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67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华老字号]皇上皇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听众

0

积分

平民

Rank: 1

乡约币
7 枚
乡约宝
0 枚
最后登录
2013-4-18
注册时间
2013-4-1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皇上皇   发表于 2013-4-18 15:37:1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分类:中华老字号
口号:暂无
简介:1、广州沦陷初期,一个叫谢昌的年青人为了生计做一些腊味咸鱼、茶叶、沙榄等挑担生意,走街串巷、小本经营。
2、谢昌有一兄弟叫谢柏,经营一家腊味行,名为“八佰载太上皇”其经营的腊味行每到  皇上皇
秋冬季节经常人头攒动,日进斗金。
3、谢昌挑着小担经过“八佰载太上皇”腊味店,看到顾客盈门的场景,顿悟到自己必须这样做才能有所作为,也可免去终日奔波劳苦,于是他每天都会到这个门店在门外观察、学习,渐渐熟悉了运作方法,回家后反复调试腌制配方。并将亲手配制的将腊味分给左邻右舍,均得到好评。
4、积累了制作经验的谢昌在海珠南路其兄隔壁租了一间铺面,起名为“东昌腊味店,”借势经营,他对内广招腊味、酱油、制冰、制皂、买卖手等专职技术人员,同时找到有陈列经验的铺面工将产品巧妙组合搭配陈列得美观醒目,吸引了很多的市民,对外则选择电台、报纸作广告宣传,此举一出,铺面很快就旺了起来。
头脑灵活的谢昌还一改腊味店只卖腊味的传统,采取秋冬卖腊味,夏天卖冷饮的办法使铺面四季都顾客赢门,他还把制作腊味废弃的下脚料用于制作肥皂出售,使生意更加红火。
5、此时的谢昌并示满足现状,而是开始思考如何超过太上皇----------
第一招:改店名,既然八佰载称自己是“太上皇”,那东昌就要比他做得更好,索性“皇上皇”吧!1943年,东昌腊味店改为“东昌皇上皇腊味店”。
第二招:提高产品档次,造势宣传,广而告之。海珠大戏院是达官贵人常出入的场所,谢昌重金捐赠一幅前幕给戏院,并绣上“东昌皇上皇腊味店”字样。抗战胜利后,他常在电台做腊肠、肥皂广告。腊肠告白:“想、想、想、皇上皇风肠一年一仗,任君选尝”。肥皂告白:“阿伯阿伯乜(为什么)你件衫赣邋遢(这么脏)?买件“皇上皇”擦几擦,包你雪赣白。”亲切的方言广告在广州大街  皇上皇
小巷被男女老少广为传唱。
6、腊味店发展至1949年,开设了太平路“为记”分店及下九路“下东昌”分店,并在大新路、石公祠开设了3个工场,制肥皂和冰棍,除此之外,谢昌还置有15间房产,成为广州腊味行业中发展较快的商家之一。
联系:中国广州荔湾北路小梅大街17号
86 20)84398808
网址:暂无

u=280820376,986424362&fm=23&gp=0.jpg (2.67 KB, 下载次数: 27)

u=280820376,986424362&fm=23&gp=0.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会馆建立|家乡投稿|联谊投稿|商业投稿|公益投稿|Archiver| 乡约网 ( 沪ICP备12021112号-1 )     

GMT+8, 2025-5-14 00:19 , Processed in 0.313654 second(s), 4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