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年的山东高考体育成绩出炉,聊城四中高三学生郑金彬一举拿下了专项200米、立定跳远、侧推铅球和100米短跑的四项满分,这在高考体育统考中是少见的成绩。郑金彬不但体育出色,学习成绩也很优秀,是很多同学的偶像,可是,这个"全能王"却是个害羞的"闷葫芦"。
少见的好苗子
“我们是从篮球场上发现他的。”郑金彬的教练李令刚老师说,在2008年的学校篮球赛上,他的弹跳力、速度、灵敏度引起了大家注意。“好几年没遇到资质这么好的孩子了。”李令刚说,体育组的老师们又惊讶又兴奋,开始着重引导他进行锻炼。
2009年暑假,郑金彬正式加入学校体育队。“别人练一下午的动作,他当场就能学会。”李令刚说,郑金彬的领悟能力很强,比一些从小就学体育的学生进步还快。郑金彬的队友杨博说,郑金彬还是队里最勤奋的。3月份,临近高考体育统考,教练定下了早上8点到下午6点半的集训时间。“但他早上5点半就自己提前去训练了。”杨博说,下午解散后,他还要多练半个小时才去吃饭。
“我小时候身体弱,经常感冒,打篮球是为了健身。”身高1米76左右的郑金彬说,后来不但身体练好了,他也爱上了运动。他经常给自己多加几倍的训练量,“我跑步都是全程大喊着跑到终点,很喜欢那种奔跑和冲刺的感觉。”郑金彬说,他是在享受运动的乐趣,高考统考时他一点也没紧张。“单项满分的很多,但半年能拿4项全能满分的太少了。”李令刚说,他带了9年体育生,没遇到过这么好的苗子。
辍学风波 背着父母苦练体育
“刚开始父母挺支持。”郑金彬说,暑假刚开始练,家人挺支持,觉得男孩子学个强身健体的特长是好事。但后来却因为坚持学体育差点辍学。他说,开学后,发现要专门拿出下午自习课的时间训练,家人就改变主意了。
郑金彬的爸爸认为,练体育不如学理科好,因为他的文化课成绩非常好,经常考前十名,有一次还考了班里第二名,只要努力一下,考个一本没问题。他的妈妈则认为,学体育太累了,将来挑个时髦专业,在办公室搞研究比较轻松。
面对父母的不理解,孝顺的郑金彬总是沉默,偷偷坚持练了几个月。“再去练体育,你就不用去上学了。”2008年12月的一个周末,他妈妈终于在饭桌上发火了。不善表达的金彬低下头哭了,还没吃完午饭就转身抓起书包跑回了学校。
“这么好的苗子,不练太可惜了。”李令刚老师说,他和金彬的父母谈了一个星期。“他几乎一个星期吃不下饭。”金彬的妈妈心疼地说,看到金彬如此热爱体育,家人才同意他继续学体育。
同学偶像 学习优秀为人善良
李令刚笑着说,由于学习优秀、体育出色,为人又善良仗义,郑金彬成了全校学生的偶像,他见了陌生人就脸红的特点也随之出名。“我和队友在一起很自在,对其他同学不大了解。”在谈及与人相处时,他红着脸低下了头。
郑金彬的队友杨博说,郑金彬虽然在体育场上充满爆发力,但在队里最沉默。记者发现,在一个多小时的采访中,他多次脸红,并且只说了不到二十句话。
高二学生小武说,班里很多同学都是郑金彬的粉丝,凡是他在操场上打篮球,操场上至少能有200多名学生围观。“金彬全能王”、“学习+篮球+体育+人品+长相=郑金彬”……在聊城四中的贴吧里,“粉丝”们专为他开了个帖子,74个“粉丝”在佩服他的同时,也对他的过于内向表示疑惑。
郑金彬不善于与人交往,也成了老师最担心的事。聊城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主任赵富才说,高中生过于内向,跟高中的校园接触社会的机会较少有关,希望郑金彬高考后能着重锻炼一下交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