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12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记忆中的“中秋节”

[复制链接]

68

主题

22

听众

80

积分

论坛版主

Rank: 18Rank: 18

乡约币
345 枚
乡约宝
0 枚
最后登录
2013-3-11
注册时间
2010-4-3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xiaofei   发表于 2011-9-9 11:45:0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记忆中的“中秋节” 有多久没有和家人一起过中秋节了!记不清了,似乎从上高中起就没有过了。


以往并不会将中秋节作为一个什么了不起的节日,只是夹杂在众多商家的吆喝声和铺天盖地的广告中凑凑热闹,态度十分轻佻。其实这也不能怪我,北方人天生的大气使节日中惯有的繁文缛节渐渐凋落,并变得没有那么有趣,所以北方人过节的气氛并不浓烈,连春节也可以草草了事,何况中秋。加上学识和阅历的增长,使自己被许多杂事牵绊,实在没有什么过中秋的好心情。


其实并非一直忽视中秋。小的时候我还是喜欢过中秋的,因为过中秋意味着各种各样的吃食。那时候爷爷奶奶都还健在,每年的中秋,身在外地的叔叔姑姑们都会回来,既是一次家族聚会的良机,同时也是各类美食汇聚的诱惑时刻。老人的迷信加上对儿女归来的期盼使爷爷奶奶对每一年的中秋都格外卖力,早早就开始动手准备。

奶奶是出了名的心灵手巧,会做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各色糕点,像一种俗语叫做锅盔的大饼,奶奶先做出直径30厘米左右的面饼,再用锥子在上面戳出各种漂亮的图案,有荷花、牡丹花、玫瑰花等植物,还有孙悟空、猪八戒等神话中的人物,然后把面饼放到铁板上,送入事先已经加热过的黄土砖垒的烤坑里。大约半个小时后,金黄酥脆的锅盔就好了,香味随着烤坑的烟囱和砖的缝隙里飘出来,令人垂涎。之后的一道工序我们小孩子都抢着做,就是给这些锅盔上色。奶奶用水稀释一些颜色艳丽的食用色素,教我们用棉签沾了涂到锥子戳出的图案上。花之类的奶奶是很放心交给我们去涂的,但是像一些比较复杂的,奶奶就自己弄。像是孙悟空,奶奶会给它涂粉红色的脸,金黄色的眼睛和金箍棒,绿色的围裙,红色的裤子。这些都是一些很艳俗的颜色,但是奶奶却能处理的活灵活现,让人都舍不得吃。一向严肃的爷爷也喜欢这项工作,有时候会和我们一起涂色,很乐在其中的样子。还有一种面食,没有名字,也许是奶奶自创的。它的主体是一个小巧玲珑的馒头,出彩的地方是它顶上面塑的花朵。奶奶把面片稍作加工,组合起来就成了一朵花。花蕊用细铜丝缠成弹簧状做成,顶端捏一个小小的面团上去,稍微一动,就颤颤巍巍的抖动起来,好像活了一样。信奉佛教的奶奶曾经将这个点心作为贡品送到寺庙里供奉,很多人都打听是谁做的,一脸羡慕的样子。后来供奉完了分发供品,这样点心被大家争抢,抢到的人兴高采烈,不舍得吃,说要拿回家欣赏,没抢到的人就央奶奶下次多做点带来。后来听说拿点心回家的人因为舍不得吃,所以一直摆放到点心发霉了才心疼的扔掉。后来有人也学着奶奶做了拿到寺院供奉,和奶奶的放在一起,恰巧被我瞧见,却怎么看了怎么别扭,就像拿一个大家闺秀和一个粗鄙的悍妇比一样喽!这两样点心都是奶奶心灵手巧的招牌,每到有什么重要的日子,就有许多人让奶奶帮忙做一些,而奶奶一向是来者不拒。我作为奶奶唯一的孙女,曾经顺理成章地被要求学习这些点心,但因为我实在不是一个精细的人,所以也只是略有印象而已。奶奶去世后,这两样点心就再也没有出现在我的生命里。


爷爷的工作就是帮奶奶打杂,像烧火之类的。爷爷大显神威的时候是在中秋当晚给月亮准备供品的时候。供品除了奶奶做的点心外,还有月饼、各种水果之类的。点心和水果都被摆成塔状,放在院子中间的供桌上。有水果当然少不了西瓜和甜瓜,但是又不能把整个瓜放上去——整个的神仙怎么吃啊。所以就要切开。一般的人家可能会直接从中间切成两半,或者切成一瓣瓣的,但是爷爷有一个绝技,就是把整个瓜从中间切开,但是切口却是锯齿状的,合起来还是一个完整的瓜。等供奉完了大家分吃的时候,按照锯齿切成瓣就好了,很方便。后来我也见过别人这样切瓜的,但是锯齿却大小不均,远没有爷爷切得那么浑然天成。我一直弄不明白爷爷是怎样切的那么好看的。中秋节的时候爷爷奶奶家总是很热闹的,大人孩子们吵成一团。到吃晚饭的时候,人都来齐了,女人们早就张罗起一桌丰盛的晚宴。大人们坐在一桌,小孩子被安排在另一桌。分开安排的好处是大人们喝酒聊天不会被小孩子吵到,小孩子们也会因为母亲辈的偏心,盘子里全是挑出来的比较好啃的肉。晚饭会持续很久,爷爷奶奶估摸着月亮就要升起来了,提前离开饭桌去摆供桌。而其他人除了帮忙摆供桌的,还是划拳的划拳,聊天的聊天。小孩子们也很早就散了,玩捉迷藏去了。

供桌被摆在院子的开阔处,四周没有遮挡,以方便被神仙发现。供桌上摆的满满当当,除了爷爷奶奶准备的供品,叔叔姑姑们带回来的东西也被摆上去了。结束饭局的人陆续坐在院子里的板凳上一边聊天一边赏月,话题可以扯得很远。等到月上中天的时候,月光洒满人间,整个天地一片清明。月影西斜,人们的兴奋点被重新唤起,因为这时候就可以撤下供品了。据说吃了神仙享用过的供品的人会得到好运,疾病全消,所以爷爷奶奶很细心地招呼大家都来吃一些供品。大人们也许是真的迷信,或者是为了使爷爷奶奶安心,而小孩子们纯粹就是为了好吃而吃。这个时候的气氛达到了中秋节的高潮。


然而爷爷奶奶去世后,再也没有人张罗着大家一起过中秋节了。而整个环境也变了,离家远啦,有时候和父母坐下来吃顿团圆饭也变成了一种奢侈品,不能回家,就只有和朋友聊聊天、吃吃饭,用韵味十足的家乡话和父母通个电话,也是解乡愁的一种不错方法,当然至于月亮供奉美食的事也不在发生了,真怀念以前幸福的时光啊!


作者:王晶妮(农一师六团医院)


胜利和眼泪!这就是人生! ——法 巴尔扎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fastpost

会馆建立|家乡投稿|联谊投稿|商业投稿|公益投稿|Archiver| 乡约网 ( 沪ICP备12021112号-1 )     

GMT+8, 2025-5-1 05:29 , Processed in 0.279569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