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50
- 帖子
- 1029
- 积分
- 1029
- 精华
- 0
- 最后登录
- 2011-4-7
- 注册时间
- 2010-9-28
 
- 乡约币
- 2227 枚
- 乡约宝
- 0 枚
- 最后登录
- 2011-4-7
- 注册时间
- 2010-9-28
|
 | |  |  | “十一五”规划建设
“十一五”阶段成果 “十一五”规划实施以来,学校在校党委的领导下,集全校之力,弘扬“敬业乐群、臻于至善”的江财精神,认真落实
“一个中心、二个重点、三个立足、四个方略、五个转变”的工作思路,紧紧围绕“培养具有‘信敏廉毅’素质的创业型人才”目标,苦练内功,顽强拼搏,学校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办学实力进一步增强。
(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取得新进展。学校的学习实践活动受到了中宣部的充分肯定。在第二批学习实践活动中,学校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取得的成效在全省乃至全国脱颖而出,受到了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和媒体的广泛关注。
根据中央领导同志指示精神和学习实践活动办公室统一部署,江西财经大学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特色做法在全国推广。江西财经大学党委书记廖进球接受了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等多家国内权威媒体的专访。中宣部此次推出的典型中,全国共9个单位入选,其中高校3所。廖进球在访谈中向媒体介绍了江西财经大学“努力做好学习与实践结合大文章,闯出一条在红土地上办人民满意高等教育的新路子”的特色做法。
(二)学科建设取得新进展。学校获批为新增高级管理员工商管理硕士(EMBA)、社会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这标志着学校学科建设及专业硕士学位教育跃上了一个新台阶。
(三)教学工作取得新进展。学校在国家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八大项目(特色专业、精品课程、教学团队、双语示范课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学名师、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上实现了全覆盖,是全国财经院校中迄今实现八大项目全覆盖的三所大学之一。学校在已获批国家级“质量工程”项目14项并加强建设的基础上,积极组织申报国家级“质量工程”近20项,目前已有6项入围公示。
(四)科研工作取得新进展。2009年立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2项,涵盖了8个学科和8个学院,立项数第十二次名列江西省第一,连续第四年位列全国财经类高校前三位。学校教工在权威刊物上发表论文、被国际三大检索收录论文明显增多,获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江西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为学校历史之最,并在全省名列前茅。
(五)服务社会取得新进展。学校承办了2009年全省领导干部金融知识专题培训班,不完全统计,培养了公司董事长152人,企业高管2365人,担任副厅级以上干部86人,其中副省级以上干部3人,正副厅局长58人,正副市长12人,高校正副校长11人。特别是学校MBA教育10年来为江西培养了大批各类人才,其中厅局级干部50余人,企业经理人1000多人,管理骨干1000多人。
校园一角
(六)国际化办学取得新进展。美国旧金山州立大学、俄亥俄肯特州立大学、澳大利亚埃迪斯?科文大学等十几所国外大学来访,就进一步开展国际化办学合作达成意向书。校内出国留学的学生和来校学习的留学生明显增多。与奥地利维也纳经济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英国兰卡斯特大学、美国纽约理工学院、芬兰奥卢大学、韩国西江大学等17个国家和地区的75所名校建立了稳定的合作与交流关系。现有研究生、本科、高职等各层次学生境外交流项目,其中有全免境外学费的国际交换生项目11个,自费留学项目70多个。
(七)团学工作取得新进展。学校获得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的称号,国际学院分团委获得全国五四红旗分团委的称号。江西财经大学团委书记王金海在共青团全国十六届代表大会分组讨论上说,“国旗天天升,好事月月评,红歌年年唱”,这是我们坚持了10多年的做法,在青年学生的成长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理想信念的培养就是一个不断积累、不断提升的过程。江西财经大学的学生社团在校园活动发挥着传承优秀文化,丰富校园生活的重要作用。
