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海之蓝 于 2011-3-25 15:15 编辑
宗祠通用联
〖狄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心存唐室 功著宋廷 ——佚名撰狄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代大臣狄仁杰,字怀英,太原人,初历官大理丞,侍御史,豫州、宁州刺史。武则天即位初,他任地官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宰相),曾受诬下狱,贬彭泽令,转魏州刺史、幽州都督,神功初年复相。后出任河北道行军副元帅、安抚大使,率军追击突厥兵。以不畏权势著称,又善于识别人才,所荐张柬之等数十人,后来都成为名臣。下联典指北宋大将狄青,字汉臣,汾州西河人。行伍出身,在对西夏作战中多次立功,为范仲淹等提拔,由士兵升至大将。范仲淹送给他《左传》,便刻苦读书。皇佑年间为枢密副使,击平侬智高(在南方反宋而立的割据政权大南国“皇帝”),回朝任枢密使 孟章廉吏; 西河武襄。 ——佚名撰狄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代大理寺丞狄栗,字子璋,长沙人。尝知谷城,岁饥,发常平仓以赈,人称其为廉吏。下联典指北宋大将军狄青(1008-1057),字汉臣,汾洲西河(今山西省汾阳)人。宝元初,宋夏关系紧张,他参加守边凡四年,为先锋,大小二十五战,勇不可挡。仁宗升他为马前副都指挥使用权。会广源州侬智高反,青至宜州,值上元节,张灯设宴,三鼓,以奇兵夺昆仑关。还至京师,拜枢密使,卒谥武襄。 天水世泽; 尚书家声。 ——佚名撰狄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唐代大臣狄仁杰。天授二年(692年)任地官侍郎、判尚书、同凤阁鸾台平章事。 斗南树望; 台正饬纲。 ——佚名撰狄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代大臣狄仁杰,居官忠义,时号“斗南一人”。下联典指唐·狄仁杰孙狄兼谟,刚正有祖风,帝曰:“御史是朝廷纪纲,一台正则朝廷治。” 心存唐室; 功著宋廷。 ——佚名撰狄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代大臣狄仁杰谏止武后立武三思为太子,迎庐陵王于房州,唐祚赖以匡复。下联典指北宋大将军·狄青,仁宗时为延州指挥使,拒西夏有功。后广源州蛮侬智高反,狄青以奇兵夺昆仑关,一昼夜破敌,以功拜枢密使。 断发殉节; 铜面张威。 ——佚名撰狄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狄毛妻事典。下联典指北宋大将军狄青事典。
〖狄姓宗祠五言通用联〗 大琛列画史; 仁杰赠文昌。 ——佚名撰狄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清代画家狄大琛,名列《历代画史汇傅》。下联典指唐代大臣狄仁杰(607-700),字怀英,太原人。举明经。高宗时,历任并州法曹参军、侍御史等。武则天执政,转文昌右丞。居位以举贤为意,有知人之目。卒赠文昌右丞。睿宗时,追封梁国公。 慧眼荐名士; 奇兵夺昆仑。 ——佚名撰狄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代大臣狄仁杰。下联典指北宋大将军狄青。
〖狄姓宗祠七言通用联〗
三任刺史留惠政; 七迁尚书有能声。 上联典指唐代扬州长史狄光嗣,太原人。历任淄、许、贝三州刺史,有惠政,以称职闻名。下联典指宋代朝议大夫狄遵礼,字子安,长沙人。历知通州,所至有能声,七迁为尚书驾部郎。 宸晖降望金舆转; 仙路峥嵘碧涧幽。 ——佚名撰狄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唐代大臣狄仁杰诗句联。 〖狄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联〗 功夺昆仑,只用上元三鼓; 珠明沧海,洵称南斗一人。 ——佚名撰狄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北宋大将军狄青。下联典指唐代大臣狄仁杰。 齿德俱优,望重香山耆老; 经书博览,名齐雁塔英豪。 ——佚名撰狄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代名士狄谦的事典。下联典指唐代学者狄道的事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