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48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非物质文化]七夕节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听众

0

积分

平民

Rank: 1

乡约币
7 枚
乡约宝
0 枚
最后登录
2013-3-16
注册时间
2013-3-1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七夕节   发表于 2013-3-16 14:36:4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分类:非物质文化
口号:暂无
简介: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就是人们俗称的七夕节,又叫\"乞巧节\"或\"女儿节\",它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也是古代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是中国传统的情人节。除汉族外,满、朝鲜、壮、侗、苗、畲等少数民族也过此节。但有些少数民族对这个节日有其自称,如满族称之为祭星节、鄂伦春族称之为祭月亮等。

  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是中国传统的七夕节,民间也称之为\"乞巧节\"或\"女儿节\"。在这一天的夜晚,如果天空晴朗,人们会看到繁星闪耀,一道白茫茫的银河横贯南北。在银河的东西两岸,各有一颗闪亮的星星,隔河相望,遥遥相对,那就是牵牛星和织女星。相传,在每年的这个夜晚,天上织女与牛郎都会在鹊桥相会。

  七夕乞巧节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中国民间还流传着七夕节关于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美丽动人的传说故事,为节日增添了浪漫气息。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民间还有很多传统习俗,令七夕节热闹非凡。

  一、起源

  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唐朝王建有诗说\"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娥乞巧忙\"。据《开元天宝遗事》载:唐太宗与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宫夜宴,宫女们各自乞巧,这一习俗在民间也经久不衰,代代延续。

  宋元之际,七夕乞巧相当隆重,京城中还设有专卖乞巧物品的市场,世人称为乞巧市。宋罗烨、金盈之辑《醉翁谈录》说:\"七夕,潘楼前买卖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车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车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复得出,至夜方散。\"在这里,从乞巧市购买乞巧物的盛况,就可以推知当时七夕乞巧节的热闹景象。人们从七月初一就开始办置乞巧物品,乞巧市上车水马龙、人流如潮,到了临近七夕的时日、乞巧市上简直成了人的海洋,车马难行,观其风情,似乎不亚于最盛大的节日--春节,说明乞巧节是古人最为喜欢的节日之一。
联系:暂无
网址:http://fy.folkw.com/view.asp?id=214

3fc8f2221a58a923.jpg (13.23 KB, 下载次数: 122)

3fc8f2221a58a923.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会馆建立|家乡投稿|联谊投稿|商业投稿|公益投稿|Archiver| 乡约网 ( 沪ICP备12021112号-1 )     

GMT+8, 2025-5-7 02:39 , Processed in 0.331196 second(s), 3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