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90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氏宗亲】古姓源流

[复制链接]

5

主题

0

听众

5

积分

平民

Rank: 1

乡约币
12 枚
乡约宝
0 枚
最后登录
2011-1-18
注册时间
2011-1-1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乌托邦   发表于 2011-1-18 08:27:4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乌托邦 于 2011-1-18 08:28 编辑

古姓源流



第一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周族先祖古公亶父后代,属于以先祖称号为氏。

在史籍《史记·周本纪》中记载:周后稷,名弃,其母有邰氏女,曰姜嫄,姜嫄为帝喾元妃。帝喾是上古五帝之一,为黄帝的曾孙。

姬弃是位非常了不起的人物,从小聪明灵敏,在少年时代就树立了雄心壮志。有一次,他跟其他孩子一起做游戏。游戏内容是大家分别种些东西,比比谁种的好。结果,姬弃种植的大豆、芝麻、花椒等比别人的要大要好,于是对农作物萌发了浓厚的兴趣,并潜心研究、栽种。随着时光的推移,熟谙农耕的姬弃成了远近闻名的种庄稼能手。尧帝听到有这样的人才后,专程拜访了他,并举荐他担任“农师”,掌管农业。姬弃在任期间,大力推广耕种技术,农业发展相当迅速,使人们告别了半饥饿的生活。

舜帝之世,洪涝频临,待大禹治理洪水后,又出现了赤地千里的情况。姬弃为解决百姓的口粮而奔走各地,教民稼穑,播种百谷,因劳苦功高,舜帝便封他于邰(今陕西武功),史称“后稷”。后稷死后,被尊为农神。后稷逝世后,他的儿子不窋继位。不密生活在夏代,社会发展缓慢,“稷”官被废。不密便率领族人迁徙于今陇东甘肃省庆阳、平凉两地区的“戎狄”之地,继续发展农业,光大世德,不辱先世。不密死后,他的儿子鞠继任周族领袖,仍立足于戎狄之地。他在领导周人勤于农务的同时,学习戎狄部落的畜牧与狩猎知识。

公刘是鞠的儿子,生活在甘肃省庆阳地区。这里当时属戎狄部落辖地,周族在不窋担任部落酋长时,就已从陕西省武功县一带的邰地迁来发展,与戎狄人比邻而居。戎狄部落是以畜牧业为主的游牧部族,而周部落则一贯以农业为主,所以公刘还是一心想恢复传统的农业。为了耕种管理好庄稼,公刘一天到晚忙个不停,或选良种、或治虫害、或播或收,周而复始,春华秋实,周人的粮食有了大丰收,农业在戎狄之地已得到大发展。公刘还不满足,他想到周族要勃兴,光靠丰盈的粮食是不够的,于是,又率领族人经漆水、沮水,挺进于渭河流域,进行木材交易,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

豳地在今陕西省彬县、旬邑县一带,当时虽地广人稀,但每片土地都有各部族管辖的疆界,公刘要迁居于此,必先武装族人,征服或赶跑他族。在史籍《诗经全译·公刘》第一章就说:“诚实忠厚的公刘,不能居住图安康。就划地界又修疆,就理露囤就清仓。就把干粮包裹好,装进小袋和大囊。显现光辉睦人民,弓箭张设把敌防。执着干戈和斧钺,开始启程向前方。” 公刘来到豳地,一边率众伐树除草,开荒垦地,一边利用太阳的射影测定土地方位,综合土地阴阳及水源情况,丈量规划土地,分给每个父系家族耕种,促使每个家庭都富裕起来。居住在豳地的周族,在公刘的统领下,生活殷富,人口大增,活动范围日益扩大,并组建有三支军队,实力相当雄厚。这就为周族的崛起及庆节建立豳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公刘逝世后,葬在今彬县龙高乡土陵村(离县城四十多公里),墓冢高五十多米、长一千五百多米、占地五百余亩,四面环山,犹如一条大鲤鱼卧于盆中,当地群众称“金盆养鱼”形。公刘卒,他的儿子庆节继承父志,很快建立了豳国。豳国的地域大体有今陕西省彬县、旬邑县、长武县、耀县及铜川市部分地区。庆节之所以能很快建立豳国,功劳还得记在公刘身上。公刘晚年,即横涉渭河,采取厉石和锻石,在豳地开始营建宫室馆舍,草创了先周奴隶制国家雏形。

在史籍《史记·周本纪》中记载:“公刘卒,子庆节立,国于豳。庆节卒,子皇仆立。皇仆卒,子差弗立。差弗卒,子毁喻立。毁喻卒,子公非立。公非卒,子高圉立。高圉卒,子亚圉立。亚圉卒,子公叔祖类立。公叔祖类卒,子古公亶父立。”

