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67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洞庭席氏,千年望族

[复制链接]

2239

主题

29

听众

4063

积分

管理员

Rank: 20Rank: 20Rank: 20Rank: 20

乡约币
2334 枚
乡约宝
12 枚
最后登录
2019-10-14
注册时间
2010-5-2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黄金罗盘_2   发表于 2010-8-8 11:38:3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洞庭席氏,千年望族


     “中原乱, 簪缨散”。 唐代后期,北方战火纷飞,勋戚世族四散。 唐 僖宗时 曾任武卫上将军的席温,挈三子避乱南下,隐于太湖之滨,席温由此成为洞庭东山席氏家族的始祖。这一家族迄今已传四十多代,历时一千一百余年。

      千年间,席家从一个移民家庭壮大为江南的一个著名家族。


    东山:洞庭席氏的家园


      太湖有七十二峰,其中以洞庭两山最大,东洞庭曰东山,西洞庭曰西山,两山分峙湖中,同竞秀丽,“东山如画,西山如黛”。东山,位于今苏州市西南,其山周围八十里,原是太湖中的岛屿,后与陆地连成一体,冈峦相连。这里气候宜人,风光旖旎,物产丰富,桑麻交阴,花果杂植,鸡犬鸣吠,村落连缀。山外山,岛中岛,地域上的相对独立,其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其乐融融,宛然一小桃源。


      世外桃源,人间福地,吸引来各地民众。其移迁的动因各不相同,有避乱的,有躲灾的,也有游历的,还有经商做官的,移居下来,就成了东山的移民。自宋元以后,人口渐增,而姓氏遂繁。“凡故家巨姓,聚庐托处其间,依山绕水,篱落村墟”。东山民居错落,从一些地名上,还依稀可以看出诸姓聚居情况,有翁、叶、秦、施、周、王诸巷, 席温的子孙则 分居上席、中席、下席,三巷相衔,直通翠峰坞。择地聚族,子姓繁衍, 人丁兴旺, 席氏逐渐成为东山大姓 。


      席家自南迁以来,从唐末至明初的五百年间,子孙大多隐居于东山,过着世外桃园式的生活,偶有经商,或外出为官者,但其人数不多。知山乐水的生活养成席家人豁达乐观的性格与气质。由于偏处太湖一隅,使这个家族安然度过了从唐末到明朝的历次战乱。


      经过几次人口迁徙,洞庭东山姓氏繁衍,户口骤增。到了明代,这里也开始感受到人口的压力。据统计,至明嘉靖( 1522-1566 年)初,东山有 7359 户,计口 45754 ,而东山的山林田荡为 537 顷 16 亩。人均只有山林田荡一亩多,加之洞庭山周围不及百里,田地仅什之一二,而山居八九,草木繁殖,山地居多,若以人均田亩计算,便少得可怜,故东山有“五山二水二地一田”的说法。地少人多,东山人受到了环境的挑战。时人多次提到洞庭山人的勤劳:“居民不论贫富少壮,皆事采樵。深秋之候,负担相望,盖土瘠地狭,出息无几,而能温饱”。又说:“洞庭耕种尤尽辛勤,山渚湖千(干)之际,阡陌纵横,平厚圹野之间,桑麻交错,高者无隙地,下者无闲田 …… 家无贫富,无不从事田畴,即为士为商者,苟有余闲,亦即负耒耜也。”反复强调,给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为了在这块土地上生存下来,养活更多的人口,洞庭山人躬耕而外,又在山林湖泽间遍营生计。在明清文人的记载中,都认为东山人苦于田少,“并商游江南北,以迨齐、鲁、燕、豫,随处设肆,博锱铢于四方”。凭借舟楫,出入江河,熙熙攘攘,商贩四方。

      席家子孙,也与其他洞庭山人一样,至少从明代中叶开始就大量外出营生,离开故土,去拓展他们的生业。从商好贾,后来成为洞庭席氏家族的一大传统,不断延续。善于经商,靠经营累积财富,数代相传,使洞庭席家名声远播,逐渐享有“世家”、“望族”的声誉。


      清代苏州状元石蕴玉在他的《独学庐四稿》卷一中这样评价东山席家:“群萃州处,蔚为望族,吴中世泽之久长,无有出其右者。”


      不管身居何处,美丽的东山是洞庭席家人始终割舍不了的乡情故土。

      “散处四方者亦众”

