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63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江西】江西科技师范学院3

[复制链接]

993

主题

0

听众

1029

积分

县侯

Rank: 4Rank: 4

乡约币
2227 枚
乡约宝
0 枚
最后登录
2011-4-7
注册时间
2010-9-2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小海豚   发表于 2011-3-17 21:46:14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社会评价  学校的快速科学发展得到了上级领导和社会的充分肯定。学校曾被国家教育部遴选为全国高等职教院校和江西省师范类院校的唯一代表出席全国师范教育工作会议交流办学经验。学校办学近60年暨主体办学的30多年,既一段不断积极探索和总结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的光辉历程,又是一部进行严谨科学研究和大胆科技开发创新的卓绝奋斗史。学校多次受国家教育部门委托,编写了大量有关职业教育的专著、国家规划教材及论文,学校创办的《职教论坛》——“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全国教育类报刊前十名排行榜,现已成为全国最具影响的职教刊物,是中国职业教育领域的理论权威;受国家教育部委托,学校共举办各种类型的师资培训班百余次期,培训总人数数万人次,学校还承办了非洲国家职业教育高级研修班,同时连续8年承办了高、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国家培训,为全国的职业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被誉为“全国培养职教师资战线上的一朵奇葩”,有“中国职业教育的领军院校”和“培养中国职业教育师资的摇篮”之称。学校还主办了多场由院士、知名学者专家参加的国内大型学术会议(包括自然科学研究和人文社科研讨);学校主体建校
20
周年之际,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同志特为学校题词“培养高素质的职业教育师资,为促进我国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做贡献”。学校先后荣获“全国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
全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江西省就业工作先进单位”、“江西省文明单位”等称号。《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新华网等 20
多家新闻媒体近年来纷纷报道该校立足经济建设、推进学校发展、培养
  
大学生活动中心花卉

优秀人才等方面的显著成果,《江西日报》以系列报道的形式,分九个专题介绍该校办学成就与特色。


编辑本段院系设置  普通本专科学院:文学院
、历史文化学院 、外国语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 旅游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通信与电子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建筑工程学院 、艺术设计学院、音乐学院
、体育学院 、药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法学院、教育学院 职业技术学院(含外语系、贸经系、管理系、机电系、艺术系等五系)

  国际合作和留学生学院:国际教育学院

  独立本科学院:江西科技师范学院理工学院(设有理工学科部、文管学科部 、外语学科部、艺体学科部四大学科部)

  研究生学院:研究生部

  成人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编辑本段校区简介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南昌科技大学【筹】)建有两个校区,
全校总面积2600余亩,全日制在校生25000余人(不含继续教育学生)。

  枫林校区:又称本部、老校区、下罗校区、昌北校区。该校区建于1977年,详细地址为江西省南昌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枫林西大街605号。校区面积650余亩,建筑面积25万
余平方米
,为江西省园林绿化示范单位、南昌市花园式校园。该校区学生主要为硕士研究生、理工科专业普通本专科学生,该校区现有学生约10000余人。

  红角洲校区:又称新校区、前湖校区、红谷滩校区。该校区建于2004年,目前仍在建设中,详细地址为江西省南昌市红角洲学府大道589号。校区面积2000余亩,建筑面积近35万平方米,校区整体风格以现代欧式园林建筑为主,体现异国风光,欧式情调。该校区学生主要为文史类普通本专科学生、独立学院(理工学院)本科学生、职业技术学院学生,该校区现有学生约15000余人。


编辑本段办学定位  先进教学型大学


编辑本段办学目标  位居全国同类院校领先行列:努力成为位居全国职教类师范院校一流行列、全国
地方性科技大学有影响行列


编辑本段学校性质  江西省属综合性本科院校,全国重点支持建设地方示范性职教师资院校


编辑本段培养人才类型  主要培养职教师资科技创新性人才,兼顾培养普教师资和应用复合型专门人才。


编辑本段大学精神和文化内涵  校训:明德精业
诠析:明德以立范树标,精业以利众济群

  校风:团结进取,自强自新

  教风:厚德博学,教书育人

  学风:立志高远,勤学创新

  校徽: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南昌科技大学)校徽




编辑本段历史沿革  南昌科技大学历史沿革

  主体:江西师范学院南昌分院(1977年)→
南昌师范专科学校(南昌职业技术师范学院[筹])(1984年)→南昌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本科,1987年)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2002年)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南昌科技大学[筹])(2004年)

