真常、永恒之意。
“常道”,老子讲的真常永恒的道,它在恒变恒动中。
***朱谦之“盖道者,变化之总名。与时迁移,应物变化,虽有变易,
而有不易者在,此之谓常。”
老子,老聃(dān)所谓道,乃变动不居,周流六虚,既无永久不变之道,
亦无永久不变之名……
名可名,非常名
具体事物的名称(第一个名)可以称谓(第二个名)
不是老子特用术语,的那个称“道”之名(第三个名)
名者纪万物,命事也。
***道家以为名言不足以表述真知,真知是超乎名言的。
(引述庄子的话:
引出“无和有”,为下句做铺垫
六根六尘六识是有限的,生活环境空间有限
生命周期有限,所受教育教化教养的有限
故“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语于冰,笃于时也;
曲士(孤陋寡闻的人)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2)段

两种句读
王安石的观点
原句:“無,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注释:
“無”是天地的本始,“有”万物的根源
“无”和“有是指称“道”的,是表明“道”由无形质落实向有形质的活动过程
“无”和“有”是中国哲学本体论或宇宙论中的一对范畴,创始于老子
王弼的观点,现代傅佩荣也持这个观点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傅佩荣:无名,万物之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出现了(无名和有名的概念)???
3)段

两种句读dòu
王安石说:道之本出于无,故常无,所以自观其妙
道之用常归于有,故常有,得以自观其徼
原句:“故常無,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注释:
所以常常(常)体会“無”,以观照“道”的奥妙,微妙
常常体会“有”以观照“道”的边际,端倪。
王弼观点,傅佩荣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出现了“无欲和有欲”的概念
4)段

原句:“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注释:
此两者(指上文的“无”和“有”)出自一处称名不同,但可以同说是玄妙幽深的。
王安石说:
两者,有无之道,而同出于道也。世之学者,常以“无”为精,
以“有”为粗,不知二者皆出于道(只是名字称谓不同),
可以说它二者都幽深玄妙(玄之又玄)
在幽昧不可测知中的玄妙深远。
众妙之门(一切奥妙的门径,即指“道”而言)


【原文翻译:】
可以言说的道,不是老子哲学上的常道;可以称名的,就不是常名。
(道理可以言说,就不是老子哲学上的道,具体事物可以称谓,而道不可言说)
“无”是天地的开始,“有”是万物的根源。
故常从“无”观察事物的奥妙,常从“有”以观察事物的边际或端倪。
“无”和“有”来自一处而称名不同;可以同说为“玄”
这玄中之玄,是万千事物奥妙的门户。


梅已香的《论道》诗

第一章
(绝句)
章首即论道,
不和可道然。
只因无与有,
众妙道中玄。



IMG_1376.jpg


【题外话:养虚以养无】
养虚以养无

1)集虚斋
集虚斋:苏州网师园“惟道集虚,虚者心斋也,修身养心,
《庄子·人间世》
———
回曰:敢问心斋。
仲尼曰:若一志,无听之以耳(六根)而听之以心(六识),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
听止于耳,心止于符(信物,标志)。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惟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心斋:
斋,祭祀典礼前整洁身心的活动。
万缘放下凝神专一
心思专注,一心一意
摒除杂念,使心境虚静纯一
动养形,静养虚,守住真道,排除内心尘滓,臻于内心虚静空明的境界。
集虚斋是旧时园主人修身养心之所。🌹
楼上是闺楼,小姐楼,亦称堂楼,旧时的大家闺秀所居之地。
解放后这儿成了苏州外宾高规格接待室。

2)文人为什么喜欢竹子
唐张九龄《和黄门卢侍御咏竹》
清切紫庭垂,葳蕤防露枝。
色无玄月变,声有惠风吹。
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此句养节养虚也)
凤凰佳可食,一去一来仪。
注解:
紫庭,帝王宫阙
葳蕤,枝叶繁茂
玄月,夏历九月,农历九月
惠风,柔和的风
竹外一只轩(竹外一枝斜正好)
  

IMG_5534.jpg


作者简介
戴莉,笔名梅已香,小名梅姑,号文溪君,大学本科,中学教师。上海市诗词学会会员,河北采风学会会员,乡约网合作号诗人。亦是“月轩”和上海市静安诗词社社员。
有诗歌作品被选入《上海市民终生学习人文行走学习手册》以及《诗赋时代》等杂志中。
诗歌获奖作品如下
(1)诗歌作品《天使行》在2020第六届上海市民诗歌节“风雨砥砺,唤醒生命的力量”原创诗歌征集中,荣获优秀奖。
(2)诗歌作品《花月春风浦江游》在2019年上海市静安区市民诗歌节暨第五届市民诗歌创作活动中荣获二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会馆建立|家乡投稿|联谊投稿|商业投稿|公益投稿|Archiver| 乡约网 ( 沪ICP备12021112号-1 )     

GMT+8, 2025-4-26 12:04 , Processed in 0.233781 second(s), 2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