(八)招生就业取得新进展。学校面向全国30个省(市)招生,其中24个省(市)在一本录取。2009年招生形势乐观,学校在招生计划较多的江西省第一批次录取的考生不仅100%第一志愿录满,而且文史类录取学生最低分高出录取控制线12分,理工类高出14分,是历史上最好的成绩,进一步凸显学校在江西省各高校生源竞争中的优势。学校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连续多年稳定在85%以上,同年底就业率近90%,常规就业率多年居全省高校前列。
(九)管理创新取得新进展。规范校内文件管理、信息管理,开发了个性化智能办公系统。加强数字化档案建设,研发了《江西财经大学大事记》(网络版),提高档案管理水平。
(十)社会声誉取得新进展。学校荣获“江西十大人民满意学校”等荣誉称号。新浪网将学校评为全国最具“钱途”的19所高校之一,2008年温家宝总理来学校评价学校是所很好的学校,2009年5月中共江西省委书记苏荣来学校视察,与师生共度五四青年节,
并为全省大学生作专题报告。称赞学校是江西高校的一张名片,社会广泛欢迎,是最好的重点大学。
“十一五”发展规划 (一)强化特色理念,提升办学竞争力
办学理念是一所高校的灵魂,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根本特征和外在标志。学校的办学要靠办学特色。我们既要有历史沉淀又要有时代特点,我们要有继承和发扬。所谓特色是要有其独特性,因此在办学特色上一定要下功夫,每一个单位围绕着学校的总办学特色都要有自己的亮点,要理顺我们的思路,要有特色理念来打造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学校只有走特色之路,才能名气越来越大,声望越来越高。因此,在新形势下,该校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尽快制定一个“战略三步走”的中长期学校发展战略。我们要找准该校在全国高校、在行业领域和在区域高校中所处的位置,同时,要在办学类型、办学层次和办学特色上科学定位,以特色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今年学校响应省委苏荣书记的号召,创新性地开设了专门培养光伏营销人才的国际市场营销专业,首期招收50人,这将成为学校在全省乃至全国的专业人才培养新亮点。
(二)打造学科平台,提升学科竞争力
学科建设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制高点,是大学在国内外地位的重要衡量标志。一所大学不可能把有限资源平均分配,只有按照比较优势理论采取重点突破的战略,优先发展特色优势学科,才能带动整个学校的全面发展。该校根据自身条件和竞争环境,从有利于学科集群和专业集聚,有利于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出发,可确立“重点建设优势学科,大力扶持骨干学科,积极培育交叉边缘学科,适度发展新兴学科”的学科建设思路,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的学科特色,提升学科核心竞争力。摆在我们面前最大的任务就是:第一步必须要把应用经济学、理论经济学和工商管理三个一级学科做成优势学科,博士点要上平台,要把信息类管理学科做成我们的重点学科,其他的学科一定要走特色发展之路。新兴学科一定要定好位。
(三)构建“大师工程”,提升师资竞争力
校园冬景
“大学之大,不在大楼,而在大师”,师资在高校核心竞争力形成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学校要把师资人才培养提高到学校战略最高的高度上去,改善师资结构,提高师资层次,服从并服务于学校的整体战略。要加大对师资建设的投入,在继续落实“1155”计划的基础上,推出并实施“大师”工程,大力培养精品人才,把培养名师、大师作为工程来做。我们采取了许多措施来支持出一批领军人物,出一批学科带头人,而我们现在要继续的就是要加大引进具有明显双语背景的国际型人才担任院长或者学科带头人。这次学科建设平台下来以后,我们要继续送一批学科带头人到国外去学习,只有我们一批学科带头人过了这个双语背景关的时候,我们谈国际化才有基础。同时要引进一批海归博士,引进海归博士是我们学校发展战略需要,等到学校有100到150名中青年教师可以独立自如地可以用两种语言进行学术交流的时候,学校就扎稳根了。此外,要以良好的科研氛围、适宜的政策环境,大力支持首席教授、博导、学科带头人等高层次人才的工作,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出一批高水平的学术成果,提升在国际国内的学术影响力,培养一批全国名师、学科顶尖级人才,特别是要着重培养大师级人物,使学校师资成为强有力的竞争元素。
(四)孕育“生态文化”,提升文化竞争力