  办学分支:南昌市职工业余中学
南昌市机关干部学校(1952年)→南昌市业余大学(1958年)→洪都职业大学(1983年)→南昌职业大学(1984年)→南昌高等专科学校(1992年)→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南昌科技大学([筹])职业技术学院、专科部
(2004年,南昌高等专科学校整体并入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并以江西科技师范学院为主体,开始筹建南昌科技大学,先后经多次调整,原南昌高专成为江西科技师范学院职业技术学院的主体)


  历史渊源:

  南昌科技大学的主体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建于1977年,名为江西师范学院南昌分院,1984年更名为南昌师范专科学校,并开始筹建本科南昌职业技术师范学院,1987年正式升格为本科院校,由国家教委(国家教育部前身)定名为南昌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成为全国最早的职教师范类本科院校之一,南方第一所职技本科高师。2002年学校顺利通过国家教育部本科合格评估,同年更名为江西科技师范学院,2005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


  南昌高等专科学校前身是1952年创办的南昌市职工业余中学。1958年,南昌市职工业余中学和南昌市机关干部学校合并,成立南昌市业余大学,是我国首批创办的成人高校和江西省第一所业余大学。1983年,以南昌市业余大学为基础,开办洪都职业大学,1984年更名为南昌职业大学,属普通高校序列,为江西省第一所职业大学。1992年6月经原国家教委批准,由南昌职业大学转办为南昌高等专科学校。2004年南昌高专并入江西科技师范学院。


  2004年,国家教育部和江西省政府批准,以江西科技师范学院为主体,合并南昌高等专科学校,在此基础上筹建南昌科技大学。

  2008年,在接受国家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学校以“优秀”达标,学校力争在2012年更名为南昌科技大学。

  南昌科技大学大事记

  1952年 学校的办学起源——南昌市机关干部学校和南昌市职工业余中学创建

  1958年
南昌市机关干部学校和南昌市职工业余中学合并,成立南昌业余大学,是我国首批创办的成人高校和江西省第一所业余大学。

  1966年——1976年 受文革影响,南昌业余大学停办

  1977年 学校主体创建,名为江西师范学院南昌分院

  1983年,南昌业余大学复校,以南昌业余大学为基础,开办洪都职业大学

  1984年
学校更名为南昌师范专科学校,并开始筹建南昌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同年洪都职业大学更名为南昌职业大学,为江西省第一所职业大学。

  1987年
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由国家教委正式定名为南昌职业技术师范学院,为我国首批及南方第一所培养职师的本科院校

  1992年 经国家教委批准,由南昌职业大学转办为南昌高等专科学校

  1997年 学校主体建校 20
周年之际,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同志为学校题词“培养高素质的职业教育师资,为促进我国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做贡献”。

  2000年 学校被国家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训基地

  2001年 学校创办本科独立学院--理工学院(时名华清学院)

  2002年 学校顺利通过国家教育部本科合格评估。同年6月,学校更名为江西科技师范学院

  2004年 国家教育部和江西省政府批准将南昌高等专科学校并入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开始筹建南昌科技大学

  2005年 学校健美操队夺得我国健美操项目的首枚世界金牌。同年学校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

  2008年
学校接受国家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以“优秀”达标。同年学校获得招收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资格

  2010年 学校批准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招生培养权单位,同年获批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注:我校建校时间(按学校最早办学分支即原南昌业余大学起源)为1952年,主体建校时间(按我校本科部即原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建校时间)为1977年。


编辑本段历任领导  学校历任校党委书记:

  
1952——1977年 资料略

  单发喜 校党委书记 1977--1986

  章启明
校党委副书记(代理党委书记工作) 1987--1992

  卓 健 校党委书记 1992--1997

  邹良志 校党委书记 1997--2005

  胡永新 校党委书记 2005--

  学校历任校长:

  1952——1977年 资料略

  单发喜 校长 1977--1983

  周绍森 校长 1984--1985

  章启明 校长 1985--1994

  李以镔 校长 1994--2003

  邹道文 校长
2003--2007

  王 乔 校长
2007--2008

  郭杰忠 校长2009-


编辑本段现任领导  校党委书记 胡永新

  校党委副书记、校长 郭杰忠

  校党委副书记 黄国俊

  党委委员、副校长 池泽新

  党委委员、副校长 袁吉林

  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魏新华

  党委委员、副校长 朱爱莹

  副校长 李冬妮

  党委委员、副校长 胡业华

  副校长 蒲守智

  副校长 徐景坤


编辑本段规划发展  近年来,学校确立了“高位启动、高位嫁接、高速发展”的三高发展战略,提出了构筑一个高地、
写好两篇文章、确立三大目标、推进四项改革、建设五大基地,致力于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多技能、强应用”人才的发展思路。在新的起点上,学校将举全校之力,努力加强自身各方面的建设,突出办学特色,发挥自身优势,提升综合实力,努力将学校建设成位居省内一流、全国同类院校领先行列的有特色有水平新型大学,为使学校早日进入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不断奋斗,力争在2012年弃筹,建成真正意义上的南昌科技大学。


