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小结:
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昌铃公司第一副总经理,中航工业江西昌河汽车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原江西昌河汽车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周世宁简介:
曾历任:昌飞公司车间副主任、处长、副总工程师、昌铃公司第一副总经理,目前拥有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职称。曾任江西昌河汽车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他是一名老昌河人,经历过昌河的辉煌时期,也经历过昌河的低谷;他学飞机出身,却“不务正业”地干起了汽车,一干就是27年;他笑称将自己的青春献给了昌河,他对昌河的员工饱含深情,希望不辜负他们的期望,带领昌河走向美好的未来。他坚信自己能做到这一点,因为已经找到了一条正确的路。
他就是中航工业江西昌河汽车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周世宁。
“昌河制造”的总经理
周世宁是“土生土长”的昌河人,从一名工人一步步走到总经理的位置,可谓完全“昌河制造”。小时候,周世宁家庭生活条件比较优越,他喜欢“随遇而安”。小学时,他曾写过一篇作文,题目是《随时听从党的召唤》。再长大一点时,他的理想是当一名工人。上大学后,他的目标是当一名工程师。如今,他的理想都一一实现了。
1982年,24岁的周世宁进入昌河工作。也就是在这一年,中国第一辆微车CH110在昌河诞生了。“那时,昌河提出要以民养军,决定腾出几个车间造汽车。老一辈人对飞机有感情,就把我们年轻人调去搞汽车了。”周世宁说。从此,他开始与汽车结缘。
上世纪80年代初,国家提出干部“四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革命化)。年轻的周世宁凭借自己的能力,很快得到重用。仅工作两年,就担任了他所在处室的副主任。
上世纪90年代,昌河越来越重视汽车业务,提出了军民结合、军民齐上的口号。1993年,昌河成立了微型车分厂,周世宁任技术厂长。1995年,江西昌河铃木汽车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周世宁调入该合资公司工作。1999年,他担任昌河铃木开发“北斗星”车型的试制组组长。
在昌铃公司工作期间,周世宁被借调出来参与景德镇、合肥、九江等昌河三大生产基地的建设。景德镇生产线建设时,他是技术总协调。合肥公司生产线建设时,他是现场总监。九江公司生产线建设时,他参与了前期规划,后期生产线安装调试时,他担任总负责。
周世宁认为在九江的工作经历,对他现在帮助很大。他说:“如何从技术干部转向行政管理干部,九江的经历让我做好了准备。现在面对市场开发、战略规划等问题,就比较熟悉了。”
无论在哪个工作岗位,周世宁都尽职尽责,做得非常出色,可谓“随时听从组织的召唤”。2007年8月,周世宁正式出任昌河汽车总经理,担当大任。
昌河复兴计划的领航人
身为总经理的周世宁责任重大,因为2007年的昌河已经处于调整期。
上世纪90年代的辉煌,让包括周世宁在内的昌河人至今都感到自豪。1991年以后的7年间,昌河微车产量以年均40%的速度增长,在全国微车市场连续6年独占鳌头,占据36%的市场份额。那时,在全国很多城市都能看到昌河微面的身影,北京的出租车很多也是昌河微面。
进入本世纪以来,形势突变,昌河不断被竞争对手赶超,市场占有率逐渐被侵蚀。昌河陷入了低谷。从2004年开始,昌河汽车几番换帅没有多少起色。在这样的背景下走马上任的周世宁,承担的是昌河复兴的大任。
昌河所处的困境、员工的殷切期盼以及竞争对手的快速发展,都使周世宁倍感压力。然而,温和的周世宁骨子里有股韧劲,绝不向困难低头。“我奉行的一个原则就是,要尽全力做好每一件事。对手越强大,我越要发挥出更好的水平。”他说,“我要带领昌河在中国汽车行业谋求一席之地,逐渐壮大起来。”
周世宁首先给昌河进行了诊断。“昌河微面的技术特点比较适合乘用车,当年微面主要用来乘人时,昌河非常有优势,发展得很快;而近年来,随着国家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微面主要用来拉货,或者客货两用。昌河没能及时进行产品调整,所以落后了。”