校园文化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软实力,生态是竞争和秩序的有机结合。一个学校的文化是她的灵魂、核心,一个学校的历史之所以能办的这么长,一定有个关键的东西,这个东西就是文化。文化是我们未来宣传的重点,也就是我们培养江财人的精神,是我们要打造的总体特色。我们应积极培育“激励与约束并重、和谐与发展共存”的江财“生态”文化,从建设制度文化和队伍文化入手,发挥文化软实力作用。首先,要加强制度文化建设。学校务必要注重制度创新,包括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激励机制、竞争机制等方面的创新。目前,按照“做强做优”的质量要求,重新审视和修订各项管理制度,特别要形成激励与约束并重的管理机制。要进一步完善党政干部竞聘(选)制,完善员工职业发展规划和全员竞聘上岗制;进一步创新激励约束机制,实行专业技术职务岗位竞聘制,推进薪酬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其次,重视加强队伍建设,特别是领导班子建设,各级领导干部要用领导干部的人格力量凝聚人心,用日新月异的事业发展激励人心,用团结和谐的人际关系稳定人心,用多做实事的真情实意温暖人心,带好全校教学、科研、管理三支队伍,形成强大的战斗力、凝聚力、向心力。
(五)打造“区域人文社科研究中心”,提升科研竞争力
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是高校的三大职能之一,也是中西部地区高校的出路所在。我们要鼓励一大批研究人员投身于江西经济社会发展舞台。我们与南昌市签订了校市合作关系,我们相关的研究部门就要利用这个平台开展一些实质性的活动。要利用中部崛起的机遇,利用江西大力发展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和光伏产业的契机,利用学校的财经管理等学科优势,大力拓展社会服务渠道,加强与地方政府部门、大中型企业之间的合作,开展学科共建工作,建设好一批“产学研”联合培养基地,着力培育科研特色,继续保持国家基金项目在省内的领先优势,主动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科技服务,努力形成具有江财特色的系列高水平研究成果,使学校成为“江西有优势、中部有特色、全国有影响”的区域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
(六)扩大留学生规模,提升国际化办学竞争力
有效的交流与合作可以使不同高校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声誉互促,为高校的核心竞争力注入新的血液。因此,我们要在国际化办学上大做文章。虽然学校在国际化办学方面在全省起步时间短,但是发展速度快,而且在省内外已经初具特色,产生了良好的办学声誉。学校要扩大国际化办学影响,加强双语教学、外语教学和网络教学,大力引进和培养国际化教学师资,使国际化教学成为学校收入和声誉新增长点。力争到2010年:国外合作院校增加6-10所,特别要有1-2所高水平的合作院校;鼓励教师海外留学和进修,力争青年教师海外教育比例达到15-20%;扩大招收留学生特别是港澳台学生的规模,留学生规模达到400人,在条件成熟时可以考虑建立留学生学院。鼓励学院开展国际化办学,力争每个学院至少有一所国外合作项目,开创国际化办学新局面。
“十一五”荣誉陈列 学校确立了“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发展定位,坚持以经济、管理学科为主多学科协调的发展格局,坚持做大做强做优的发展思路,坚持立足江西、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发展方向,不断推进教育创新和科学发展,努力培养具有‘信敏廉毅’素质的创业型人才,着力打造区域人文社会科学中心,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办学指导思想,并经六届三次教代会审议通过,载入《江西财经大学章程》。
学校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按照“保方向、凝人心、促发展”的党建工作思路,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积极探索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新途径和新方法,大力加强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文明建设。学校连续17年被评为“暑期'三下乡'大学生社会实践全国先进单位”,先后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国高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全国大学生军训先进集体”、“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模范职工之家”、“江西省文明单位”、“江西省高校党建工作先进单位”、“江西省高校校风建设文明单位”、“江西省平安单位”、“江西省大学生思政工作先进高校”等荣誉称号。
