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64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非物质文化]金山农民画艺术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听众

0

积分

平民

Rank: 1

乡约币
7 枚
乡约宝
0 枚
最后登录
2013-3-16
注册时间
2013-3-1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金山农民画艺术   发表于 2013-3-16 16:03:2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分类:非物质文化
口号:暂无
简介:金山,上海最古老的成陆地区之一,横跨江浙沪三地,素有“吴跟越角”之称,历史文化的底蕴源远流长。 金山农民画是本地农民从田亩垄野间脱颖而出的民间美术再生态,以丰富的江南民俗情态、外拙内巧的艺术风格见称于世。

    金山农民画以江南水乡风土人情为主要题材,融合刺绣、剪纸、蓝印花布、灶头壁画、雕塑、漆绘等民间艺术表现手法,大胆运用艺术夸张和强烈的色彩反差,以拙胜巧。


    金山农民画第一代农民画家代表阮四娣有剪纸的功底,作画随心走笔,自由发挥,画站着的鸡,却画出鸡的脚底;画孵蛋的鸡,连肚里的鸡蛋也画了出来,联想浪漫。不少专业人士说,农民画不受透视原理约束,画鱼塘,按传统西洋画技法,只能画出透视之下的边沿。但农民画却把底也翻上来。这一翻就无形中暗合了西方现代画家的创新之处,所以能够引起国外人士的兴趣。
    农民画看似土气,其实包含着很多“前卫的东西”:一是童趣,农民画有着原始、纯朴的视角;二是装饰性强,这是当代美术的一个潮流;三是与城市人的“怀旧”情怀暗合,不少田野中出来的城市人可以在农民画的乡风乡情中找到根的感觉。



    金山农民画不是发明创造而应该是个“发现”——科学的借鉴。其主创群体,大多是年龄偏高、终身固守田园,无缘传统书画艺术的农村女性。当她们身上那种沉睡的人类童年般的认知变为苏醒的绘画意识时,古老农耕文化时代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刺绣、剪纸、印染等家庭杂艺,民间漆绘、灶壁画、箱柜画、雕花木床、翘檐跳脊等百工匠艺,都转化为农民笔下的绘画语言——“以笔代针,以色为线”引起表达方式的革命;其二,是“倒酒说”:金山农民画犹如埋藏于泥窖中的陈酒,而开启封泥促使人们认识它的,却是原金山文化馆的美术辅导吴彤章等一批民间美术工作者。金山农民画使画生活、把生活变成画面,也使农民作画并进入画坛成为真实。它率先超越了中国农民画的“墙头艺术”和“专家装药、农民点炮”的朦胧时期,对各地农民画的发展走向造成强烈冲击,并产生深远的影响。
联系:暂无
网址:暂无

001ec949ffa00c05734d50.jpg (112.46 KB, 下载次数: 52)

001ec949ffa00c05734d50.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会馆建立|家乡投稿|联谊投稿|商业投稿|公益投稿|Archiver| 乡约网 ( 沪ICP备12021112号-1 )     

GMT+8, 2025-5-7 04:23 , Processed in 0.347757 second(s), 3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