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19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三画] 顶天立地的巨人——“大”、“太”二字趣释

[复制链接]

149

主题

11

听众

180

积分

列侯

Rank: 2Rank: 2

乡约币
459 枚
乡约宝
0 枚
最后登录
2015-12-29
注册时间
2012-9-2

社区居民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费振龙 实名认证  发表于 2013-1-8 22:54:4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甲骨文的“大”作“”,金文是“”,小篆是“”,同楷书的“大”均像一个正面站立、两臂张开、两腿直立的顶天立地的巨人形象,人的头、胫、臂俱备。人是“万物之灵”,“大”的本义即大人。而甲骨文的“大”字,充分体现了商人以人为大的思想。“大”字体现的这种思想,一直延续下来,后人将“人”、“天”和“地”并称为三才,《老子》书中所称“天大,地大,人亦大”的思想均与“大”所体现的思想相吻合。

  “大”字的创造,很有可能是表达先民对“逐日的夸父”、“射日的后羿”、“补天的女娲”以及带领人民治理洪水的大禹等古代英雄人物的歌颂。在上古先民心目中,只有这些上古征服大自然、造福人类的人们,才算真正“伟大”的人物。“大”,即“伟大”。

  随着历史的发展,“大”引申为指那些品德高尚,知识渊博,技艺精湛的人。如《孟子•尽心上》:“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意思是高明的工匠不因为技术拙劣的工人 改变或者废弃规矩。又如《庄子•秋水》:“我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其意思是我将永远被有学问、有修养的人笑话了。

  “大”在古代同“太”。上古没有“太”字,只有“大”字。“大”是象形字,“太”是会意字。从字形来看,“太”只比“大”多了一小点儿,这一小点表示的就是“太”的意思,即“太”比“大”更大。可见“太”有“大”意。《广雅•释诂一》:“太,大也。”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水部》:“后世凡言大而以为形容未尽则作太。”其意思是说,后世人们凡是用“大”字来形容事物而仍感到形容不够充分的就用“太”。可见“太”比“大”更大,或者说“极大”。如:太空,就是极高的天空;太学,就是最高学府;太古,就是最古的时代。

会馆建立|家乡投稿|联谊投稿|商业投稿|公益投稿|Archiver| 乡约网 ( 沪ICP备12021112号-1 )     

GMT+8, 2025-4-27 15:58 , Processed in 0.202612 second(s), 3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