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信集团是特大型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成立于1969年。
海信坚持“技术立企、稳健经营”的发展战略,以优化产业结构为基础、技术创新为动力、资本运营为杠杆,持续健康发展。进入21世纪,海信以强大的研发实力为后盾,以优秀的国际化经营管理团队为支撑,加快了产业扩张的速度,已形成了以数字多媒体技术、现代通信技术和智能信息系统技术为支撑,涵盖多媒体、家电、通信、智能信息系统和现代地产与服务的产业格局。2009年海信实现销售收入560亿元,在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中名列前茅。
海信拥有海信电器(600060)和海信科龙电器(000921)两家在沪、深、港三地的上市公司,同时成为国内唯一一家持有海信(Hisense)、科龙(Kelon)和容声(Ronshen)三个中国驰名商标的企业集团。海信电视、海信空调、海信冰箱、海信手机、科龙空调、容声冰箱全部当选中国名牌,海信电视、海信空调、海信冰箱全部被评为国家免检产品,海信电视首批获得国家出口免检资格。
海信是国家首批创新型企业,国家创新体系企业研发中心试点单位,中宣部、国务院国资委推举的全国十大国企典型,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863成果产业化基地、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数字多媒体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海信在青岛、深圳、顺德、美国、比利时等地建有研发中心,初步确立全球研发体系。科学高效的技术创新体系,使海信的技术创新工作始终走在国内同行的前列。
目前,海信在南非、埃及、阿尔及利亚等地拥有生产基地,在全球设有15个海外分支机构,产品远销130多个国家和地区。
1978 |
| 1978年,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之机,青岛无线电二厂调整组织结构、实行三级管理模式,当年电视机增加到三个品种,产量达到2500台,收音机品种增加到6个,总产量达到63750台,名列全省第一。 |
1976 |
| 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青岛无线电二厂再次开始了积极的技术开发,9月研制成功9英寸全塑机壳晶体管黑白电视机,填补了国内空白。该年实现全员劳动生产率17027元/人,名列全省电子行业第一名。 |
1970 |
8月 | 8月,研制出山东省第一台电子管式14英寸黑白电视机,填补了山东省的空白,次年实现了小批量生产,全年产量80台。 |
5月 | 1970年5月,济南军区、山东省革命委员会电讯工业领导小组召开电视机生产会议,确定青岛无线电二厂(海信集团公司前身)试制电子管式黑白电视机。会后,该厂派技术人员赴天津七一二工厂学习电视机生产技术。 |
| 1970年春,第一台超外差式“红灯”牌501型晶体管台式收音机研制成功。 |
1969 |
9月 | 1969年9月,海信的前身“青岛无线电二厂”成立,职工10余人,生产半导体收音机,固定资产10.7万元。 |
1982 |
| 1982年,完成了由广西路22号到江西路11号的搬迁,并进行了组织机构调整:设立电视机、电子应用、机加工三个车间,12个管理科室;下设三个分厂,主要生产电视机、收音机、元器件。 |
1980 |
| 1980年春,青岛电视机厂决定将企业主体从广西路22号迁至江西路11号。当年7月,3600平米的一期工程竣工,年底二期工程10000平米大楼及配套工程投入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