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邀请
杂志下载
活动
名医
红娘
收藏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登录
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首页
Portal
广场
BBS
乡约馆
Group
搜索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乡约馆
用户
乡约网
»
广场
›
家乡之窗
›
学校
›
【河南】河南工业大学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河南】河南工业大学2
[复制链接]
1564
|
0
|
2011-2-26 15:33:12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小海豚 于 2011-2-26 15:36 编辑
办学特色
一、自强不息,追求卓越,引领行业发展
河南工业大学的学科和专业
特色
十分突出。长期的行业办学实践和几代人不懈的努力,使学校已经具备国内较为完整的粮油食品学科专业群,在我国粮食工业领域具有很强的优势。
为国家粮食安全重大政策提供智力支持。粮食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安全是关系国家的
政治稳定
和经济发展的战略性问题。长期以来,本校教师和科研人员多次参与中央和
地方政府
重大粮食技术和经济政策的制定,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方案的论证,重要粮食流通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和规划设计等。学校承担的国家十五
科技攻关项目
“国家储备粮库智能决策系统研究”,综合运用系统工程方法、数学模型和
信息技术
,为国家储备粮库的选点布局、库容规模和粮食紧急调运路线的选择提供了智能化决策支持,填补了国内这方面研究的空白。“九五”期间,
国家投资347亿元兴建的1000亿斤国家储备粮
河南工业大学
库的重大建设项目,全部采用河南工业大学提供的储粮工艺标准进行设计
。
国家发布的储备粮库建设标准和设计规范全部由工大支持制定
。这些新型粮仓从结构性能到储粮工艺设计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使我国粮食库存损失率降到0.5%以下,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提高粮食流通的经济、社会效益做出了重大贡献。
引领和支持粮食行业的科技进步。目前,学校设有
中国
粮食物流研究培训中心、教育部粮食储藏与
安全工程
研究中心、
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小麦加工中心、国家大豆改良中心精深加工研究所(郑州)、国家粮食局粮油食品工程研究中心等6个国家级、省部级工程研究中心和43个校级科研院(所)。拥有一批较高水平的教学科研师资队伍,在国内外粮食行业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学校紧紧围绕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对粮油食品工业发展中的重大科技问题进行科学研究。如“食用大豆磷脂的研制”率先攻克大豆磷脂提取加工技术,得到相关企业的普遍采用;“粮食储藏保鲜技术研究”首开我国气调储粮保鲜研究先河,写入国家标准规范指导行业生产;在储粮昆虫分类区系研究集中国储粮昆虫研究之大成,拥有国内种类最全、件数最多的昆虫从而拥有全国唯一的储藏物昆虫标本室等等。
近五年来,主持完成多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国家“863”高科技项目。“十一五”期间承担粮油食品科研方面的课题经费超过3000万元。据初步统计,全国70%的小麦加工企业、50%的植物油加工企业、90%的大豆磷脂加工企业采用本校提供的应用技术。
为粮食行业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通过51年来的办学实践,学校为粮食行业培养了大批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许多杰出校友,扎根粮食企业,凭着良好的思想素质、扎实的专业基础、较强的工程应用能力,河南工业大学的校友在各自的岗位上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如
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
有24个分公司,半数以上由本校校友担任企业负责人;在国家粮食行业
行政管理
部门也有许多优秀的校友,如
曾任和现任国家粮食局的司局级领导就有10多人,全国65%以上的省、市、县粮食局局长、全国粮食行业70%以上的技术骨干,85%以上的国家储备粮库主任都是本校校友。
因此,“有粮食企业的地方,就有河南工大人”。
二、适应时代要求,培养“三强”人才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今天,需要依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确定新的质量观和质量标准。河南工业大学以培养面向企事业单位工程技术和经营管理一线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提出了“三强”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并成为河南工业大学标志性人才品牌。“三强”即“实干精神强、适应能力强、创新意识强”。
构建“三强”人才培养体系。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学校构建了“三强”人才的培养体系,这一体系的主要内容是:一条主线,两个课堂,三项工程。“一条主线”是指学校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为根本,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文精神、艰苦奋斗的品质和社会责任感为主线,并将
河南工业大学
其贯穿在教育教学全过程。“两个课堂”即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工大将第一课堂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突出对学生
工程实践
能力的培养,为培养“三强”人才提供保障。同时,将第二课堂作为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两个课堂有机结合,共同服务于人才培养。“三项工程”是指素质教育工程、创新教育工程和
社会实践
教育工程。为了实施创新教育工程,学校设定了创新教育基金、创新学分,通过开展数学建模、结构设计、电子制作、科技制作、广告设计等各类科技创新活动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搭建平台。
毕业生普遍受到社会好评。河南工业大学生以“三强”为目标的人才培养体系收获了丰硕的果实。五十多年来,毕业生遍布大江南北和国内外,社会各界对毕业生评价最多的就是对“三强”模式的肯定。在成千上万的毕业生中,既有放弃留校任教的机会,主动到