编辑本段江西科技师范学院赋  作者李雷

  盛世中华,大学逾千;今赞我校,气度不凡:起于改革,隆于开放;兴学卅载,雄踞南昌。育才十万始觉爽,造福一方以尤酣。 

  美哉,江西科师!赣水之滨,物华天宝;庐山南麓,人杰地灵。邻青云画苑之芳草,沐白鹿书洞之墨香;观滕王斯阁之落霞,执英雄城头之牛耳。建学尊师,振人文以彰耀;崇文重道,逢治世而挺生。申硕成功,评估夺优;学脉滥殇,风流尽享。追踪上哲,发起先声;心怀天下,豪气干云。新校建设马上催,更名大学箭在弦。巍巍乎,神州后起之象牙;赫赫矣,学子青睐之天堂。校训无忘兮:“明德精业”;校风永铭兮:自强自新。 


  秀哉,江西科师!香樟蕤蕤,荫翳匝地;修林屹屹,翠色欲滴。据山川之势,藏间气之英。春时百卉争妍,翠柳含烟;夏令绿荫蔽日,枝叶生凉;秋闻丹桂飘香,神清气爽;冬观白雪皑皑,分外妖娆。觅春亭上接紫气,寻芳园中论辩急。活动中心,琴棋书画;体育场馆,活虎生龙。九曲长廊,四季书声朗朗;世纪广场,常年和气融融。图书馆体势巍峨,畅游中外古今;艺术楼蕴含隽永,熏陶审美情操。花前竹下,书声与乐声互奏;湖畔桥边,山色共水色争辉。 


  壮哉,江西科师!职技高师,享誉江南;科技师范,鳌头独占。文理教育,争芳斗艳;工法管理,奇葩竞绽;食品医药,头角渐显;经济历史,声名播远。文理双驱,唯科学是举;中西兼收,独文明是求。广揽俊彦,遍纳贤明。博士云集,教授争鸣;名师执教,专家治学。大雅小雅之材,绰绰盈门;龙韬虎韬之士,怡怡满座。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厚德博学,教书育人”。学子趋门,纷至沓来。居必求安,学则有成。常款款以耽书,亦陶陶而废寝。 


  盛哉,江西科师!人文丰蕴,生机无限;知行并重,青胜于蓝。办学理念凝炼,大学精神彰显。山不在高,下罗飞凤凰;水不在深,前湖有卧龙。骏马在厩,骅骝奇突;雏鹰展翅,纵横捭阖。数模、力学、挑战杯,捧金夺银;电子、程序,诸设计,人才辈出;健美操硕果,寰宇叹之;更有创新创业、歌舞模特、中英文演讲,如百花齐放,争奇斗艳。课内课外俱丰富,天高路阔任驰骋。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立志高远,勤学创新”。今日读书,郁郁乎斯文;他年置业,洋洋乎盛德。 


  噫嘻!一简汗青,承几代之夙愿;三秩耕耘,创百世之风流。赞曰:明德精业兮“三特”奇,职教普教兮双飞翼。红色摇篮兮哺栋梁,特色校园兮正崛起。




近年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录取分数线


  • 录取分数线
  • 专业分数线

高考科目: 生源地: 年份:









年份


最低


最高


平均


投档


录取人数


录取批次







2009
464
473
469
--
5
本科二批

2008
487
491
489
--
2
本科二批

2008
487
491
489
--
2
本科二、三批

2007
475
494
481
--
10
本科二批

2007
463
494
473
--
20
本科二、三批

2006
440
452
445
--
7
本科二批

2006
418
452
438
--
12
本科二、三批


0.jpg (7.33 KB, 下载次数: 112)

0.jpg

1.jpg (4.07 KB, 下载次数: 133)

1.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会馆建立|家乡投稿|联谊投稿|商业投稿|公益投稿|Archiver| 乡约网 ( 沪ICP备12021112号-1 )     

GMT+8, 2025-4-28 07:59 , Processed in 0.296129 second(s), 3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