编辑本段校歌校训校徽
校歌 校歌是时代精神的反映,又需有长远的生命力。由罗九经填词、彭一叶谱曲的江西财经大学校歌传唱至今,堪称佳作。就形式上而言,该歌曲雄浑有力,曲调优美,声情并茂;就内容上而言,该歌词内涵丰富,优雅别致,雅俗共赏,白话文言相得益彰,长句短句错落有致。
校歌开头为一排比句:我有健全的体魄,我有皎洁的心灵,我有高尚的理想,更有奋斗的精神。前两句一讲外在,一讲内在。身体乃革命之本钱,大学生应该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加强体育锻炼,此即所谓“外练筋骨皮”。一个人外表的美丑并不重要,关键是内心修养如何,此即所谓“内修精气神”。后两句阐明了大学生应该有远大而高尚的理想,但是同时也应该明白理想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要将理想转化为现实,必定要经过艰苦奋斗。
接下来两句是:德行须臻至善,学业力求猛进。这两句指出,大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应该加强精神境界的提高。《大学》首句即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止于至善”意指通过不懈努力,以臻尽善尽美而后才停止,也就是说不达到十分完美境界决不停止努力。至于道德修养,更当如此。大学生的首要任务当然是学习,强调学业的问题很有必要。与前四句联系起来看,可以得出这样一个基本结论:江财强调学生应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
“言有物,行有恒”,语出《周易》:“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后人有经典之阐述:以是言不空言,言必有物;行不妄行,行必有恒。物,如事也;恒,有终也。言有物者,因事而言;有指有证,言必合理。行有恒者,有终之行;真履实践,行必有成。以物而言,以恒而行,言行无亏,内不失己,外不伤人,则同居同事者,俱默相感化,亦如火燃而风自生矣。夫言者,心之声;行者,身之律。修道者,有物而言,有恒而行,则心正身修。一言以蔽之,说话要有实际内容而不能假大空;做事应该持之以恒,不可半途而废。江财人的这种实干精神,于八十余年“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发展史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志欲刚”出自佛家典籍。立身行己之道,志欲刚,气欲柔。志不刚不足成千古品格,气不柔不足陶多生习气。不自弃则志刚,不自暴则气柔。志刚则本立道生,气柔则深造自得。志刚可上求佛道,气柔可下化众生。志刚可荷负众生,气柔可承事诸佛。从这段话来看,志欲刚、气欲柔是一起论述的,所以“志刚”之时亦不可忘记“气柔”。
“识欲宏”再次强调学习的问题,这里至少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江财学子应当拓展知识面,不可固步自封。古人向来讲求“学贯古今”、“打通文史哲”,至西方文化传入中国以来,又增加了“会通中西”、“人文与科技合冶”。梁启超先生曾言,中西文化“结婚”,可以诞生新的“宁馨儿”。第二层意思:大学里不仅要学习课本知识,更要学习思维方法。不可囿于一种学说、一派见解或者带有门户之见,而应当具有质疑与批判的精神,“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或可成一家之言。
“不惑、不忧、不惧”语出《论语》:“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君子的标准,便是“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不淫、不移、不屈”语出《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吴晗曾在《谈骨气》一文中写道:“大丈夫的这种种行为,表现出了英雄气概,我们今天就叫做有骨气。”并且举了三个事例即文天祥宁死不降、贫者不受嗟来之食、闻一多拍案而起来论述这三句话。
音乐广场
“立已以立人”语出《论语》:“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承上自然而然地引出了“负起时代的艰巨,莫辞建国的劳辛”两句歌词。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艰巨任务,建设国家也有不同的要求。校歌创制的年代,正是中华民族多灾多难的时节,内有封建主义的剥削,外有殖民主义的压迫。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而奋斗是当时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到了今天,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天下之兴亡,匹夫尚且有责,况大学生乎?