内蒙古
河套地区当面粉厂技术员,最终成为企业总经理、荣获“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奖”等多项荣誉的
朱勇
校友;又有从面粉厂技术员做起,现在已经是河南省委常委、郑州市委书记的
王文超
校友。既有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脚踏实地,
锐意进取
,荣获“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的牛文俊校友;又有宁愿放弃舒适的工作环境,自己创办“北京理想产业公司”,企业总资产起过24亿的李劳牛校友。河南工业大学毕业生“实干精神强、适应能力强、创新意识强”的品牌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在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领域,由于长期以来该校拥有国内高校唯一的超硬材料与磨料磨具专业方向,因此,国内该专业科班出生的技术骨干基本上都毕业于河南工业大学。办学思路
以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坚持以人为本,民主办学,依法治校,从国家和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走开放办学之路,注重内涵建设和提升层次。以发展为主题,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面向科研,面向教学,面向学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培养高质量人才,创造高水平成果,全面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发展目标
根据学校发展战略规划,到 2020 年,要把学校建设成为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拥有现代化的管理体系,完善的教学、科研服务体系,具有浓厚学术氛围,成为国家和河南省培养高素质、
创新型人才
的重要基地,成为解决重大工程技术问题的研究基地,成为推动
区域经济增长
和社会进步的服务基地,综合办学实力省内一流,优势学科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多科性开放性
教学研究型大学
,努力为国家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做出更大贡献。
院系设置
粮油食品学院:
粮食工程系、油脂工程系、粮油储藏系、食品工程系、
食品质量与安全
系
机电工程学院:
制造工程系、机械设计系、机电工程系、汽车工程系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高分子材料系、
无机非金属材料
系、磨料磨具超硬材料系
化学化工学院:
化学系、应用化学系、
化学工程与工艺
系、环境工程系
土木建筑学院:
土木工程系、工程管理系、建筑学系、建筑环境与设备系
国际学院:
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技术、人力资源管理、
会计学
系、
市场营销
系
理学院:
数学与应用数学系、应用物理系、信息与计算科学系;3个本科专业,应用数学系、
凝聚态物理
系;2个
研究生专业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计算机科学
系、计算机工程系、电子与控制工程系、信息与通信工
河南工业大学
程系
生物工程学院:
生物工程(发酵工程方向)、生物工程(生物制药方向)、生物技术、
动物科学(动物营养与饲料工程方向)、动物科学(动物源性食品工程
方向)三个本科专业;发酵工程、微生物学、微生物与生化药学、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植物病理学五个硕士学位授权点
电气工程学院:
控制工程系、电气工程系
外语学院:
英语系(经贸方向)、英语系(口译方向)、英语系(法律方向)
新闻与传播学院: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
、
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
、
广告学专业
经济贸易学院:
经济学系、
国际经济与贸易
系、财政系、
金融
系
管理学院:
电子商务系
、物流管理系、工商管理系
法学院:
法学专业
设计艺术学院:
工业设计教研室、
艺术设计
与广告设计教研室、
公共艺术
教研室、环境艺术与摄影艺术教研室
体育教学部
国际高等技术学院
成人教育学院
学科专业建设
两
个国家工程实验室
----
粮食储运国家工程实验室
粮食深加工(小麦)国家工程实验室
四项国家科技进步奖----
《粮食储备“四合一”新技术研究开发与集成创新》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国家粮仓基本理论及关键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蛋白质饲料资源开发利用技术及应用”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大豆磷脂生产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开发”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一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大奖
-----电子商务本科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一个国家级教学团队
-----工程力学教学团队
一个国家级研究中心
-----中国粮食物流培训中心
一个国家级培训学院
-----中国国家粮食培训学院
五个国家级特色专业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土木工程专业、电子商务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粮食工程专业。
一个教育部重点实验
-----粮食信息处理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一个教育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粮食储藏与安全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四个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河南省粮食信息与
检测技术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粮食局粮油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小麦加工分中心
河南省高校超硬材料及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一个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
