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50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捐一元”端午云南高原行(组图)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听众

7

积分

平民

Rank: 1

乡约币
36 枚
乡约宝
0 枚
最后登录
2011-9-1
注册时间
2011-8-29
楼主
flleg_1   发表于 2011-8-30 05:39:31 |只看该作者
这个还不错,好帖子,大家谈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sialll 该用户已被删除
沙发
asialll   发表于 2011-8-27 21:59:1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第四年,第四次捐一元活动,又开始了。

经过4个多小时颠簸的路程,捐一元先锋队25人来到了海拔二千六百米的拉巴支完小。

拉巴支完小创办于1956年,其前身为初级小学,只有一到三年级,到1956年扩办为完小,学校拥有幼儿班和1至6年级7个教学班共120名学生。

因是端午节假期,孩子们都回家,剩下的10多个孩子来迎接。

初到拉巴支完小,城山儿童共抬礼物



拉巴支完小105个孩子中有85个傈僳族、18个彝族,1个纳西族和1个汉族。而这次10个来自深圳的“捐一元深圳先锋队”家庭就是跟当地5个彝族5个傈僳族家庭自由的结成对子。

“我来自深圳南山实验小学,刚满11岁,我叫于沛华,英文名Jency,你好。”

“我叫余建美,11岁半,彝族名罗罗,你好。”

来自深圳的华华长得胖乎乎,穿40码的鞋,虽然罗罗比华华还要大半岁,但罗罗身高体型明显不如华华,才穿35码鞋。



大家一起合影,玩乐





背着大米去家访



拜访

先锋队首先去看望了当地的特困户,和建民一家四口,有两个女儿,一家子就挤在一间不足十平米的破旧小屋里,两张床,一个柜子,一盏电灯,数件衣服就是和家所有的家什了,和建民告诉记者,他家一年的收入只有两千块,平时就靠吃自己种的玉米和土豆过活,一年到头只能吃上两顿肉。另一家是和凤丽家,她爸爸早逝,妈妈李一兰是个哑巴,靠爸爸留下来的10几株花椒树为生,养了一头猪和几头刚下的猪仔,日子过得艰难,看到此情此景,先锋队的队员们立刻凑了将近千元分别捐到和建民和李一兰手中。

6月6日就是端午节了,拜访完特困户后,捐一元先锋队走半小时到2小时不等的蜿蜒山路,跟随各自结对山村小伙伴回家过端午节了。于沛华和她妈妈刘歌都在彝族罗罗小朋友家里过节,对于粽子,罗罗是一无所知,小华华小朋友便自告奋勇的教她:“粽子都是糯米做的,要先煮,然后把粽叶剥开就能吃了”不到十五分钟,余建美一家就吃上香喷喷的粽子,他们都说从来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食物,而余建美也为于沛华准备了他们只在端午吃的苦麦粑粑,自家烙的粑粑沾上现采的蜂蜜,纯正的农家风味也让于沛华爱不释手,一下就啃了好几块饼。因为只能烧柴火做饭,虽然吃的香,但是漫出的浓烟还是呛的华华流下好几次眼泪。

拉巴支山村耕种环境恶劣、只能耕种土豆、白菜、白云豆几样农作物,经济极其落后,家里一个礼拜最多吃一次肉,土豆餐是每日主菜,谈不上能吃得多营养。早晨是土豆炒酸菜,中午是煮土豆块,晚上是炸土豆片。由于来了客人,不管怎么劝阻,罗罗的妈妈这名热情善良的山里人还是拿出家里最好的腊肉、并杀了只鸡招待大家,罗罗才有机会吃到难得的鸡肉。

吃过了午饭后,小华华扛锄头就跟着罗罗一家来到屋后的山坡上,这个小山坡上种的都是他们一家赖以生存的粮食---土豆,因为天气干燥,他们每隔两天都要过来培一次土,而这也是余建美一到放假必做的农活之一,“这个不是这样刨的,你把根都刨出来了。”一边教华华培土的同时,罗罗又将挖出来的土豆苗小心的栽种好。一个多小时下来,华华累的满头大汗,一直在旁边的华华妈问她累不累时,“不累,累也说不累”看着一旁干劲十足的罗罗,华华不甘心的说到。

于沛华给罗罗示范如何煮粽子,被柴火熏得睁不开眼睛



于沛华和罗罗站在屋檐下,用垫子当书桌写作业



晚上用打跳的仪式欢迎远方的客人



罗罗驾轻就熟给土豆苗培土,华华则显得颇为吃力



于沛华用粽子跟罗罗交换彝族的苦麦粑粑



为了节省10分钟的上学路,罗罗经常走这样崎岖的陡坡



因为来了客人,才多了一盆有肉的菜汤,否则就早餐就只有土豆炒酸菜



城里孩子与山里孩子就是不一样

深圳北师大附小的黄中天住到了罗罗堂弟于建平家里,小天天只比于建平大半岁,却整整高出一个头。但干起农活,天天明显落后。于建平一刀就劈开的木柴,天天如论如何也劈不开,用尽力了,刀也只能入木一公分,以至于天天怀疑劈的不是同一块木头。

天天还向于建平学习煮牛食,把剁碎的草放在一米直径的铁锅里,用大铲来回翻动,用烧开的水搅匀,一开始还觉得新鲜,但持续同一个翻炒动作10分钟后,天天就再也不愿意继续了说:不好玩!



