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97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非物质文化]傣族慢轮制陶

[复制链接]

1

主题

0

听众

1

积分

平民

Rank: 1

乡约币
7 枚
乡约宝
0 枚
最后登录
2013-2-5
注册时间
2013-2-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傣族慢轮制陶   发表于 2013-2-5 21:08:0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分类:非物质文化
口号:暂无
简介:云南有长达四千余年的制陶史,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景洪曼斗寨、勐罕曼峦站寨、勐海曼扎寨及勐龙寨等地均保留着较为完整的傣族传统制陶技艺。
    傣族自古喜爱用陶,制陶在傣语中称为“板磨”,俗称“土锅”。明初钱祖训所著《百夷传》称:傣族“惟陶冶之器是用”。与其他民族不同的是,傣族制陶是由妇女世代相承的。其主要工具有转轮、木拍、竹刮、石球等,主要技艺流程包括舂土、筛土、拌沙、渗水、安装转盘、制坯、打坯、干燥、准备烧陶、烧陶等环节,所生产的陶器按其用途可分为生活用具、建材、赕佛用具等种类。
    傣族制陶技艺最突出的特色为慢轮手工制作,器物表面均用有纹的木拍拍打出印纹,这与南方新石器遗址出土的印纹陶器相一致。傣族陶器在用料上亦有讲究,主要以泥土加砂石料来改善成型性能。其焙烧方式也有自己的特点,包括露天焙烧和封闭半焙烧等多种方法。成坯方法呈多样化特点,有无转轮制坯、脚趾拨动慢轮、手拨动转轮等方式。这些远古时期的制陶技术,至今仍为傣族传承使用。20世纪50年代末期以来,国内外著名的考古学家多次对傣族制陶进行专门调查,认为傣族传统制陶是我国原始陶艺的代表,是解开中国新石器时代烧陶之谜的钥匙。
    但是,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深入,除了少量用于建筑物屋脊的装饰品和佛教礼器外,在其他场合已不大容易看得到传统的傣族陶器。另外陶器制作的经济效益不理想,所以学习和从事制陶技艺的人越来越少。在西双版纳,只有少数村寨的几户人家还会制作陶器,原始制陶术已处于即将消亡的状态,亟待拯救和保护。
联系:暂无
网址:http://www.ihchina.cn/inc/guojiaminglunry.jsp?gjml_id=355

1_20100422130411_8Q5Xc.jpg (41.32 KB, 下载次数: 91)

1_20100422130411_8Q5Xc.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会馆建立|家乡投稿|联谊投稿|商业投稿|公益投稿|Archiver| 乡约网 ( 沪ICP备12021112号-1 )     

GMT+8, 2025-4-29 19:59 , Processed in 0.359439 second(s), 3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