“信敏廉毅”乃江财之校训,嵌入校歌之中,堪称妙绝。简短四字,涵义却至为丰富。此校训作于1927年,为第二任校长罗静远先生所创。吾校校训植根于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字字千钧,皆可于《论语》中找到出典。后人曾做如下解释:信而达礼,敏而好学,廉而知耻,毅而弥坚。
“敬业乐群”语出《礼记·学记》:“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原义为“专心学习,和同学融洽相处。”。中国古代思想家就提倡敬业精神,孔子称之为“执事敬”,朱熹解释敬业为“专心致志,以事其业。”大学生将来都要踏上工作岗位,当有敬业之精神。
“乐群”乃中华民族之传统美德,是指以众人群处为赏心乐事,以顾全大局为美德优点。人乃社会中之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群体之中,乐群应是大学生活中的应有之义,更是构建和谐校园理所当然的要求。
“永葆我校光荣”为全歌收束之语,至此,歌曲达到宏阔刚健的最高潮。江财的光荣传统源远流长,是一代又一代江财人积累而成的,每一代江财人都有责任继往开来,将其发扬光大。从创校伊始的“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到今天的“培养具有信敏廉毅素质的创业型人才”,每一代江财人都在探索、创造属于自己的光荣传统。豫章故郡,洪都新府,位于此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所的江西财经大学定能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形成更多的光荣传统。
注重学生个人的全面发展以及综合素质的提高,不坐而论道重视实干的品质,为国家为社会增光添彩的责任担当,正是校歌体现出来的江财精神与传统,也是江财传统中的精华所在。江财校歌历久而弥新,是江财人精神的集中体现,是江财灵魂之所在,是值得我们珍视的遗产与宝贵财富,值得我们认真学习与发扬。
校训 校训:信敏廉毅。信而达礼,敏而好学,廉而知耻,毅而弥坚。
1927年罗静远任校长期间,制订了“信敏廉毅”校训,并沿用至今。
人文精神而言:
“信而达礼”即有坚定的信念、足够的诚信、坚强的信心,重情守义
“敏而好学”即有敏锐的眼光、机敏的头脑、灵敏的反应,善抓机遇
“廉而知耻”即有廉洁的操守、廉正的心地、廉隅的性情,行端影正
“毅而弥坚”即有弘毅的品格、坚毅的作风、刚毅的心理,吃苦耐劳
科学精神而言:
“信而达礼”即实事求是,追求科学
“敏而好学”即善于学习,不断创新
“廉而知耻”即尊重科学,恪守规范
“毅而弥坚”即锲而不舍,刻苦钻研
总之,“信敏廉毅”是我校对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个性化表达。“信”符合对青年学生信仰、信心、志向、人生观和世界观的要求;“敏”符合对大学生安心学习的要求;“廉”符合对大学生“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告诫;“毅”符合对学生“成为一个刚毅、果敢、坚强不屈的人”的要求和希望。
校徽
信 敏 廉 毅
编辑本段校园风光 (校园景点介绍仅为蛟桥园校区部分景点,更多内容请查看江西财经大学网站的校园风光)
北区综合楼
综合楼,高十层,整座大楼雄伟,图片里的大楼已经重新装修了,现在的大楼是2005年重新装修的。主要是会计学院,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等院的办公的场所,一楼现在有中国银行,农业银行等金融机构。
图书馆
江西财经大学图书馆成立于1923年,不断完善发展,现在总面积4000平方,座位600多个。现在我们看到的是2006年重新装修的图书馆。里面有江西省最多最齐全的财经类书籍。为学生们提供了很多的学习资源。
国际学术交流中心(MBA)
国际学术交流中心是一座新型建筑,外观上庄重、威严。共4楼,一楼是学术报告厅,二三四楼都是国际学院教学的地方。
国际学院是一个年轻的学院,建于2002年,和国外多所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优秀学生有机会被推荐到国外大学学习一年或二年。