山里人家里可以什么都没有,省吃俭用也要买个音响,因为民族传统舞蹈—打跳是深山人最重要的娱乐。入夜,欢快的民族歌曲在海拔两千多米的高原上响起,穿着各色民族服装的小孩们围在篝火旁,彝族的村民们为了欢迎捐一元先锋队们到来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打跳,据他们介绍,一年中他们只有三次这样的活动,分别是五四青年节、火把节和春节。而为了客人的到来,他们特意多加了一次,因为已经过了一天,互相都已经熟悉,罗罗拉着华华也加入到了打跳的队伍,华华也很快学会了打跳的步伐,玩得不亦乐乎。不过, 有位小朋友却特例独行在旁边却不加入打跳,他是深圳的王子瑜。他说上午跟结对子的彝族陆杰小朋友上山挖虫娄,虽然只找到1个,却用尽了全部力气,现在累得不想跳舞。相比之下,小陆杰找到了17个虫娄,现在却依然精力充沛,跳得起劲。

但家长王旭东很满意儿子王子瑜的表现,他说,作为父亲,最希望看到儿子能担起男人的责任,这次的山区体验,看到儿子跟着彝族小伙伴上山挖云南白药很重要的一味药材--虫娄,虽然王子瑜只挖到1个虫娄,比起山村小一岁的陆江挖了17个的差距巨大,但心里还是很高兴,因为看到儿子很享受上山来回3小时挖虫娄的过程。他还说每一个父母都希望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为拥有聪明头脑和美好心灵的小天使,希望他们懂得感恩,懂得承担,充满爱心,并能勇敢地对待人生的挫折和挑战。他觉得这次儿子做到了!

在这个交通靠走、通讯靠吼、运输靠驮、治安靠狗、致富靠虫娄的闭塞山村里,没有城里的电脑、游戏机、没有冰箱空调电器,但这里的孩子都很勤奋,生活得由衷的快乐。看到他们纯朴的笑脸,捐一元先锋队员无不被感染和触动。

由于山村家庭没盖设洗手间,先锋队所有人都两夜没有洗澡,出于不习惯在野外上厕所而多人便秘,甚至几个队员睡觉时还被跳蚤咬得全身起红包瘙痒不堪。

7日清晨6点半,朝阳初升,拉巴支村5组的孩子们开始出发上学。深圳来到的孩子也体验了走路上学的滋味。有时为了节省10分钟的时间,山村的孩子都抄近路走,但这样的路通常很崎岖。同样的陡坡,罗罗敏捷得像个猴子,一下就窜下来,城里的华华却要在罗罗的搀扶下,慢慢挪动步子,手脚并用才能下坡。因为要等待或者协助城里孩子走山路,原本2小时就能走完的上学路,今天2小时他们却只走了一半不到。为了不迟到,最后大家不得不坐上村里跟来随时支援的农用车,才走完这段颠簸蜿蜒的上学山路。



两个小时就能走完的上学路,今天因为要照顾和等待城里的伙伴,两小时只走了不到一半



见证营养餐发放、体验土豆午餐

7日9点回到拉巴支完小,捐一元先锋队员分别到了7个教学班听课互动。在这里,大家不仅参观了学生宿舍、塑料蔬菜棚、沼气池、捐一元的爱心厨房,还向拉巴支完小的全校学生送出了磁粉画板,带领他们玩起涂鸦卡通沙画等迟到的六一儿童节礼物,互演节目。

和校长介绍到:由于全校120名学生却只有两间宿舍只够80个人住,男生大大多于女生,导致男生宿舍远远不够住,只好3-4人挤在1.3米宽的床上。教室和宿舍屋顶漏水,如遇下雨,宿舍里的孩子只能睡在湿湿的床上。全校加校长只有8个老师,每名老师教多个学科,这里无论是教学环境,还是师资力量都不强。

捐一元先锋队带领拉巴支完小的学生涂鸦沙画



体验纯土豆午餐



每个班派值日生来领取“捐一元”营养餐配套的鸡蛋和牛奶



男生宿舍的床



男生宿舍圆圆不够,要3-4人挤一张1.3米的床



拉巴支完小的孩子和捐一元先锋队互相节目后合影


更多图片 小图 大图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fastpost

会馆建立|家乡投稿|联谊投稿|商业投稿|公益投稿|Archiver| 乡约网 ( 沪ICP备12021112号-1 )     

GMT+8, 2025-4-30 21:41 , Processed in 0.280536 second(s), 3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