      就在经商的过程中,洞庭席氏家族向四处扩散,枝分蔓衍。翻阅家谱,我们寻觅到他们的踪迹:明中期,上席裔孙有迁往河南开封府太康县臧家集,归德府鹿邑县孔家集,安徽凤阳府亳州,江宁府六合县等;中席裔孙有迁往湖广德安府随州,江苏徐州府韩家道口,安徽凤阳府亳州,江苏淮安府邳州宿迁县及黄儿山,江宁府江宁县上河,松江府青浦县,苏州府常熟县杨尖镇等。下席裔孙有迁往凤阳府泗州及上海、松江等地。于是,洞庭席家渐次向周边地区扩展,以后江浙皖鲁一带凡有席姓者,往往都出自于苏州洞庭东山。

      细细考察,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他们的迁移情况,此举其中几支:

      常熟分支。常熟一地,是洞庭东山席氏家族重要的一个移迁地。其始迁祖是席庭松,为席温第十九世裔孙,元末“弃家业,徙虞邑之杨尖地 ……拓业遂营莵裘,不复为归洞庭计,遂为 虞阳席氏之始祖。”虞阳,即今常熟。明清时期席家不断有人移居常熟,所以,常熟的席氏支谱繁多,计有《席氏常熟支谱系》一卷,清席启寓、席启穗等续修,清康熙三十一年( 1692 )刻本;《常熟席氏族谱》二卷,席鏊纂;《虞阳席氏世谱》三十五卷,席彬纂,等等。在当地志书中,记载了不少席姓人物,大多出自洞庭席氏大家族。

      昆山一支。 其始迁祖为席绍广,在洞庭席家世系上,席本桢( 29 世) — 三子席启疆( 30 世) — 三子席永年( 31 世) --- 席振( 32 世) ---- 三子席绍广( 33 世)。席绍广是清乾隆时期的一位商人, 曾从东山来昆山经商,拟卜居于此,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如愿,留下遗训:“迁居昆山”。席绍广有三个儿子, 长子世宏,早殇;次子世宽;三子世寯。嘉庆初年,席世宽携弟世寯自洞庭东山迁居昆山,“卜宅置产,以永居也。” 所以席家这一支真正定居到昆山的,实际上是从席世宽、席世寯兄弟开始的,但他们一直把席绍广奉为 “迁昆始祖”。 昆山这一支后编纂了《洞庭东山席氏昆山支系》。


      迁往无锡。分几支,其中有席家庄支。席庭松的八世孙席京,始由金邑水獭桥徙锡邑新安乡某地,其地后来就以席姓人所居而名“席家庄”。这一支后辑《锡邑席家庄支世系表》。还有糜巷桥支,这一支也是席庭松的后代,从常熟席家蔓延出去的,此见《锡邑糜巷桥支世系表》。

      济宁一支。 自席存瀛于道光年间自河南徙居山东济宁,其子孙便定居在那里。 从谱系上看,他们是右源公之后, 席本桢 -- (次子)席启图 — 次子席永勋(嗣席启兆) -- 三子席(祜)琢 -- 七子绍苌 -- 世缨 — 长子 存瀛 。济南席家一脉,后经数辈,到席德济时,于 1922 年纂《席氏支谱》(济宁),续上洞庭席氏总谱。


      金陵一支。 清前期席绍圣(字述亭)从洞庭东山迁至金陵,子孙繁衍, 历经六世(即绍、世、存、元、素、裕六字辈),皆在金陵落籍,形成金陵席氏一脉。 1921 年席裕荣纂《洞庭东山席氏右源公支移居金陵六代氏孙表册》 。

      青浦分支。青浦的朱家角等城镇,是洞庭席家人的又一重要聚集地。明代后期,席端樊、端攀兄弟在青浦做生意,后有子孙陆续居于此,如席端樊的次子席本久就在朱家角镇建造了澹香别业。青浦《席氏养初公支谱》所载的始祖为席永培,即席本久之孙。席永培,号养初,生于清顺治年间,监生,卒于康熙时。席永培有几个儿子,其中三子祜铨、四子祜钧,正式迁居朱家角。 至二十世纪 30 、 40 年代,朱家角席家有 18 房,自东山迁居以来,已历十代,有数百人众。光绪《青浦县志》等方志中记载了不少姓席的人物,如席素贵、席裕祺(子眉)、席裕福(子佩)等,他们皆源自洞庭席氏大族。位于朱家角镇东瑚街席家弄内的席氏厅堂,是该镇一处著名的明清宅第。