其中这些国外学校有:奥地利维也纳经济大学,伦敦市政大学,英国中兰开夏大学,新西兰北地理工学院,芬兰北地理工学院等
晨读广场
坐落在一教前面的晨读广场该校79年工会校友出资25万元建成的,于2002年2月落成,广场周围设置长椅40张,碧草和晨读少女陪伴着江财学子的琅琅读书声迎来每一天的第一缕阳光。
第一教学楼
一教是国际学院学生学习的场所,并提供部分教室为班会教室。
第二教学楼
二教现为后勤管理处办公场所,以及图书管理中心的仓库。
午憩广场
位于第三教学楼门口,2002年10月由78财金,78贸经,78工统,78商会的校友共同出资筹建。雕塑为一位慈祥的老妈和一位归家的游子,两人依靠在一起,石碑上刻有中英文版的《游子吟》一诗。
第三教学楼
在财大,第三教学楼是继五教楼的最大、拥有教室最多的教学楼,是江财学子学习的主要场所之一。
三教楼已修建多年。2003年暑假学校耗巨资对其进行了全面的重修,其内部教室现大部分为多媒体教室,为学生们提供了舒适、安静和现代化的学习环境和场所。三教楼现已是江财学子学习科研的主要场所,并也多次作为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和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考点。每天,江财学子出入该教学楼,浓烈的学习气氛环绕其中。江财人的成就就是从这里起步的。
晚思广场
位于第五教学楼门口,广场鸟语花香,有众多的老樟树和椅子,是学生休憩的好地方。
第五教学楼
五教坐西朝东,分为南楼,北楼,中楼,南北楼各七层,中楼四层。五教共有教室80间,其中多媒体教室24间,每间可容纳144人,内设有空调,给老师学生提供了舒适的环境。其余56间小教室,每间可容纳60人上课。其中五教里有校教务处,档案馆,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的场所。里面设施先进,许多教室里都安装了多媒体。五教正门入内是大厅,这里,经常有些书绘作品的展出,是学生文化交流的地方。
大学生活动中心
大学生活动中心于1984年12月落成,面积3814平方,耗资130万建成。2003年建校80周年之际,该校81级国民经济计划专业校友,现任中国瑞联实业集团董事长李明先生捐赠100万元,将活动中心重新装修,体现了江财学子对母校发展的支持。
大礼堂
在这里是学校举行各项文化艺术活动的中心场所,如学校的迎新晚会,12-9大合唱,春之声文艺晚会,及各学院的文艺学术活动,丰富了大家的课余生活。
曾经有许多的名人在这里演出过,如:姜昆,俄罗斯远东歌舞团,中央歌舞团等。
鼎食轩食堂
鼎食轩食堂是在原三食堂的地方于2005年开工2006年竣工的新食堂,共四层,有电梯连通上下,有中餐,晚餐品种100多种,还有各种小吃,饮品,小炒等丰富食品,为同学方提供了方便和丰富的菜肴。
运动场
足球场,是每年军训和各种大型活动的场所,也是每年新生杯,和学校各级足球联赛,校运动的比赛的地点。是江西省中非常棒的人工足球场。
网球场
财大有江西省内最多的网球场,尤其是麦庐校区里最多。江西省的网球协会在财大,还经常会有网球比赛在财大进行。
象棋广场
象棋广场。是人们休息的好地方,对面就是正邦超市,学生们不出校门就可以买到各种日常用品。
体育馆
学校体育馆建于2002年12月份,气势恢弘,色彩明丽,外观新颖,它以蓝,白为主色。里面有篮球排球馆,乒乓球馆,网球馆,健身馆,国术馆,台球房,健美操房等。总面积11680平方,馆内设施,在江西省的各所高校中名列前茅,其中三楼的网球馆更是全国高校中最好的室内网球馆之一,体育馆建成之后,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孟建柱等进行视察工作,并给予极高的评价。
北湖
位于江西财经大学本部蛟桥园北区西部,面积约300多平方米的一个人工湖,建成于2002年9月。湖内安装有音乐喷泉,每逢周末开放。湖边环绕着鲜花垂柳,以及四季火红的红枫,湖面开阔,碧波荡漾,时而可见数尾红鲤游弋其间,为江财师生提供了晨练,晨读以及周末休闲的好场所。
音乐广场
上海建桥集团董事长,79工会校友周星增捐款100万人民币建设而成的。在这里可以看到几位伟大的音乐家的雕像,正是对我们江财人的一种写照,体现了我们江财人的刻苦、奋斗和创新的精神。学校经常在这里举办活动,如:校园十大歌手等。
