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06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范氏宗亲】范曾 忆名人之交 笑假画之谬

[复制链接]

8

主题

0

听众

8

积分

平民

Rank: 1

乡约币
20 枚
乡约宝
0 枚
最后登录
2010-11-17
注册时间
2010-11-1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香雪海   发表于 2010-11-13 19:01:3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香雪海 于 2010-11-13 19:01 编辑

范曾 忆名人之交 笑假画之谬




  在南开大学为“挑战杯”科学发明大赛作演讲———

  “宇宙的起点在哪里?时间和空间的起点在哪里?”如果这话出自一位物理学家之口,我们一点都不会感到惊奇,但这话却是当代知名的书画家范曾所说,让人感到一丝意外与惊喜。近日,范曾在天津南开大学为“挑战杯”科学发明大赛做演讲,久未在公众场合露面的他,面对年轻学子们侃侃而谈,题目定为“科学家的好奇心———致赛先生的徒子徒孙们”。



  其间他回忆了与数学家陈省身、物理学家杨振宁等人的往事,间或用简洁诙谐的语调表述自己对科学的认识,现场气氛十分活跃。

  ■科学是大美,艺术是小美

  范曾之“狂”在艺术圈内无人不晓。他曾“骄傲”地宣布:市面上我的画有99%是假的。他在绘画、书法等领域的造诣颇深,谁也没想到他与自然科学竟然也“走”得那么近。昨天接受记者采访时他说:“在我眼中,科学之美是大美,他们能展现宇宙、自然或生命中那些令人惊叹的东西,但这些往往不能为人所知。比如分子的撞击,在那一瞬间是多么奇妙、美丽的场景,可一般人都没法看到。而艺术则是小美,是人类自己所创造出来的,艺术之能表现科学美之万分之一,便是十分幸运的事。”

  他说,自己与多位科学家相交甚密,平时为他们作画,“画完后自己觉得很满意,看到能用画来表现他们智慧的目光,便觉得十分快乐”。

  ■为陈省身的客厅“革命”

  在演讲中,范曾不止一次讲到跟陈省身及杨振宁的往事。他风趣地说,自己曾为陈省身家的客厅进行“革命”:有一年陈省身大寿,其弟子送来礼物颇多,但大部分是陶瓷“寿星老儿”,摆了整整一屋子。那天陈省身请范曾及一些数学家去做客时,范曾看不下去了,起身说:“我给你家客厅来一次革命吧。”他出主意,请陈省身在每个寿星老儿的底座上签名,然后挨个送给在场的人。轮到他自己的那个寿星老儿时,发现底座是用瓷做的,毛笔写不上去,于是陈省身就在寿星老儿的头上写了“省身”二字送给了范曾。如此一来,客厅立马恢复了清爽,在场的人们也都十分高兴。

  “有时科学家们很有意思,别看他们对平日的生活不太在乎,但他们的想法有时非常有诗意。”范曾说,他自己曾跟不少科学家们提出很多“幼稚”的问题,搞得他们哭笑不得。比如问陈省身:“你一天到晚在想什么?”陈老老实实回答:“其实我没想什么,只是坐在那里让大家看见,我在想问题。”又如问杨振宁:“证明哥德巴赫猜想有什么实际意义?”杨回答:“就像一个老鼠打洞,打得非常深,也非常窄,只能允许它自己进,自己出———这就是它的意义。”

  ■那些画要都是真的,我得画两万年

  范曾的画和书法很有名,也很值钱。不过他自己对这一点倒是看得很开:“有时朋友请我去看拍卖或者是展出,很多挂着我名字的作品其实都是假的。我猜,市面上应该有500万张署着我名字的假画。其实我画画算快的了,也就是一年250张,那500万张画啊,我得画两万年。”记者问:那您发现有人造假时,会去同他打官司吗?他一笑:“一天100张,我也得打一万多年,算了吧。”

  范曾说:“我对自己有24个字的定位:痴于绘画,能书,偶为辞章,颇抒己怀,好读书史,略通古今之变。每个人都要客观地看待自己,选择适合自己的道路。只有正确认识自己,有正确的定位才能成功。”

会馆建立|家乡投稿|联谊投稿|商业投稿|公益投稿|Archiver| 乡约网 ( 沪ICP备12021112号-1 )     

GMT+8, 2025-4-29 18:46 , Processed in 0.278591 second(s), 2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