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42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阳谷-博济桥

[复制链接]

644

主题

0

听众

947

积分

管理员

为大家服务

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

乡约币
926 枚
乡约宝
0 枚
最后登录
2013-3-9
注册时间
2010-4-29

社区小蜜蜂 社区居民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admin_2   发表于 2010-5-2 17:59:1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博济桥,落在阳谷旧城东门外,地处过去阳谷北通东昌、南达寿张、东去张秋的必经之处和交通要道。始建于明万历二十五年(公元1597年)。据旧县志“桥梁志”记载:“博济桥在东门外,其关厢之半,乃寿张抵东昌南北通衢,岁久洼下。每雨后注水,或至没顶,致令东西张秋之路梗塞不通,其关之居民隔若两泮然。明万历二十五年,知县傅道重命义民董宪章架石桥三空,旁设栏杆以翼之,勒其碣曰博济,改故道于东偏之高阜焉。”


   石桥建筑由桥基、桥身两部分组成。虽历经400余年风雨剥蚀,现桥体仍坚固如初,并无陷落与断裂现象。桥上有两排浮雕石栏,下有石砌拱券式桥洞3个。桥身东西长8. 30米,南北宽5.12米。桥栏有望柱十二根,顶端雕有形态各异的狮子,望柱间以石栏板镶嵌,均镌有浮雕图案,甚为可观。石桥在构造上也别具特点,整体石砌,做工细致,手法精巧,造型美观,古朴大方;各部件之间,卯榫相接,严密无间,结构严谨,浑然一体。


   博济桥民间称为“石牛拉石车桥”。《阳谷县志》载:“邑有县丞笪公居官清廉,莅任之时,惟一牝牛驾车而来;及解任日,牝生一犊,公谕令仆人留犊于邑,仍驾一牝牛去。后人思其德,因刻其像于博济桥上,至今犹存。”后人将此石刻称为“石牛流芳”,誉为阳谷县城一景,并题诗赞曰:“已驾车牛子母分,犊鸣悲切不堪闻,石桥遗迹今犹在,耆老指谈如见君”。笪公名一顺,明代万历年间任职阳谷县丞。“刻其像于博济桥上”,寄托了人民对清官的赞誉和思念。

该会员没有填写今日想说内容.

59

主题

0

听众

127

积分

管理员

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

乡约币
565 枚
乡约宝
0 枚
最后登录
2013-4-27
注册时间
2010-5-24
沙发
菜菜虫   发表于 2010-6-22 18:05:46 |只看该作者

哇 晚上的博济桥还挺有风韵呢~

哇 晚上的博济桥还挺有风韵呢~

友谊万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会馆建立|家乡投稿|联谊投稿|商业投稿|公益投稿|Archiver| 乡约网 ( 沪ICP备12021112号-1 )     

GMT+8, 2025-4-26 18:46 , Processed in 0.354574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