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50
- 帖子
- 1029
- 积分
- 1029
- 精华
- 0
- 最后登录
- 2011-4-7
- 注册时间
- 2010-9-28
 
- 乡约币
- 2227 枚
- 乡约宝
- 0 枚
- 最后登录
- 2011-4-7
- 注册时间
- 2010-9-28
|
 | |  |  |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是江苏省首家高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隶属于江苏省信息产业厅,是一所国有公办性质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座落于常州大学城内,占地1036亩。学院具有四十多年的办学历史。素有“江苏省信息产业人才培养重要基地”的美誉。学院毕业生以敬业精神强、专业水平高、动手能力强享誉省内外。多年来毕业生一直供不应求,一次性就业率均在98%以上,连续三年被评为江苏省就业先进集体。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学院简介 校园全景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是江苏省首家高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隶属于江苏省信息产业厅,是一所国有公办性质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坐落于常州大学城内,占地1048亩,建筑面积近30万平方米。2003年11月学院成为全国第一批35所国家级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之一。学院2005年被评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江苏省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等。2006年被江苏省教育厅、财政厅确定为江苏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2007年成为教育部、财政部第二批"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立项建设单位"。学院先后获得“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 “全国就业工作星级示范校”“江苏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师资队伍建设先进高校”、“江苏省文明学校”、“江苏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招生工作先进集体 ”等多项荣誉称号。2004年12月,我院以优异的成绩顺利通过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评估结论为优秀。
2010年,经教育部批准我院成为江苏省第三所有自主招生权力的专科高校,2010年计划自主招生300人。像一些211重点本科一样,实行单独自主招生,不仅体现了我院在专科中的牢固地位,更是体现了国家支持示范性高职高专的决心。考生不需要参加高考,需要到本院的网站填写报名表,参加我院的统一考试,被录取之后不可再参加高考,若未录取,则可继续参加高考,报名时间:3月23日-4月12日网上报名,4月10日-12日到现场确认。
学院校徽 学院校徽是由学院的英文全称的首字母组成,为CCIT,校徽标志也是由两个C和I,T合成的。学院简称为“常信院”
校徽
师资力量及学生规模 师资力量及学生规模目前在校学生11000余人,现有教职工近800人,其中教授20人,副教授及高级工程师以上职称170人,“双师型”教师占81%以上,学院聘有外籍教师多名。 学院具有四十多年的办学历史。学院拥有模具加工、自动控制、信息管理、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软件开发等17个实训中心,建有各类实验室109个,素有“江苏省信息产业人才培养重要基地”的美誉。学院毕业生以敬业精神强、专业水平高、动手能力强享誉省内外。多年来毕业生一直供不应求,一次性就业率均在98%以上,连续三年被评为江苏省就业先进集体。
教学楼群
领导视察 2005年10月1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到我院视察。
2009年1月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到我院视察,给示范建设中的师生员工以极大的鼓舞。
2006年4月30日,中央政治局常委罗干莅临我院视察。
温总理视察学院
2006年11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到我校视察
现任领导 院党委书记:杨治华
院 长 :邓志良
党委副书记:黄天民
校园
国际合作 学院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德国迈哈根学院,韩国明知专门大学,韩国极东大学等院校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学生可以到上述学校攻读双专科,本科及硕士学位。软件专业学生两年后还可到印度国际信息学院深造。
我院学生与韩国明知专门大学校长合影
历年录取分数 江苏省:
2007年最低分514分,最高分563分,当年二类本科最低分549分。
2008年最低分303分,最高分374分,当年二类本科最低分(不含附加分)300分。
2009年最低分292分,最高分336分,当年二类本科最低分(含附加分)326分。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历年录取分数在常州六所高职院校中一直处于第一名,在全省也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在全国1200多所高职院校中,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处于前五十名之列。
学院目标 学院秉承“以信息技术为特色,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办学理念“省内一流,国内有影响”为办学 目标,针对市场设专业、针对企业定课程、针对岗位练技能,全面开发学生的最大潜能,为二十一世纪信息化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信息技术应用型人才,并为各界各类企业提供各项优质服务,正努力成为一所与工业界及国际伙伴保持紧密联系的品位高雅,文化浓厚,特色鲜明的现代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常州大学成
