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70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非物质文化]二股弦

[复制链接]

0

主题

0

听众

0

积分

平民

Rank: 1

乡约币
7 枚
乡约宝
0 枚
最后登录
2013-4-24
注册时间
2013-4-2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二股弦   发表于 2013-4-24 21:39:2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分类:非物质文化
口号:暂无
简介:二股弦是一个古老的剧种,形成于宋朝,有500多年的历史。二股弦是从民间小调发展演变来的,风格鲜明,唱腔独特,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国内其他地方没有见过。二股弦没有受到现代戏剧的影响,基本保持了原生态,具有很高的学术及文化价值。

发现二股弦

    2006年夏天河南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课题组在调查怀梆的时候发现了这个剧种。全国戏曲普查时漏掉了这个剧种,所以现有正式出版的资料里查不到二股弦。经课题组的帮助,二股弦才得以成功申报为河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全国仅剩一个剧团——武陟县大司马二股弦剧团。

   据河南省社科院戏剧专家刘景亮介绍,二股弦是一个古老的剧种,形成于宋朝,有500多年的历史。二股弦是从民间小调发展演变来的,风格鲜明,唱腔独特,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国内其他地方没有见过。二股弦没有受到现代戏剧的影响,基本保持了原生态,具有很高的学术及文化价值。

    大司马村二股弦剧团团长苗运通说,该剧团是我国目前唯一一家二股弦剧团,共有演员40多名,虽然演出不断,但多数是友情演出,没有演出费。由于年轻人不愿意参加二股弦演出,村里的老艺人自觉承担起了拯救二股弦剧种的使命。

    大司马二股弦剧团为保护文化遗产,进行了悲壮的努力。他们没有经费、没有场地、没有人气。现在看戏的人越来越少,即使是义务演出,有时也要去哀求别人。为保住全国这一个仅存的剧团,在极为困难的情况下,他们做出了艰苦的努力,希望所有关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人们能伸出援助之手来保护河南这笔珍贵的文化遗产!

  现在,二股弦剧团开始整理资料和剧目,一些宝贵的音像资料被保存下来。冯丈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负责人之一薛更银说,由于经费有限,该中心扶持的二股弦、怀梆等剧种需要政府更多的投入。

  目前,武陟县专门设立了扶持基金,通过开展戏曲比赛、定期举办演出等活动发展壮大二股弦剧团,让传统文化回到群众中,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成为大家的自觉行动。

    大司马村二股弦剧团副团长——刘世众说:“(二股弦)起初是民间演唱的形式,然后逐渐发展,形成在舞台上演唱。(民间流传)织布纺花不赚钱,一心想看二股弦,说明群众对它是非常喜爱的。”

二股弦艺术特色

    二股弦风格鲜明,唱腔独特,具有很强的地域性。主要板式有清板、二板、含腔、跺板等十八种,剧目多达一百多个,如《秦雪梅》、《宝莲灯》等等。
联系:暂无
网址:http://fy.folkw.com/view.asp?id=1766

73b31863595515ffc40de34c9427d353.jpg (257.43 KB, 下载次数: 36)

73b31863595515ffc40de34c9427d353.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会馆建立|家乡投稿|联谊投稿|商业投稿|公益投稿|Archiver| 乡约网 ( 沪ICP备12021112号-1 )     

GMT+8, 2025-5-6 19:40 , Processed in 0.389633 second(s), 3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