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特产】高青大米:国家地理标志
清朝中期李姓移民从浙江带来稻种,在大清河边试种成功,这是鲁北地区最早的水稻试种。清咸丰五年黄河夺大清河道入海,本地沿黄湿地增加,水稻始大面积推广。1850年全县种植面积2600亩。1935年山东省主席韩复榘视察黄河防汛到刘春险工,吃稻塘李村所产大米后大加赞许,本县大米遂成为省府后勤物资特供。到六十年代,全县两座引黄闸建起,各公社水利条件大为改善,水稻种植扩展到全县。1965年,种植1.02万亩,平均亩产93公斤。后几经实践产量渐增,多在麦收后栽植。1978年,种植1.03万亩,平均亩产211公斤。1985年,全县种植1.85万亩,平均亩产413公斤。
大米是高青县的著名特产之一,外观晶莹透明,色泽油亮,米饭清香诱人、软粘适中并富有弹性,适口性好,深受消费者喜爱。高青大米特定质量成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地理位置形成了特有的湿热小气候。高青县的地理坐标为东经117°33′至118°04′,北纬37°04′至37°19′,与日本最著名的鱼沼越光产地纬度接近。同时由于该县北依黄河,东临渤海且有大型地下温泉,形成了特有的湿热小气候,前期利于秧苗早生快发,后期能减轻低温和大风的危害,利于养根保叶不早衰,延长灌浆时间,增加营养物质的积累。其次,水稻生产自然环境优越。高青水稻种植区域属黄河冲积平原,以天然黄河水浇灌,土壤和灌溉水中富含钾、硅等大量元素及锶、镁、钙、铁等微量元素。土壤中速效钾含量达到180mg/kg,有效硅含量达412mg/kg, 丰富的钾和硅不仅满足了水稻正常生长发育的需要,而且能促进早熟、增加籽粒饱满度、增强植株的抗病性和抗倒性。锶、镁等微量元素有利于形成稻米特有的风味;纯净无污染的黄河水增加了稻米的透明度,保证了生产的大米纯正口味;水稻生产地为农业保护区,没有工业“三废”的污染。再次,多样性生态系统减轻了病虫害的发生。高青水稻种植区域主要为沿黄分布,与玉米、棉花等旱作物及林果交叉种植,种植区域处于一个多样性的生态系统中,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迁飞性害虫发生较轻。
12月26日,从国家工商总局获悉,“高青大米”注册为地理标志商标,成为我市第一件地理标志商标。
“高青大米”始种于清朝中期,清咸丰五年开始大面积推广。 “高青大米”的优质来源于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土壤条件,高青的地理坐标与日本最著名的鱼沼越光产地纬度接近,属北温带大陆性气候,非常适合水稻生长。水稻种植区域的赵店镇和常家镇为沿黄镇,土壤PH值平均为7.8,为水稻生长最佳酸碱度。土壤质地为沙壤土,爽水性好,早晨升温快,晚上降温快,昼夜温差大,特别有利于水稻生长过程中各种干物质积累。在水稻种植中,用天然黄河水浇灌,土壤及灌溉水中富含水稻生长必须的钾素、硅素、锶素、镁素等。 为有效保护和利用自然资源,促进“高青大米”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自2007年8月份起,高青县局将“高青大米”作为地理标志商标培育对象,采取印发宣传材料、专题讲座、上门服务等多种形式,宣传实施农副产品地理标志商标的重要意义。会同县农业部门制定了《“高青大米”特定质量及成因分析》、《“高青大米”证明商标使用管理规则》,到章丘、沾化等地学习了“章丘大葱”、“沾化冬枣”成功注册经验,从高青县志、高青县地名志、惠民地区农业志、李氏族谱中查找了“高青大米”历史渊源等资料,并于2007年12月向国家工商总局提交了注册申请。2008年9月6日,商标获得初步审定公告。注册后,该局将通过新闻媒体、推介会、洽谈会等,加强宣传,扩大“高青大米”的社会影响力。引导有技术、有文化的种植户成立协会组织,以地理标志做纽带,形成“公司+农户+地理标志”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力争用3-6年时间,将“高青大米”争创为山东省著名商标、中国驰名商标,让“高青大米”昂首进入大商场、超市,成为农民增收的“金招牌”。
2009年12月26日,“高青大米”注册为地理标志商标,成为我市第一件地理标志商标。 “高青大米”始种于清朝中期,清咸丰五年开始大面积推广。 “高青大米”的优质来源于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土壤条件,高青的地理坐标与日本最著名的鱼沼越光产地纬度接近,属北温带大陆性气候,非常适合水稻生长。水稻种植区域的赵店镇和常家镇为沿黄镇,土壤PH值平均为7.8,为水稻生长最佳酸碱度。土壤质地为沙壤土,爽水性好,早晨升温快,晚上降温快,昼夜温差大,特别有利于水稻生长过程中各种干物质积累。在水稻种植中,用天然黄河水浇灌,土壤及灌溉水中富含水稻生长必须的钾素、硅素、锶素、镁素等。
为有效保护和利用自然资源,促进“高青大米”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自2007年8月份起,高青县局将“高青大米”作为地理标志商标培育对象,采取印发宣传材料、专题讲座、上门服务等多种形式,宣传实施农副产品地理标志商标的重要意义。会同县农业部门制定了《“高青大米”特定质量及成因分析》、《“高青大米”证明商标使用管理规则》,到章丘、沾化等地学习了“章丘大葱”、“沾化冬枣”成功注册经验,从高青县志、高青县地名志、惠民地区农业志、李氏族谱中查找了“高青大米”历史渊源等资料,并于2007年12月向国家工商总局提交了注册申请。2008年9月6日,商标获得初步审定公告。注册后,该局将通过新闻媒体、推介会、洽谈会等,加强宣传,扩大“高青大米”的社会影响力。引导有技术、有文化的种植户成立协会组织,以地理标志做纽带,形成“公司+农户+地理标志”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力争用3-6年时间,将“高青大米”争创为山东省著名商标、中国驰名商标,让“高青大米”昂首进入大商场、超市,成为农民增收的“金招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