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02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理学名人周蕙

[复制链接]

560

主题

0

听众

561

积分

乡侯

Rank: 3

乡约币
1173 枚
乡约宝
0 枚
最后登录
2014-2-12
注册时间
2010-12-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liu891224 实名认证  发表于 2011-1-29 14:25:5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理学名人周蕙



明朝中叶,陇原大地出了一位理学造诣很深,名望远播而深受世人推崇的人物,他就是号称小泉先生的山丹籍人周蕙。

周蕙,字廷芳,号小泉,明朝山丹卫城小东门外人。他的生卒年不详,约生活于明中叶宣德至弘治年间。周蕙少年时代家境很贫寒,虽然求学心切却无力进学校读书。十七八岁时就投身行伍,先后在临洮、兰州等地充当戍卒。驻防兰州时,偶尔听到有人讲儒家著作《大学》首章,很受启发,于是开始发奋读书,这时他已年逾二十。当时兰州学者,理学大师段坚常给读书人讲理学,周蕙常利用闲暇时间去听讲,他专心好学的精神是一般人比不上的。段坚很赞赏他的苦学精神,对他倍加器重,常给他解释义理,揭示要领。在段坚大师的精心指教下,他的学业日渐提高,理学造诣渐深。段坚常以周蕙好学的精神启迪诸生,同学的人也很敬重他,把他视为畏友,常请他解难释疑。

后来,周蕙随军调防秦州,就是现在的天水市。当时秦州所属的清水县教谕(主管一县文教的官吏)李果很有学问,他就拜李果为师。他殚力就学,笃信力行,学问渐深。在陇右学者中,不论是理学造诣,还是学问人品都被世人推崇,大家尊他为儒宗,名望远播关陇。当时坐镇陕西的总兵官,恭顺候吴瑾,仰慕他的名望,派人请他给自己的儿子当教师。他婉言谢绝,说:我是军人,有军务在身,若有战事,召之即往,如果给人当老师,怎能随时应召呢!

退伍后,他隐居秦州小泉,用小泉这个地名作为自己的名号,人称小泉先生。隐居后,他潜心钻研理学,造诣更深,名望更大。渭南学者李锦、薛敬之曾专程到秦州拜访他,切磋学问,聆听他的指教,受益很深。后来李、薛在陕西传播理学并自成体系,渊源均出于小泉先生。吴总兵亲送两个儿子到秦州,拜周蕙为老师,受益非浅。其间,前往拜访和求学的名士学子很多,他们都很仰慕推崇周蕙的学识人品,甚至湖广一带的名士也有远道来访的。他和段坚交往很深,成为忘年之交。成化中,段坚亲赴秦州拜访他,并留诗纪念。

当时,秦州地方的婚丧礼仪很陈陋。周蕙依据理学礼制重制婚丧礼仪,秦州人认为合于时宜,竞相采用,奉为规矩。

他品行高洁,不慕富贵,不阿权势。秦州知府多次亲往邀请,乡绅富豪也想攀附捧场,他都拒请不往。巡按杜礼征亲去拜访,他给杜讲《太级》、《先天》二图,终不离开讲席,无一点阿谀奉承的表情。

周蕙是个孝子,他的父亲出游江南日久不归,他思父心切,远道寻父,不幸船过杨子江时风浪大起,他不习水性,船沉落水而罹难。噩耗传到秦州,秦州老百姓深为哀痛,特在小泉为他建祠纪念。

清朝光绪元年,也就是公元1875年,左宗棠率部西征新疆经山丹,派人寻访他的族裔,并亲书周小泉故里碑立于周蕙故里山丹城小东门外。

他的后人周家志、周家惠是清代山丹书画名人,周家志是道光年间的拔贡生,曾任四川丹稜县知县。现在散居在山丹县城小东门和周家台的周氏,是周小泉先生的后裔。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会馆建立|家乡投稿|联谊投稿|商业投稿|公益投稿|Archiver| 乡约网 ( 沪ICP备12021112号-1 )     

GMT+8, 2025-4-28 22:03 , Processed in 0.311716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