第四教学楼
分为南北楼,南楼为教学楼。是财大最早的教学楼之一,里面有影视中心等机构。
江财招待所
位于蛟湖西侧,是一座一体两翼的建筑,拥有50余间客房,并带有餐厅——沁园食府。
沁园
于2002年秋重建而成,沁园给人清闲爽朗的感觉,是一座供学生、教师休息的花园。园内遍植青草、杜鹃、修竹,园内回廊墙壁上刻有校友、名人的贺词以及名家名篇,如: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国务委员、财政部部长王丙乾贺财大校庆三十周年题词:培养高素质的财经管理人才,为人民忠诚服务,为四化建设作贡献。贺江西财经学院升为江西财经大学,题词:建设一流财经大学。马洪贺江西财经大学成立题词:自阿人杰地灵之地,培植富国利民之才。在另一侧墙壁上刻有著名的《滕王阁序》,与蛟湖另一边的腾蛟起凤石刻相互辉映。
耸翠园
耸翠园位于27#和28#之间,是一个西式的小园,<<滕王阁序>>中有这么一句:层台耸翠,上出重霄。耸翠便取于此,有绿意茂盛之意。耸翠园的花坛中小落木层层叠叠,竟相把自己的美丽展示在世人面前。
榴园
榴园修建于财大80周年(2003年10月)校庆前。因园里种有许多石榴树而得名。主要供研究生课余时间学习娱乐,是学生们休憩的理想场所,虽占地面积不大,但从园林的布局可以看出园工的精心设计,体现了江才优美的校园风光和丰厚的人文底蕴。
思创港湾
思创港湾是由江西思创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投资20万元捐建,于2003年9月顺利建成。港湾面积510平方米,主体材料为樟木、文化石、花岗岩等,栈桥面积490平方米,共有灯柱23个,埋地灯19盏,小花坛6个。思创港湾既体现了江西思创数码科技有限公司雄厚的经济实力,又表现了其热心高等教育的良好企业形象。
紫薇园
紫薇园位于体育馆外,题有宋朝杨万里的诗词:私痴如醉弱还佳,露压风欺分外斜,谁道花无红十日,紫薇长放半年花。诗的意思是紫薇看似柔弱,在露水风霜的侵袭下被压弯了腰,但是它的花期却很长,紫红色的小花一簇簇的紧抱在一起,可开放达半年之久。所以呢,紫薇花也有个别名,叫做“百日红”。
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
位于二教和三教之间的侧面,是有学校投资建设。中心前身是老食堂。成立于2007年9月7日成立,随后就有19家模拟企业和26家实体企业经校领导专家批准入驻。团省委对于孵化中心的成立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这是学校办学理念的重大转变,是开展素质教育的具体举措,也是服务大学生创业的有效平台。2010年12月22日上午,王乔校长到大学生创业中心调研并与部分入孵企业负责人座谈。
每年年末,学校由校党委副书记王金华主持大学生创业中心年会,会上各企业就整年的发展和下年的机会和规划都有报告。
中心有很多企业已经运营了近四年,都取得了丰硕的业绩。
近年江西财经大学录取分数线
高考科目: 生源地: 年份:
年份
最低
最高
平均
投档
录取人数
录取批次
2009
496
528
514
--
10
本科二批
2008
479
513
497
--
16
本科二批
2007
487
538
506
--
12
本科二批
2006
486
515
500
--
10
本科二、三批
2006
486
515
500
--
10
本科二批
2005
445
484
457
--
13
本科二批
2004
453
--
461
--
--
不详
2003
438
--
--
--
--
不详
2002
435
--
--
--
--
不详
2001
--
--
440
--
--
不详
专业大类
专业小类
专业名称
最低
最高
平均
暂无数据
| |  | |  |
|
-
0.jpg
(4.89 KB, 下载次数: 126)
-
1.jpg
(6.2 KB, 下载次数: 104)
-
2.jpg
(6.74 KB, 下载次数: 97)
-
3.jpg
(10.09 KB, 下载次数: 1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