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62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非物质文化]汝瓷制作技艺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听众

0

积分

平民

Rank: 1

乡约币
7 枚
乡约宝
0 枚
最后登录
2013-4-4
注册时间
2013-4-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汝瓷制作技艺   发表于 2013-4-4 19:11:2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分类:非物质文化
口号:暂无
简介: “魁首”汝窑的现代“失落”
  12月10日,我省陶瓷玻璃行业管理协会在郑州组织了一场现代陶瓷名家精品拍卖会,拍卖会汇集了来自当下知名的荣昌钧瓷、苗家钧瓷、汝宝斋汝瓷等几十件汝、钧瓷名家瓷器。
  拍卖会开始后,苗家钧瓷董事长苗锡锦制作的现代钧瓷“浴女”,以1.5万元起拍,以1.9万元成交。紧接着是全场拍卖会高潮——“荣昌钧瓷坊”出品的一套三届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国礼祥瑞瓶、乾坤瓶、华夏瓶的拍卖。
  该套国礼的起拍价为12万元,持11号牌者率先举牌,持55号牌者紧随其后,当两者交替举牌把价格出至22万元时,持2号牌者半路“杀出”,出价至22.5万元,三位举牌者展开一场“混战”,最后持11号牌者以30万元抱得“国礼”归。
  而参与此次拍卖的当下名家汝瓷均颗粒无收,全部流拍。有参与此次拍卖会的人士感叹:经过800多年历史的洗礼,曾经在北宋宫廷显赫一时的汝瓷在当下显得多少有点“失落”了。
  中国以产瓷器著称于世,“中国”的英文拼写“China”的另外一个意思就是“瓷器”,而宋代更是我国瓷业发展的鼎盛时期。宋代有五大名窑——汝、官、哥、钧、定,按照南宋叶 在《垣斋笔衡》中的记载,“汝窑为魁”。
  在宋代五大名窑中,汝、官、钧三大名窑均在河南。长期以来,官窑的窑址一直未被发现,直到2004年,汝州张公巷窑址才被初步确定为北宋官窑窑址,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现代官瓷的发展。而钧窑和汝窑的窑址先后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被发现。
  当下,有着“青瓷之首,汝窑为魁”之称的汝瓷,之所以在拍坛上能不断刷新拍卖纪录,应该归功于宋代汝瓷。而现代汝瓷的名声却在“咄咄逼人”的现代钧瓷面前,呈“盛名之下,其实难副”之势。
  现代汝瓷的“失落”还表现在,荣昌钧瓷坊出品的钧瓷“乾坤瓶”等,在博鳌亚洲论坛上被作为国礼送给与会国家和地区的元首及政要。
  今年10月,寓意“共生·收获·繁荣”的孔家钧瓷“丰”尊被定为2006中国-东盟博览会国礼赠送给东盟国家领导人。
  相比之下,现代汝瓷的收藏者队伍不像现代钧瓷那么“显赫”,即使有一些,也少有所闻。
  现代汝瓷在价格上也未能体现宋代汝瓷的“青瓷之首”美誉。被日本专家誉为“青瓷第一人”的朱文立上周告诉记者,他制作的汝瓷,虽然也被数国政要所收藏,但价格最高的一件才两万元。
  汝瓷再现的艰难路径
  宋代汝瓷凭借其在历史上的弥足珍贵在当下延续着其美誉。目前世界上仅存的北宋汝瓷不足百件,分别收藏于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和台北故宫博物院等地。
  南宋周辉在《清波杂志》中记载:“汝窑宫中禁烧,内有玛瑙末为釉,唯供御拣退,方许出卖,近尤难得。”这说明由于汝瓷的烧造被宫廷垄断,再加上战乱中朝廷将官窑捣毁,在南宋时,汝瓷已经成为稀世珍品。
联系:暂无
网址:http://fy.folkw.com/view.asp?id=2986

u=1002810273,258815158&fm=15&gp=0.jpg (3.09 KB, 下载次数: 59)

u=1002810273,258815158&fm=15&gp=0.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会馆建立|家乡投稿|联谊投稿|商业投稿|公益投稿|Archiver| 乡约网 ( 沪ICP备12021112号-1 )     

GMT+8, 2025-5-15 20:19 , Processed in 0.343855 second(s), 3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