我院国家示范建设项目 我院共有建设项目三大类,11项,280个子项目。
三大类:
(1)中央财政支持建设的四个重点专业群及专业。
(2)地方财政支持建设的两个重点专业群及专业。
(3)其他项目
11项:
中央财政支持建设的四个重点专业群及专业:
软件技术专业项目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项目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项目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项目
地方财政支持建设的两个重点专业群及专业: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项目
电子商务专业项目
其他项目:
大学生综合素质训练基地建设项目
教学基本建设项目
教学管理改革建设项目
社会服务建设项目
大学城资源共享建设项目
学生荣誉个人荣誉 全国数学建模竞赛 一等奖
全国电子商务大赛总决赛 银 奖
“E都市杯”全国高职高专学生营销案例大赛 二等奖
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设计大赛 三等奖
全国大学生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模拟大赛 三等奖
全国第十届中国机器人大赛暨RoboCup公开赛 三等奖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全国高职高专实用英语口语大赛(江苏赛区) 二等奖
江苏省消防漫画摄影大赛 特别金奖
江苏省大学生电脑网络大赛网站设计 金 奖
“K-PAPK挑战杯”第五届江苏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 特等奖
江苏省TI杯模拟电路设计竞赛 一等奖
江苏省商业物流沙盘大赛 一等奖
江苏省首届职业教育创新大赛 一等奖
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优秀毕业设计(论文) 一等奖
江苏省大学生Altera杯CPLD设计竞赛 二等奖
江苏省大学生机械创新大赛 二等奖 学院主要荣誉 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立项建设单位
全国第一批国家级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
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江苏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以优秀的成绩率先通过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
江苏省文明学校
江苏省高校招生工作先进集体
江苏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江苏省师资队伍建设先进高校
江苏省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先进集体
常州市文明单位
院系介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设有《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应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网络与信息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安全》、《网络管理与数据库技术》5个专业,主要培养从事网络工程设计、硬件产品开发、媒体集成与系统设计、网络安全程序编制、数据库系统设计等方面的高级应用人才。 软件学院 软件分院是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二级分院,与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合办,以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无锡永中软件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为技术支持,设有《软件工程》专业。主要培养从事计算机应用软件和系统软件的开发和维护、安装调试及计算机相关产品的开发与营销等方面的高级应用人才。 信息管理系 信息管理系设有《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 《国际经济与贸易(内含二个方向:进出口业务与报关、外贸与国际结算)》 、 《现代物流管理》 、 《商务策划与营销》5个专业,主要培养从事信息中心的设计与维护、外贸业务、电子数据交换、物流系统优化设计、营销策划管理等方面的高级应用人才。 电子信息工程系 电子信息工程系设有《电子信息技术》 、《通信技术》 、 《微电子技术》 、 《应用电子技术》四个专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业,主要培养工业企业、事业和科研院所电子信息技术领域的电子、电气、测量控制、信息传输与处理等领域的开发与设计、制造与应用、维护与管理的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自动控制工程系 自动控制工程系设有《自动控制技术》、《工业电气自动化》、《智能电子技术》、《测控技术与智能仪器》4个专业,主要培养现代化工业生产、现代化楼宇设备管理与维护、现代汽车售后服务领域的计算机、电子、自动化设备等安装、调试、维护等方面的高级应用人才。 机电工程系 机电工程系设有《机电技术应用》、《数控技术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精密工程与模具设计》4个专业,主要培养机械电子等行业从事机电设备应用、数控设备操作、数控机床编程操作等方面的高级应用人才。 外国语言文学系 外国语言文学系设有《信息英语、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商务日语、电子商务》两个双专科专业,主要培养企事业单位从事外语及外贸工作、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和维护工作、与电子商务有关的维护、开发、管理工作等方面的高级应用人才。 