周部族自公刘在豳地开拓基业以后,历经庆节至公叔祖类等几代经营,豳国已有了较大发展。到了古公亶父执政时,古公不但善于处理部落政事,待人和气,心地善良,还以后稷、公刘等先贤为楷模,决心要继续光大周族,造福子孙。由于积德行义,他备受国人的拥戴。正当周族蓬勃发展,过上富裕生活之际,居住在豳国西北以游牧为主的薰育、戎狄等部落,在商王朝的支持下,时不时来侵扰进犯,最初只是索要一些财物。古公为不伤和气,也为了使族人有一个安居乐业的环境,便大大方方地分给他们一些东西。但戎狄部落并不知足,不久,又来进犯。要占领周族在豳国的土地与属民,霸权野心表露无遗。

周民对戎狄人的蚕食之举,奋起欲战。古公认真分析道:“你们拥立我做君主,是想保护人民的利益,多为族人做些好事,这是一个好的思想出发点。但你们是否想过,我们周族是以农业为主,主张和平,如今戎狄部落发起战争,屡来进犯,无非是要夺取政权,让他们管理这片土地与国民。人民归我管理或归他们管理都一样,没什么区别。假如你们因为我而去与擅长狩猎游牧的戎狄人决战,即使能取得暂时的胜利,也很难彻底消灭他们,甚至将卷入一场长期的战斗中,那样的话,我们的亲人、族人,就会有死伤。要牺牲自己的同胞来换取君主之位,我不忍心也不同意这样做。”

为避免战争,减少百姓的损失,古公亶父毅然“率私属二千乘”,离开豳地,渡过漆、沮两条大河,翻越巍峨的梁山(今陕西永寿、乾县一带),南迁到岐山脚下安营而居。此时已是商朝武乙年间。俗话说,没有不透风的墙。古公悄然离开豳地的消息不胫而走,豳国人民说:“古公是位仁义之君,我们还是跟着他走。”于是,很多人纷纷收拾简易行装,尾随着古公,也来到了岐山。

但在文献《重庆府川东道璧山县天池古氏谱》中,却有一段与《史记》中记载不尽相同的先周历史。该谱记载:

后稷讳弃,系黄帝之玄孙、少昊之曾孙、娇极之孙、帝喾之三子,初仕尧,官司农,教民稼穑;继佐舜,亦官大司农,播种五谷,功隆万世,封国于邰。生子曰不宙,佐大禹,亦官大司农。生子曰鞠,鞠公字德宣,袭爵邰侯。生子曰育。育公生子曰抚。抚公生子曰拔。拔公生子曰膺。膺公生胜公,胜公仕夏。生子曰含章。生子曰郝公。生子曰乾公。乾公生子曰公刘,由狄迁豳,袭爵为侯,屡谏桀王不从,自修后稷之业。生子曰堃,堃公仕商,袭爵。生子曰庆节,庆节继爵。生子曰皇仆,字元音。生子曰太素,袭爵。生子曰国华,继位。生予曰差弗,继位。生子曰绍穆,继位。生予曰承启,继位。生予曰殷仲。生予曰怀德。生子曰毁隃,毁隃继位。生予曰超,继位。生予曰公非,袭爵。生子曰至详,继位。生予曰尚贞。生子曰高圉,继位。生子曰亚圉,继位。生子曰公叔祖类。生予曰古公,字亶父,号周公,由豳迁岐,复修后稷、公刘之业,积德行仁。

“后稷之孙,实维太王,居岐之阳,实始翦商。”这是《诗经》中歌颂古公亶父功绩的诗句。

岐,岐山;阳,南面。岐山,俗称箭括岭,位于今陕西省岐山县祝家庄乡岐阳村北,为秦岭余脉,今人称作北山。因三峰为峙,又称岐山。山体由石灰岩组成,峰峦耸翠,绿草如茵。山的阳面(南面)平原广漠,土地肥沃,雨量充沛,以古公亶父与周族人居住于此,故称周原。

古公亶父率族人自豳国来到岐山脚下,见该地水源丰富,气候宜人,土肥地美,连长出来的苦菜都是甜的,很适合耕种与狩猎,且又有岐山作天然屏障,觉得是个很有发展前途的地方,于是与妻子太姜商量,决定安顿下来。太姜随着古公亶父与族人一路跋山涉水,见的地方多了,也觉得这里是块理想之地,便同意了。接着,古公亶父发动族人,疏沟整地,划地建房。周族在古公亶父的领导下,迅速恢复了农业。随着族群日益壮大,古公认为周族要健康地发展下去,必须以岐山为政治中心,于是策划营建大规模的城郭室屋,“三月成城郭,三年成都”;同时建立了中央机构,设立了司徒、司马、司空、司士、司寇等官,使之各司其职,整顿部落组织,改革戎狄原始陋俗,实行助耕制,立国号为“周”。周国自此始。