      嘉定一支。左源公一支传至三十六世,一个叫席元镇的,约于道光年间迁往嘉定县北门外娄塘镇。以后,他们这一支即在娄塘镇定居置产,所嫁娶的也是娄塘镇当地人。

      江苏洞庭徐州支。此支在徐州繁衍,后 席与桢整理《席氏家谱?徐州绍重支谱》

      ……      

      明清时期,洞庭席氏家族成员大多因经商从东山播迁到各地。席家子弟驰骋商场,往来于东西南北,在一些地方积累了包括人事关系、商业网络等方面的基础。那些经商重地,后来往往成为席姓子弟的移迁之地。从经营区域来看,席家人主要集中在沿长江、沿运河地带。


      当然,也并非全是因经商出去的,还有的是由于多年宦辙在外而定居于当地的。典型的如济南席存瀛一支。这一支以官宦为生,延续了数代,席存瀛的曾祖父 席(祜)琢,贡生,考授州判。 存瀛的祖父席绍苌,曾任直隶大名府知府等职。绍苌的第三子世缨,也就是存瀛的父亲,历任山东沂州府通判、济南府同知等职,时在清道光年间。就在那时, 席存瀛一家从河南迁到济宁,以后他们的子孙定居于济宁。

      有的迁移过程更为复杂。在洞庭商人的经历中,有不少家族就是因为有家人在外面做官,有了一些人脉,凭借做官的优势,吸引了族人和家乡人前往经商,后官员回乡,商人们继续留在那里,并在原有基础上扩展成新的网络,成为当地的居民。

      到了近代,洞庭席家最重要的迁徙地就是上海。上海通商开埠, 小刀会起义,及随后发生的太平军进攻江南,一系列事件绞织互动,深刻影响到近代上海的人口格局。远近避难者,争相躲避到上海租界。在这股声势雄壮的人口涌动的浪潮中,有不少洞庭山人挟裹于内:

      初我山人素善贾,精华萃江、皖、淮、徐间。前清咸丰朝,发匪蹂躏东南,商业荡然,征贵贱者,群趋沪江。迨苏城陷,东山继之……同治朝,官军克复苏、松,败贼分窜东山,山人避地来沪者众。


      原来商贸重点并不在上海的许多洞庭商人,此时,纷纷来到相距不过几百里的沪江。席氏家族也有不少人前往上海。东山席家湖翁巷村敦大堂的席兰坡(名元乐,号品方)有四子,即席素煊(嘏卿)、素贵(正甫)、素荣(缙华,出嗣)、素恒(缙延,出嗣于舅父沈二园为后,改名世元,号吉成),相继来到上海,被几家银行、洋行分别聘为买办。此后,以席兰坡的子孙们为核心,逐渐形成了近代上海经济界颇具势力的买办家族、金融世家。


      同一时期,洞庭席家各支、各房也向上海集聚,如青浦的席裕祺(子眉)、席裕福(子佩)兄弟到了上海,先后任申报馆买办。常熟、东山的席家子弟也来了,从事商贸等活动。一时间,在上海的席家人声势浩大,曾经有过多次家族聚会。


      自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以后,由于各种因素,洞庭席氏家族的不少人开始移居海外。据了解,目前,洞庭席家后代已散居在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日本各国及香港、台湾等地,其人数十分可观。


      自明清以来的近几百年间,大批席家人走出东山,贸迁各地,足迹遍及海内。洞庭席氏家族 — 这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江南望族,已经拥有了一张庞大的联络网。

       一、修祖墓,筑宗祠, 祭祖先

          崇敬祖先,对席氏子弟的精神生活产生着巨大影响。

       二、修谱(略)

            洞庭席氏子孙后代取名皆有一定排序,其二十八世至四十七世的辈分诗为:

端本启永祜
绍世存元素
裕德与时行
秉维昌尔祚

      依循着这样的排序,借助谱系,他们的名字、事迹便与席氏大家族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三、办义庄,置族田,兴学校 (略)


                 洞庭席氏家族,一个蕴涵丰富内容的具有千年历史的江南大族。
国家不仅是物质的,而且是精神的;国家不仅是生理的,而且是心理的。所以,国家不仅需要发展、进步与繁荣,还需要自信、自豪与自尊。  ——雅志方略《国家全息学》

会馆建立|家乡投稿|联谊投稿|商业投稿|公益投稿|Archiver| 乡约网 ( 沪ICP备12021112号-1 )     

GMT+8, 2025-4-26 03:37 , Processed in 0.218198 second(s), 2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