-----河南省高校物流研究中心
一个省级重点实验室:
河南省谷物资源转化与利用重点实验室
五个省级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
河南省高等学校粮油精深加工与品质控制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
河南省高等学校散体物料特性与储仓结构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
河南省高等学校
生物资源
化工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
河南高等学校超硬材料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
河南省高等学校工业过程自动化检测与控制实验室
三个省级名牌专业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土木工程、电子商务。
四个省级教学团队
:电子商务、粮油科学与工程、经济学类专业核心课程、力学。
八个省级特色专业
:电子商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动物科学、基础会计学、应用化学、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2010年1月,
我国第一部粮食百科全书《粮食大辞典》首发仪式在河南工业大学举行。
2010年3月,
国字号博物馆——中国粮食博物馆
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已正式立项。
2010年4月,
国家级实验室——粮食深加工国家工程实验室
已顺利通过国家评估专家组的评估。
2010年8月,
国家级实验室——
粮食储运国家工程实验室已经经过有关部门批准开始建设。
学校重视依托重点学科和传统特色专业推进专业建设。学校现有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食品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专业、电子商务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粮食工程),以及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食品科学,粮食、油脂与植物蛋白工程,
应用化学
,结构工程,产业经济学等25个省级重点学科和1个省级
人文社科基地
。学校依托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及相关学位点,积极实施名牌与特色专业创建工程,建设了一批与社会经济发展及区域经济、行业经济相关的名牌专业和特色专业。现有4个省级名牌和8特色专业。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作为学校的传统特色专业,荟萃了一批有影响的专家学者,在国内外粮油食品行业享有较高的声誉。有粮食气调储藏技术的创始人路茜玉
教授
、朱大同教授;有储藏物昆虫分类学的创始人并发现新虫种的
陈启宗
教授;有在全国首创磷脂提取新工艺的张根旺教授。
学校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依托优势、适应需求”的工作方针,稳步发展新专业。自2002年以来,学校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开办新专业21个。学校在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室建设、经费投入等方面优先向新专业倾斜;同时通过名牌专业建设、重点课程建设、教学改革立项支持新专业发展,使新专业教学质量得到了保证,招生就业形势良好。2006届和2007届新办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先后达到87.7%和92.8%,电子商务专业是河南省第一个教育部批准开办的同类专业,该专业2005年被评为省级特色专业,2009年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
河南工业大学
河南工业大学学科专业建设部分成果如下:
教育教学改革
学校积极实施“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以打造“河南工业大学人才品牌”为主题,积极推进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教育教学改革,按照“加强基础、拓宽专业、强化实践、突出能力、面向应用、注重创新”的指导思想,形成了“三个平台+五个模块”的人才培养方案。新的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优化了课程体系,拓宽了基础,加强了实践教学环节,进一步突出了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长期以来,学校以转变
教育思想观念
为先导,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该校是河南高校中最早实行学分制的学校之一,根据“按需招生、分类培养、二次分流、弹性学制”的原则,打通相近专业的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结合学生个体发展的多样性选择,给学生选择专业的机会。在有些专业举办第二学位和辅修班。
学校积极推进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结合新的人才培养方案
河南工业大学
的修订,优化课程体系,重组教学内容,建设了一批精品课程。土木建筑学院原方教授主持的材料力学课程,2006年入选国家级精品课程。学校现有省级精品课程10门,省级优秀课程23门,省级网络课程14门;校级重点课程、精品课程和网络课程达到了74门。
学校注重
公共基础课
的建设与改革。积极探索并推进“听说领先”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并取得了初步成效。学校在
高等数学
教学中实施“分级教学”,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按照
计算机文化基础
、技术基础和应用基础的主线,建设系列课程,使课程设置更加合理和有针对性。学校一贯重视体育教学,积极实施体育教学改革,在学生中开展“阳光体育” 活动,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合格率每年均在98%以上。多次受到教育部、
国家体育总局
和河南省的表彰。
在教材建设中,经过长期探索和实践,形成了一套“选优助特”的
管理制度
,优先保证选用国家级、省部级优秀教材。学校建立教材建设专项基金,重点资助特色优势教材的编写和出版,5年来共有22部教材获得资助。经过长期精心培育,教材建设水平不断提高。2006年我校有23部教材入选“国家十一五教材建设规划”。
近年来,学校承担了国家和省部级教改项目96项,建设了161项校级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项目。这些项目涉及
人才培养模式