艺术设计系 艺术设计系设有“计算机视觉艺术设计”、“数码影视动画”两个专业。依托信息技术的优势和全新的艺术设计工作平台,艺术设计系将为社会培养紧缺的掌握现代设计理念的平面艺术设计、数码影视动画的应用型高级实用人才。 基础课部 基础课部现由数学教研室、物理教研室、语文教研室、两课教研室、美育教研室等五个教研室组成,下设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两个物理实验室,目前正在筹建图形工作站。基础课部承担了全校大专层次学生的全部基础课程的教学任务。 社会科学部 社科部成立于2003年9月18日。学院领导为了加强学院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两课”教学,将原属于基础部的“两课教研室”独立出来,成立了现在的社科部。社科部现有专职教师6人,兼职教师 12人。专职教师中,教授2名,副教授2名,硕士2名。 体育部 体育部在常州大学城新校区拥有一个7000多平方米的现代文体中心,拥有标准田径场、足球场、篮球馆、乒乓房、体操房、健身房、排球场、网球场等现代体育设施。体育部是学院最年轻、同时又是最充满活力的一个系部。 城市学院(原成人教育学院) 城市学院从事各类成人教育,现开设工、理、文、法、经、管等6个学科二十多个专业的专科和本科学历教育,先后与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东南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和南京理工大学建立了长期合作办学关系。
现任领导
杨治华同志,1951年11月生,研究生学历,研究员,硕士生导师。1970年12月参加工作,1972年8月入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党。历任南京邮电学院党委办公室秘书、校报编辑部主任、宣传部副部长、通信工程系党总支副书记、后勤党总支书记、宣传部部长、南京邮电大学党委办公室主任、校长办公室主任、党委统战部部长。现任南京栖霞区政协委员、栖霞区文联委员,南京邮电大学学位委员会委员、学报编委会委员,江苏省通信行业协会理事、副秘书长,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
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高等教育管理、网络文化,先后主持完成了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项目《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等各种科研课题10个,主编《六朝松知识管理文库》等丛书两套,先后主编或参编《高等教育改革的探索与思考》 、 《知识管理:用知识建设现代企业》等6部著作,在《中国高等教育》等核心期刊先后发表论文30多篇。成果曾获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三等奖,10多篇论文获省部级优秀论文一、二等奖。
曾获2001-2005年全国“四五”普法工作先进个人、2004年江苏省第八届优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2005年江苏省高校优秀党务工作者、2005年度江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邓志良,1962年生,江苏武进人,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共党员。曾任江苏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学院院长、校党委委员。兼任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气工程教育专委会副理事长、中国电工技术学会船舶电工专委会理事、江苏省自动化学会理事。现任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院长。
主要研究方向:自动控制工程,教育管理,高等职业教育等。近几年主持、参加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0多项,市级产学研项目和社会发展项目、合同项目30多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7项、市级科技进步奖2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项。在国内外公开出版的学术刊物、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五十多篇,出版著作《电气控制技术与PLC》 。
曾获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十佳青年”、华东船院“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江苏省“青蓝工程”首批优秀青年骨干教师、镇江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园丁奖、中船总设备达标先进个人、镇江市科技拥军先进个人、镇江市安全生产先进工作者、江苏科技大学“优秀共产党员”等多项荣誉。
黄天民,现任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男,汉族,1953年11月生,安徽桐城人,1984年5月入党,1970年4月参加工作,中央党校函授学院经济管理专业毕业,本科,高级经济师。主要研究方向:教育管理,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等。
董维佳,现任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党委委员。男,汉族,1956年6月生,江苏金坛人,1993年6月入党,1974年12月参加工作,南京工学院动力工程系电工专业毕业,大学学历,学士学位,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动力工程,教育管理,高等职业教育等。
闵敏,女,1966年生,江苏武进人,苏州大学理学学士,江苏大学工学硕士,副教授,现任常州信息职业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技术学院副院长。