古公亶父是伟大的改革家、军事家、政治家,他建立的诸侯国周国,得到了商朝的认可。在重要的史籍《竹书纪年》中有这样的记载:“商王武乙六年,邻迁岐周。命周公亶父,赐以岐邑。”古公亶父的曾孙姬发建立西周王朝之后,追尊古公亶父为周太王。太,是对曾祖父的称呼,直到今天,中国人中仍有称曾祖父为“阿太”或“公太”的。

古公亶父率族人营建的“都城与宫殿”,经考古发现其遗址为正方形,周长六十里,包括今岐山县的京当、凤雏、周家、朱家、董家、贺家、礼村、王家嘴、双庵、衙里、岐阳堡、祝家、流龙嘴、南北郝家、青化、丁童家村;扶风县法门镇、齐村、上下樊村、召陈、康家、任家、庄白、刘家、黄堆、云塘、强家、务子、齐镇、齐家等村。

古公亶父生有三个儿子:姬泰伯、姬仲雍、姬季历,三个儿子都是贤能之辈,互敬互爱,在岐山相继成家立室。

姬仲雍在岐山生有二子:长子取名姬昂,次子取名姬曼。姬季历娶挚任氏女子太妊(任)为妻。至季秋之月甲子,太妊生姬昌。当太妊临产时,有一红色小鸟衔丹书飞来,停放在太任产房门上,书上写道:“敬胜怠者吉,怠胜敬者灭;义胜欲者从,欲胜义者凶。凡事不强则枉,不敬则不正;枉者废灭,敬者万世。以仁得之,以仁守之,其量百世;以不仁得之,以仁守之,其量十世;以不仁得之,以不仁守之,不及其世。”意思是说:“恭敬上天而不懈怠者吉祥,怠慢上天而不恭敬者灭亡;奉行道义而克制私欲者天下从之,满足私欲而抛弃道义者终无善果。任何事情,不努力为之则会枉费心机,不恭敬上天则不能获得正果;枉费心机者最终要灭亡,恭敬上天者则能流传万世。以仁义取天下,以仁义守天下,则可传之百世;以暴力取天下,而以仁义守天下,则可传之十世;以暴力取天下,又以暴力守天下,则会一世而亡。”

由于姬昌(周文王)出生之时有此“圣瑞”,古公亶父对这个孙子另眼相看,宠爱有加,并传言“我周国的兴旺昌盛,还指望这个孙子呢!”便给他取名为“昌”,有意要把王位传给姬昌。但当时周氏族的传统继位方式,是由嫡长子继承,或兄终弟继,而姬昌之父季历排行最小,一时无资格继位。古公亶父既不能违背这一氏族规约,又为自己不能依心意传位而十分苦恼,闷闷寡欢,积郁成疾。

姬泰伯、姬仲雍自幼受母亲太姜的教育,知书识礼,善解父意,于是兄弟商议,决定让贤。至商朝武乙年间,兄弟俩趁父亲病危之际,借口说去衡山采药,强忍抛妻弃子之痛,而潜奔江南荆蛮之地。为了能彻底让位,兄弟俩便遵照当地土著习俗,断发文身,不回岐周,以让幼弟姬季历继承王位。

当时的江南很落后,姬泰伯、姬仲雍带来中原先进的文化与技术,备受土著们尊重与推广,一时之间各方面均得到很大改观。姬泰伯与姬仲雍兄弟还被当地土著推举为领袖,在今江苏省的无锡市一带建立了吴国(又称虞国、句吴国、勾吴国),兄弟俩相继为吴王。后来姬仲雍又娶万妃,生下第三子姬简,史书称为季简,就是后来吴氏的先祖。

姬季历在泰伯、仲雍离开周国后,顺利地继承了古公亶父之位,即周族领袖,臣于商朝。姬季历在统领周族的同时,还被商王武乙封为牧师,掌管商朝畜牧业,周族的势力就此逐渐强大,并攻灭了不少周边戎狄部落,疆域亦得到扩大。到姬季历之子姬昌执政时,岐周已成西方霸主,还被商朝末主纣王封为“西伯侯”,成为商末四大诸侯之一。

后来姬昌之子姬发灭商,建立周朝,史称周武王,尊姬昌为“周文王”。

姬仲雍去江南之后,他遗留在岐周的长子姬昂在周武王时受封于雍地(今陕西凤翔),建立了雍国;次子姬曼为纪念祖父古公亶父,遂以古为姓氏,称古曼,从此衍生了古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二个渊源:源于子姓,出自商王朝时期古国,属于以国名为氏。

