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70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桥镇——文化旅游

[复制链接]

436

主题

0

听众

440

积分

乡侯

Rank: 3

乡约币
976 枚
乡约宝
0 枚
最后登录
2011-1-20
注册时间
2010-10-1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榴莲花   发表于 2010-10-21 14:22:5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山东省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黄河大秧歌

    黄河大秧歌是黄河流域民间的一种艺术形式,明末在东阿县大桥镇于窝村开始兴起。据当地群众讲,东阿县大桥镇于窝村的秧歌艺人吸收东北、北京、西北高原等不同地域的秧歌艺术风格,融入了黄河沿线的小调,精心编演颇具黄河民俗文化特色的秧歌,每逢乡里赶庙会,闹社火时,便在街头演出,现场气氛热烈,曲调时而悠扬,时而浑厚,为当地群众所喜爱,久而久之,融入黄河地方小调编演的秧歌逐渐在当地普及起来,群众也习惯地把它称之为“黄河大秧歌”了。清朝初期开始盛行。    “黄河大秧歌”的音调,具有热情、豪放、喜庆的特点,兼容了黄河小调的悠扬、空灵,唱腔常衬以“啊、哈、哟”等虚词。黄河大秧歌以其种类丰富、形式灵活多样、表演艺术形象逼真而在民间舞蹈中独树一帜,呈现出璀璨的黄河区域特色,而且至今蓬勃发展。尤其是以“跑旱船”、“踩高跷”、“抬花轿”、“打腰鼓”、“跑驴”等为典型代表的艺术形式而著名。
    由于黄河大秧歌的丰富多彩和多种引人入胜的表演形式,黄河大秧歌多次被邀请参加省、市、县内秧歌汇演,令人耳目一新,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欢迎。1993年春节,于窝村的《黄河大秧歌》在聊城地区海峡杯迎春民舞大赛中荣获《二等奖》;2005年中国江北水城(聊城)文化旅游节花车巡游银奖;2006年江北水城(聊城)合唱节一等奖; 2006年江北水城(聊城)合唱节创新奖;2006年度全市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先进集体。

会馆建立|家乡投稿|联谊投稿|商业投稿|公益投稿|Archiver| 乡约网 ( 沪ICP备12021112号-1 )     

GMT+8, 2025-4-27 15:58 , Processed in 0.202612 second(s), 2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