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17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瞿氏宗亲】瞿秋白父子留在济南的足迹

[复制链接]

10

主题

0

听众

10

积分

平民

Rank: 1

乡约币
26 枚
乡约宝
0 枚
最后登录
2011-1-17
注册时间
2011-1-1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精气零   发表于 2011-1-15 12:42:0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史挥戈


      一天晚饭后,我邀上同样从事现代文学研究的老兄一道,信步踱出家门,乘出租车向着大明湖公园驶去。


      在大明湖的正南门,我们下了车,随着热闹的人流,漫步在柳叶轻拂的湖边,欣赏着一湖红荷绿叶,观看着游艇、画舫、摩托艇、碰碰船穿梭往返,激起一串串银白的浪花,也激起一阵阵欢声笑语。水波一圈圈荡漾开去,荡漾、消失,我的思绪渐渐地从眼前的热闹中游离,记忆的湖面上浮现出一弯新月,一位面容憔悴的慈祥老者正同一位身着白色学生装的俊美少年边走边谈着……

      哦,那是87年前,也就是1920年的阴冷的秋天,也该是济南人一年一度迎荷神的日子,21岁的瞿秋白赴苏俄考察前夕,特地从北京赶到济南向父亲瞿世玮先生告别的情景。

       大明湖畔的小酒馆
       我们沿着大明湖的南岸往西行走,极力搜寻着当年瞿秋白和他父亲吃晚餐的那家草棚小酒馆的痕迹,可映入我们眼帘的却是高低错落灰红相间的新旧楼房,看来小草棚早已无影无踪了。我们呆呆地立在钢筋水泥的现代化建筑面前,为这些无情地挡住游人视线的“屏障”而感慨再三。无奈,只得从我们的记忆深处寻出瞿秋白《饿乡纪程》的开端,从中领受一番草棚小酒馆的风情了——


      山东济南大明湖畔,黯黯的灯光,草棚底下,一张小圆桌旁,坐着三个人,残肴剩酒还觑着他们,似乎可惜他们已经兴致索然,不再动箸光顾光顾……其中一个老者,风尘憔悴的容貌,越显着蔼然可亲,对着一个少年说道:“你这一去……随处自去小心,现在世界交通便利,几万里的远路,也不算什么生离死别……只要你自己不要忘记自身的职务。你仔肩很重啊!……”那少年答应着站起来。其时新月初上,照着湖上水云相映,萧萧的芦柳,和着草棚边乱藤蔓葛,都嗖嗖响。三人都已走过来,沿着湖边,随意散步,秋凉夜深时,未免有些寒意。对着这种凄凉的境界,又是远别在即,叫人何以为情呢?


会馆建立|家乡投稿|联谊投稿|商业投稿|公益投稿|Archiver| 乡约网 ( 沪ICP备12021112号-1 )     

GMT+8, 2025-4-27 19:29 , Processed in 0.233784 second(s), 2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