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20
- 帖子
- 288
- 积分
- 288
- 精华
- 0
- 最后登录
- 2011-2-8
- 注册时间
- 2010-11-11
 
- 乡约币
- 622 枚
- 乡约宝
- 0 枚
- 最后登录
- 2011-2-8
- 注册时间
- 2010-11-11
|
 | |  |  | 清 泠 泉
清泠泉,又名志仙泉,因清泉激石,泠泠作琴筑(古乐器,像琴)声而得名。清泠泉水常年不竭,且水质清洌甘甜,细细品尝尚有淡淡的柏香味,人说是它采集五峰山之精华而成之故。虽是无稽之谈,听泉品泉之余,倒也觉得贴切。现代人化验水内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微量元素,而古人仅凭口感便晓其中之妙,不仅名列五峰山第一泉,还上了道光年间的《长清县志》和《济南府志》,现在是济南市重点保护的名泉。为昔日五峰山内八景之一。清泠泉自石雕龙口中流出,跌落长、宽、深各0.8米的石砌方池中。然后,一脉经溢水口蜿蜒西行约6米之遥,再度跌落“连二湾玉女盆”之后流入龙王殿;另一脉则伏流而下,再从两个石雕龙口中洒泼吐入另一石砌方池,而后又伏流至龙王殿,与前一脉在殿内雕栏方池汇合。龙王殿为玉皇殿的东配殿,却修筑得狭小幽暗,乍进去只闻水声不见水流,闭眼稍候方见泉水从石雕龙头里淙淙流出,成“一派水声流不尽,四周山势欲飞来”之幽绝。可谓匠心独运。
亭是中国古典建筑艺术中意韵隽永、丰富多彩的一种形式。它精巧工细,千姿百态,任何风景名胜无不以各类亭台做点缀,正所谓:“半槛云烟过四海,一亭诗境飘城外”。清泠亭建在清泠泉上,四檐翘飞,彩绘斗拱,碧瓦流光。亭子的梁架构造十分奇巧,三层叠起,每层皆为正方形,亭顶则为四棱锥形,极为少见。此亭此靠志仙峰,东倚崖壁丛树,西接雌雄同株银杏王,下有清泠池。盛夏酷热之际,置身于亭中,泉鸣谷荡,流水淙淙,不仅暑气全消,更觉神清气爽、心旷神怡。清泠亭为四柱方亭,四根石柱上自然留有文人雅士触景生情之联。一为清人黄易题:“露滴仙人掌,云流玉女盆”。另一联为清人英和所指导性计撰:“到此息尘滤,对之清客心”。知已相对,听泉品联,花香四溢,百鸟唱和,那洒脱惬意之感,怕就是“神仙”二字所能包容得下了。有诗赞曰:“客至满清厅,松风亲细泠。诗文常会友,即此是兰亭。”
|
| |  | |  |
|
-
0.jpg
(26.37 KB, 下载次数: 124)
-
1.jpg
(27.55 KB, 下载次数: 1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