、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等。这些教改成果在实践中得到应用推广,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2005年教学成果奖评审中,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6项。近三年来,学校在学术期刊上发表的教研
论文
达400多篇。学校采取鼓励政策,支持教师进行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资助教师开发研制
多媒体
课件。目前,自行研制开发的多媒体课件已达121门。必修课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课时占21.8%。采用多媒体授课的门数636门。双语教学也不断发展,近三年已开设双语课程102门次,其中生物技术、信息技术、金融、法律等四类专业开设双语教学课程39门,双语授课比例达到10.5%。
教风学风建设
学校把教风和学风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纳入校、院(部)、部门的考核内容之中,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各部门和教学单位齐抓共管、广大师生自觉参与的工作机制。在广大教师中努力培养以“博学严谨、勤勉奉献”为主要内容的教风,通过开展各种专项活动,不断提升教师的师德修养和敬业精神,发挥教风对学风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学校还长期开展学风建设活动,在广大学生中形成了“自律勤奋、求实创新”的优良学风。
广大教师的主人翁意识和教学质量意识不断增强,涌现出了大批先进集体和个人。近年来,有8人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或优秀教师,有33人被评为省级优秀教师、河南省文明教师,河南省“三育人”先进个人、河南省师德
标兵
。广大教师以自己高尚的人格情操、精深的学术造诣、严谨的治学态度、勤勉的敬业精神受到了学生的爱戴和尊敬。
通过狠抓学风建设,近三年来,共评选表彰省级先进班集体84个,校级先进班集体609个。全国三好学生1名,省级先进个人963名,校级先进个人13467名。在学生中,既有虽家境贫寒,却克服重重困难努力学习,提前一年毕业考取硕士研究生的优秀学生;又有虽身患残疾,但自强上进、每天都走在时间前面的学习标兵。
人才培养成效
(1)学生具有较强的工程应用能力
根据毕业生质量跟踪抽样调查,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基本素质、知识结构、工作能力等方面的评价,认为好和较好的占95%以上。许多用人单位普遍认为河南工业大学的毕业生能吃苦、上手快、留得住。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强调了对学生综合能力训练,尽可能与
经济建设
、社会发展、工程实践、科学研究等方面的结合。2007届本科毕业生毕业设计(论文)选题中结合科研与生产经营实际、企事业单位委托的题目占72.8%。一批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脱颖而出。
(2)学生创新意识突出
由于学校历来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各类竞赛与创新活动中表现出色。2004年以来,学生在“
挑战杯
”、数学建模、
电子设计
、广告艺术设计等全国和省级大学生重大学科竞赛中屡屡获奖。2007年11月,在第十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比赛中,河南工业大学报送的6件作品全部获奖,以总分230分列全国高校第24名,荣获优秀组织奖。2009年,在第十一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决赛成绩中,我校取得重大突破,荣获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喜获“优胜杯”,以总分270分列河南省第1名,全国第10位,并列第15名,取得河南高校参加全国挑战杯竞赛20多年来首个“特等奖”和首座“优胜杯”,这也是我校总分第5次蝉联河南省第1名。至此,河南工业大学在历届全国“挑战杯”竞赛中已荣获特等奖1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13项,连续五届名列河南省高校第一名。
(3)学校社会评价好
近年来,学校优良的办学传统和鲜明的办学特色赢得了社会普遍好评。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体育报、中国青年报等多家媒体进行了广泛的报道,学校的声誉和形象不断提升。学校在全国30个省、市、
自治区
招生的生源充足。第一志愿报考率不断提高。2007年河南省
文科
和理科的第一志愿报考率分别在144%和124%。在其他省份的生源都十分充足,在有些省录取成绩要高出本省录取控制线50分以上。
(4)毕业生就业率高
学校从2005年9月起,将就业指导课改为职业发展教育课,四年不断线地纳入人才培养方案。经过多年的工作积累,已经形成相对稳定的毕业生就业工作网络,就业信息库拥有稳定用人单位8273家。毕业生首次就业率曾五次名列河南省高校第一名,连续七年被评为河南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一些知名企业如深圳富士康集团、
华为集团
、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
海尔集团
、 牧羊集团、
大成集团
、嘉里(金龙鱼)集团、双汇集团、雨润集团、郑州宇通、
许继集团
等连年到学校选聘人才,一些特色专业的毕业生供需比达1:5以上,供不应求。
河南工业大学校址
莲花街校区(新校区):郑州市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莲花街
河南工业大学
嵩山路校区:郑州市嵩山南路140号
中原路校区:郑州市中原西路195号
郑上路校区:郑上路548号 河南工业大学(化学工业职业学院)
近年河南工业大学录取分数线
录取分数线
专业分数线
高考科目:
生源地:
年份:
年份
最低
最高
平均
投档
录取人数
录取批次
2009
501
509
505
--
2
本科二批
2008
475
487
479
--
3
本科二批
2007
492
511
498
--
6
本科二批
2006
477
498
488
--
5
本科二批
2006
443
498
470
--
10
本科二、三批
2006
443
460
452
--
5
本科三批
2005
444
469
455
--
12
本科二批
专业大类
专业小类
专业名称
最低
最高
平均
暂无数据
更多图片
小图
大图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回复
举报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文化
人物
家乡医疗
特产
美食
家乡品牌
笑非文苑
家乡市场
济南
小海豚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家乡品牌
家乡市场
家乡医疗
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