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崇惕,中国科学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厦门大学理学学士(1954),厦门大学生物系教授(1986),
中国科学院院士(1991),
博士生导师(1985),厦门大学寄生动物研究室主任,中国动物学会理事。
主要从事的科学研究是人畜(兽)共患的寄生虫病病原(如:
血吸虫类,胰脏吸虫类,肝脏吸虫类,淋巴丝虫类,婴幼儿西里伯瑞氏绦虫,肝包虫类,等)的发育(生活史)和流行病学方面的问题。除此之外,尚研究经济动物(牛羊等家畜,家禽,鱼类和贝类等)的寄生蠕虫类病原的发育规律,传播媒介及流行病学;以及经济植物的寄生线虫的种类等曾任中国动物学会理事,国家教委第一届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1986-1998年(三届)任中国寄生虫学会副理事长,国家教委科技委生物学 科组成员。现任《动物学报》、《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及《中国寄生虫病与寄生虫学》杂志等刊物编委。主要从事研究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寄生虫种类,包括植物寄生线虫;经济动物(贝类、
家禽、
家畜等)、人体及人兽共患的各类寄生蠕虫病 原,着重阐明各寄生虫病原种类的全程生活史的发育,各发育世代的生物学特点,以及它们生命过程所需的各中间宿主(传播媒介)的种类; 各病原在流行区生态环境中生存,散播和流行的规律;病原各发育阶段与宿主的关系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人和各动植物宿主受感染的季节和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