找到问题症结后,便对症下药。周世宁带领昌河提出了“三年复兴计划”,积极进行产品结构调整。预计在2011年实现扭亏为盈。目前来看,该计划有望提前实现。受益于国家利好政策刺激,今年前7个月,昌河北斗星销量同比增长46%,福瑞达销量同比增长33.7%。“我们的经营情况已大幅好转,今年可以大幅减亏,明年就可能扭亏为盈。”周世宁兴奋地说。
小排量车的坚定拥护者
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前夕,周世宁再次来到井冈山,学习革命前辈的艰苦奋斗精神,增强了战胜困难的信心。“尽管我们现在还很困难,尽管我们现在还比较弱小,但我们已经找到一条正确的路,未来一定能壮大起来。”
周世宁所说的正确的路是“走节能路,造精品车”。早在多年前,周世宁就看好小排量汽车的发展前景。他认为:“从我国人口和能源现状看,小排量车最终会得到大发展的。”目前,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国家出台了鼓励小排量车发展的政策,促进了小排量汽车的发展。但他认为小排量车的春天并没有真正到来。他曾在不同场合多次建议国家延长鼓励小排量车的政策。他认为:“至少得5年,才可能真正引导消费者崇尚使用节能的小排量汽车。”
周世宁曾多次出国参观考察。他听到,现在有一些西方国家在批评中国“占用了太多资源”。所以,“发展小排量车正有利于中国在世界上树立更好的形象”。
目前,周世宁带领昌河进一步明确了发展精品小排量车的道路,他要把昌河打造成中国的铃木。“昌河的小排量车是安全、节能、耐用、环保的能满足消费者需求的车。”他表示,一定会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实现这个目标。
上任两年多来,周世宁觉得,自己已经在正确的道路上前进,并且有所回报,但仍然倍感压力,汽车行业是“一个不努力就会走向地狱的行业”,“必须干好每一件事,绝对不能松懈。”他坚定地说。
进入牛年,昌河汽车“牛”劲冲天,一路飘红。1至5月份,昌河汽车销售量达63500辆,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2%,上缴税金8000万元,其中北斗星品牌汽车的销售更是增长40%以上。昌河汽车的生产、销售为何如何火爆?在接受专访时,昌河汽车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周世宁告诉记者:“昌河迎来发展的春天离不开市委、市政府的鼎力支持。”
周世宁介绍说,景德镇市委、市政府一直非常重视支持昌河汽车的发展。在企业正感受到全世界范围金融危机带来的阵阵寒意时,景德镇市委、市政府给昌河汽车送来了春天般的温暖。年初,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来到昌河汽车现场办公,帮助昌河解决发展中遇到的一些难题。市委、市政府随后出台了促进昌河汽车发展的相关措施,对2009年6月1曰至12月31日购买北斗星、浪迪车型的景德镇市民按销售价格5%给予补贴,对本市购上述两款车的农民,在享受市民优惠的基础上,再由各县(市、区)财政增加5%的补贴优惠,此举必将掀起昌河汽车的销售热潮。同时,为支持昌河汽车的发展,市委、市政府作出了把昌河汽车2009年上缴税收增量的50%返还企业的规定,这一举措也势必大大增强企业的发展后劲。周世宁高兴地告诉记者,市委、市政府的支持让企业员工的心里暖洋洋的。这些优惠措施公布后,昌河汽车的销售情况越来越好,周世宁同时对市经贸委、市财政局在直销点设立一站式服务,将有关优惠手续一次性办结的做法给予了高度评价。周世宁说:“从这些细微之处,能感受到市委、市政府和有关部门对昌河汽车的关爱和支持。”
周世宁最后表示,市委、市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必将推动昌河汽车克服重重困难,实现新一轮的快速发展。昌河汽车有限责任公司的全体员工将以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为动力,坚持“走节能路,造精品车”,以生产安全、耐用、节能、环保的小排量汽车为目标,在未来二至三年内实现昌河汽车新一轮大发展,把企业做大做强,为景德镇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