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99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非物质文化]徽州楹联匾额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听众

0

积分

平民

Rank: 1

乡约币
7 枚
乡约宝
0 枚
最后登录
2013-3-16
注册时间
2013-3-1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徽州楹联匾额   发表于 2013-3-16 15:44:2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分类:非物质文化
口号:暂无
简介:明清两代徽商经济发展到顶峰。致富以后的徽商在家乡大兴土木,营祠建房,墟落处处,亭台楼阁遍地。由于徽商多为儒商,重教化,讲人伦,善与仕交往,它的处世哲学、人生追求便通过对联张布在建筑上。凡有人居处,即有对联。


  依附建筑而生的徽州楹联匾额在明清两代达到鼎盛,主要表现在它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婚丧嫁娶,开张营业都有了挂贴对联的习惯。写景咏物,言志抒怀。老幼皆喜,妇孺能对,有联则雅,无联则俗。

  徽州楹联匾额的普及,使它成为徽州地区最有代表性的地域文化之一。黟县西递、宏村为代表的徽州楹联匾额,便是其中的精华。

  中国封建社会主体哲学思想以及崇尚自然的理念在徽州楹联中得到集中反映,明清时期程朱理学进一步丰富了徽州楹联匾额的内容,使之不仅具有中国传统楹联匾额所具备的特性,也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广泛的实用性。徽州楹联匾额不仅在读书人中间流传,而且在平民中间吟诵,且在徽州特色方言的映衬下,更显得富有文化韵味。

  徽州楹联匾额所反映的明清几百年间人们思想、道德、伦理、教化、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信息是极其丰富且弥足珍贵的。
联系:暂无
网址:http://fy.folkw.com/view.asp?id=1608

300001174781130742681621832.jpg (51.96 KB, 下载次数: 76)

300001174781130742681621832.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会馆建立|家乡投稿|联谊投稿|商业投稿|公益投稿|Archiver| 乡约网 ( 沪ICP备12021112号-1 )     

GMT+8, 2025-5-7 02:26 , Processed in 0.311710 second(s), 3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