主要研究方向:计算机应用技术,教育管理。负责的《电子商务》专业为江苏省信息产业厅特色专业。近三年,主持了《C语言》和《电子商务实用基础》2门江苏省精品课程;指导的学生毕业设计获江苏省优秀毕业设计优秀团队奖和二等奖各一项;获院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院级教学科研成果奖1项;主持《数据挖掘技术在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中的应用研究》等省级课题2项,市级课题1项;公开发表《应用于顾客购物相似性聚类的Rock改进算法的研究》等论文三篇;编写《主流操作系统实用技术——Windows 2000系列/Linux》等专业教材4部,其中一部被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一部被评为江苏省优秀精品教材。
先后被评为常州市首届骨干教师、常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江苏省信息产业厅先进工作者、常州市巾帼标兵、常州市师德模范以及江苏省先进教育工作者。
教授风采 杨治华同志,1951年11月生,研究生学历,研究员,硕士生导师。1970年12月参加工作,1972年8月入党。历任南京邮电学院党委办公室秘书、校报编辑部主任、宣传部副部长、通信工程系党总支副书记、后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勤党总支书记、宣传部部长、南京邮电大学党委办公室主任、校长办公室主任、党委统战部部长。现任南京栖霞区政协委员、栖霞区文联委员,南京邮电大学学位委员会委员、学报编委会委员,江苏省通信行业协会理事、副秘书长,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
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高等教育管理、网络文化,先后主持完成了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项目《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等各种科研课题10个,主编《六朝松知识管理文库》等丛书两套,先后主编或参编《高等教育改革的探索与思考》 、 《知识管理:用知识建设现代企业》等6部著作,在《中国高等教育》等核心期刊先后发表论文30多篇。成果曾获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三等奖,10多篇论文获省部级优秀论文一、二等奖。
曾获2001-2005年全国“四五”普法工作先进个人、2004年江苏省第八届优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2005年江苏省高校优秀党务工作者、2005年度江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邓志良,男,汉族,1962年生,江苏武进人,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共党员。现任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曾任江苏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学院院长、校党委委员。兼任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气工程教育专委会副理事长、中国电工技术学会船舶电工专委会理事、江苏省自动化学会理事。96年被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授予“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称号,02年被评为江苏省“青蓝工程”首批优秀青年骨干教师,05年被评为镇江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科技工作:近几年主持、参加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0多项,市级产学研项目和社会发展项目、合同项目30多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7项、市级科技进步奖2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项。在国内外公开出版的学术刊物、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五十多篇,出版著作《电气控制技术与PLC》 。
钱兴 男 汉族 江苏常州武进人 中共党员, 教授。曾任常州技术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
主要研究领域:思想政治教育,文教管理
学术成绩:先后发表论文著作20余篇,正式出版著作、教材2部,发表教学论文18余篇。其中《当代教师道德》于1997年3月由河海大学出版社出版,并获常州市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二等奖;《改革·创新·发展》 --职业学校德育课程内容、教材和教法研究(江苏省教育科学"九五"规划立项课题)于2000年9月由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出版,并在2000年6月通过省级鉴定,同时获得常州市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二等奖; 《中西传统道德与现代教育》1998年1月发表在《比较教育研究》上,并选入《中国教育大精典》获得清华大学论文奖; 《关于高校德育改革几点思考》于2000年11月发表在《唯实》上,并获江苏省委教育工委优秀调研论一等奖; 《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刊登在2000年11月的《中国高教研究上》,获得中华教育艺术研究会一等奖;《职技高师德育首位量化标准和实施办法研究》1992年11月发表在《南昌职业技术师范学报》上,同年获全国职技高师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一等奖。另外参编的教材《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1994年获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科研成果优秀教材二等奖。
