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33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企业] 中华老字号-季德彩-北京烤肉季创始人

[复制链接]

1310

主题

0

听众

1310

积分

县侯

Rank: 4Rank: 4

乡约币
2750 枚
乡约宝
0 枚
兴趣爱好
企业家的故事。
最后登录
2013-5-28
注册时间
2013-3-1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殊随   发表于 2013-4-8 09:23:2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殊随 于 2013-4-8 09:26 编辑

       如果说曾经的会贤堂是阳春白雪,那么,曾经的烤肉季就是很下里巴人了。

       什刹海畔的烤肉季,创始人是北京通州牛堡屯人季德彩。



3.jpg



烤肉季的初创年份,有三个说法:

       一说是“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北京文史资料精选·西城卷》,北京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北京出版社2006年9月第1版,第279页,“名扬古今烤肉季”,作者:王宜、飞江);一说是“创始于咸丰年间”(《北京的商业街和老字号》,王永斌著,北京燕山出版社1999年2月第1版,第27页)。那是1851年至1861年之间;还有一说是“咸丰末年”,1861年(龙霄飞:“香飘京城烤肉季”,见《北京西城往事》(第三部),中国文史出版社2008年10月第1版,第348页)。

       最初的烤肉季,一说是摊商,一说是游商。


      “摊商”说━━“从咸丰末年,每年暮春他就到北京什刹海银锭桥畔设摊售卖烤肉”(龙霄飞:“香飘京城烤肉季”,见《北京西城往事》(第三部),中国文史出版社2008年10月第1版,第348页)。


      “游商”说━━季德彩“咸丰年间推独轮车在什刹海一带卖烤羊肉。后来他的儿子季宗斌长大成人,接过父亲的独轮车,依旧每年夏天来什刹海卖烤肉。由于季家父子卖的烤肉味道香醇,所以,大家都叫他们为“烤肉季”。季宗斌比他父亲还老实,又不爱说话,大家都叫他是季傻子。附近恭王府、摄政王府、庆王府和一些八旗子弟经常到什刹海游玩,也经常吃季傻子的的烤肉。特别是摄政王爱吃,有时派人把季傻子找来,季宗斌就推着独轮小车,来摄政王府侍候王爷”(《北京的商业街和老字号》,王永斌著,北京燕山出版社1999年2月第1版,第27页)。

       其实,不管是摊商还是游商,都是在今天所称的“小商小贩”之列。

       不能小瞧了小商小贩。


       人称“季傻子”的那个小贩,靠小推车,就推出来今天的餐饮名家“烤肉季”。

       烤肉宛,是在宣武门一带,推车沿街叫卖烤牛肉起家的。


       全聚德在早,是肉市街上摆摊儿卖鸡鸭的。


       东来顺也是手推车卖粥起家。


       都一处最初是前门外一个没名字的小饭铺。
……


       类似案例,不胜枚举。


       当年第一代移民进北京,很多人是靠体力、靠简单的手艺,靠吃苦耐劳,打拼出一条生路来。《都市丛载》中记有京城鸡毛小店的对联:“虽非羁旅招商店,却是藏龙卧虎堂”,还特别说明:“小店,即乞丐所居之处”(《朝市丛载》,(清)李虹若著,北京古籍出版社,1995年7月第1版,第109页)。有些人就是白天走街穿巷做生意,晚上蜗居鸡毛小店乞丐所居之处,最终闯出了在北京的生活新天地,甚至,创出了字号名家。

       不只是中国,就是如今的发达国家,也有小商小贩,即摊商和游商,也有集贸市场。他们也有从走街串巷“走”成大企业,甚至集团跨国的。

       去年,《印度快报》有文章说,因为门槛低,投入低,摆小摊是因贫穷涌入城市的人们谋生的自然选择,“无论他们是做什么,理发、卖杂志,卖冷饮还是驱蚊片,他们都满足了这个城市重要的需要,他们不是乞讨者,他们是让市场变得活跃起来的服务商”(新京报2010年10月24日 )。今年初,美国旧金山市一位议员说,小贩的存在,更能反映旧金山这个国际化大都市“充满魅力和发展机遇”(新京报2011年01月09日)。如此看来,小商小贩还是一个国际大都市“城市活力”的重要指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会馆建立|家乡投稿|联谊投稿|商业投稿|公益投稿|Archiver| 乡约网 ( 沪ICP备12021112号-1 )     

GMT+8, 2025-5-2 19:44 , Processed in 0.250341 second(s), 3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