李众,男,汉族,1964年生,河北丰润人,教授,硕士生导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博士。现任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副所长、自动控制工程系副主任。发表科研论文40余篇,被EI收录8篇,正式出版教材3部,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三等奖3项,主持、参加科研与科技开发项目30余项,2003年入选江苏省组织部“333工程”第三层次培养人选,2004年3月~2005年3月作为普通访问学者赴美国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 大学留学。
学术研究 学院具有良好的教学、科研、实训条件。在院内建有计算机网络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16个实训中心,其中《职业教育区域综合性实训基地》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实训中心》为国家高职实训基地,《单片机技术基础实验中心》 、 《电子信息技术实训基地》为省级高职实训基地;同时拥有高职园区共享的13个设备先进、规模较大的现代工业中心(实训中心),其中,计算机网络技术、制造业信息化、电子信息技术、物流管理4个现代化实训中心由学院建设;在建设278个校外实习基地的同时,学院还与韩资、日资、软件等企业,构建了三大“校企联盟”,在高职园区内规划建设了占地155亩的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信息产业园,与江苏远宇电子集团、北大众志网络计算机有限公司共建集教学、研发、服务、生产于一体的产业化基地,实训条件国内一流,为学生实习和教师科研以及“工学交替”教学模式的深度运用创造了良好的资源平台。
教学成绩 学院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成绩斐然。 《探索三针对教改思路,构建“BPMM” 人才培养模式》获江苏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软件技术》为省级品牌专业, 《计算机网络技术》等五个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C语言》等十门课程为省级精品课程, 《C语言》 、 《JAVA程序设计》 、 《PLC应用技术》等三门课程被推荐为国家级精品课程。《C语言》、《电子商务》等17部教材被评为省级精品教材和“十一五”规划教材;学院在全国英语应用能力考试一次通过率连续四年超过85%;全国计算机一级考试一次通过率连续四年达98%以上;专业技能证书获取率达99%;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四年达100%。
学院服务功能完善,国际合作特色鲜明。学院建立了由“一个中心、两个网络、三个研究所、四个基地”组成的社会服务体系,每年为社会培训一万三千余人,成为政、校、企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是国家“信息产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中国软件专业人才培养职业训练基地”、“国家信息技术紧缺人才培养工程培训基地”、“全国计算机大赛基地”。学院还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交流,先后与韩国明知专门大学进行“2+1”合作办学、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等建立合作关系,互派学生、互派教师,相互借鉴。
所获荣誉 作为江苏省首家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院秉承“立足信息产业,培养信息人才,服务信息社会”的办学理念,坚持“面向国际、依托行业、紧扣应用、合作共享”的办学特色,不断深化“校企互动,产学结合”的办学模式改革,已经形成了明显的行业办学优势,80%专业围绕信息产业设置,85%以上的毕业生在信息行业就业,2003年,成为全国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2004年,以优秀的成绩通过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学院的办学成效和发展事业,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学院先后获得“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 “江苏省师资队伍建设先进高校” 、“江苏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文明学校”等荣誉称号,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贾庆林、罗干,世界著名物理学家丁肇中先后来到学院视察,给全院师生以极大的鼓舞。
办学理念 学院秉承“立足信息产业、培养信息人才、服务信息社会”的办学理念;以“省内一流,国内有影响”为办学 目标,针对市场设专业、针对企业定课程、针对岗位练技能,全面开发学生的最大潜能,为二十一世纪信息化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信息技术应用型人才,并为各界各类企业提供各项优质服务,正努力成为一所与工业界及国际伙伴保持紧密联系的品位高雅,文化浓厚,特色鲜明的国家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
| |  | |  |
|
-
0.jpg
(7.55 KB, 下载次数: 106)
-
1.jpg
(6.66 KB, 下载次数: 120)
-
2.jpg
(3.75 KB, 下载次数: 96)
-
3.jpg
(5.22 KB, 下载次数: 124)
-
4.jpg
(5.92 KB, 下载次数: 109)
-
5.jpg
(5.41 KB, 下载次数: 111)
-
6.jpg
(6.37 KB, 下载次数: 119)
-
7.jpg
(12.96 KB, 下载次数: 96)
-
8.jpg
(6.89 KB, 下载次数: 115)
-
9.jpg
(7.14 KB, 下载次数: 102)
-
10.jpg
(5.67 KB, 下载次数: 108)
-
11.jpg
(7.92 KB, 下载次数: 112)
-
12.jpg
(8.86 KB, 下载次数: 106)
-
13.jpg
(6.68 KB, 下载次数: 104)
-
14.jpg
(8.65 KB, 下载次数: 103)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