在学者何兆吉、曲雯编著的《百家姓辈分字行》说:“商代末期有古国。今出土青铜器有‘古伯尊’,见于省吾先生《商周金文录遗》。古伯,亦称古父,商末周初人,古国族首领,名不详。古国其后当有以国命氏者。”

在今上海市博物馆的馆藏青铜器“古父已卣”上器盖各铸铭文‘亚古作父已彝’六字,是贵族古氏为其父已所铸的祭器。古是商王朝时期国族名。

实际上,古国是在西周初期周公旦镇压武庚、管叔、蔡叔、淮夷联合叛乱之时一并灭亡,其国王族以及国民中有以国名为姓氏者,称古氏,世代相传至今,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古伯(古父)尊



第三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西周公族大夫之后裔,属于以封邑名称音讹为氏。

春秋时期,晋国大夫郤犨受封于苦城,其后人以“苦”讹音为“古”成为姓氏,后遂称古氏。

郤犨的先祖,为周武王姬发幼子姬叔虞。

姬叔虞在周成王姬诵之时被封为唐侯,建都于唐(今山西太原),史称唐叔虞。当初唐地是戎、狄杂居之地,周王朝为防御戎狄内侵,故封叔虞在该地区予以镇守。至唐叔虞长子姬燮父(字安抒)时,将唐都迁于今山西省太原市南边的晋水之滨,以河流名称改国号为晋,成为西周诸侯国之一。当时的晋国辖地有今山西中南部、河北西南部、河南北部一带地区。

晋国传至晋献公姬佹诸执政时期(公元前676~前651年),整军大举征伐西北方的狄翟族人。在战斗中,公族子弟姬叔虎奋勇当先,率领晋军攻破翟人营垒,一举打败了狄翟人,并灭狄翟中的翟柤国。晋献公便以郤邑(今山西沁水下游)封给姬叔虎,姬叔虎的后代遂称郤氏。

在郤氏家族中有位叫郤犨的,仕晋景公姬孺为大夫,受封食采于苦邑(今宁夏盐池城东北部),时称苦成,后改邑地为鸣鹿城(今河南鹿邑),将愿苦成之名移到新邑地,称苦城,其后代在周简王姬夷十二年(晋厉公姬寿曼七年,公元前574年)发生了“晋灭三郤”之后,有后裔子孙以及族人以邑名为姓氏者,称苦成氏、或称苦城氏。

苦成氏后来又分衍变成若干个姓氏:居齐国的改称车成氏,居敦煌的改称库成氏,居汉阳的就改称古成氏。在这些姓氏家族的演变历史过程中,形成了单姓古氏、车氏、库氏、成氏等。

古成氏今已十分罕见,但在汉、唐之际,古成氏家族登朝为官者不乏其人,如汉朝时期有广汉郡都尉古成云,十六国时期后秦国有黄门侍郎古成诜、大将军古成和,东晋时期有南海太守古成彪,唐朝时期有云阳尉古成夔等等。不过,在宋朝时期编撰成书的《百家姓》中,已经没有古成氏了。

著名的东汉时期史学家王符在《潜夫论·志氏姓》中记载:“古成氏之后,分为古氏,后汉广汉多古氏。”据文献《古氏家谱》的记载,三国时期蜀汉政权中有一位广汉郡功曹古牧,学者们大多认为他就是古成氏的后代。

本书按:

据最近在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新兴镇刘家村所发现的《百家姓》之续篇《辑姓录》的记载,其中记录有“古成氏”。

《辑姓录》的作者王化兴,公元1855~?年待考,字德安,甘谷新兴镇刘家村人,一生以教书育人为己任,著有《中庸便童录》、《大学便童录》以及诗词碑文等。《辑姓录》是王化兴晚年之作。

《辑姓录》由“甘肃巩昌府伏羌县(甘谷)庠生云台王化兴德安氏手著”,于清光绪十七年(公元1891年)冬由嘉善堂刻本。全书共辑单姓、复姓、三字姓、夷姓共一千零十六个,其中的单字姓多附有释文。

《辑姓录》开头写道:“五伦俱重,教贯根源,羲晨尧舜,觉世永言……”,正文内容写有“温席凉枕,暨被鹿皮、遗橘陆郎、都封式仪。”释文曰:“季汉黄香,九岁失母,思慕帷切,躬孰勤苦。事父暑日,扇凉其枕,箪寒冬以其身缓其被席。”

复姓诸如皇甫、长寿、上官、侍其、太史、宗政、子服……等等;三字姓诸如步大汗、吐谷浑、白杨提……等等;夷姓诸如耶律、仆固、斛律、哥舒、蒲蔡……等等,皆记载在内。

可以看出,王化兴编撰的《辑姓录》,填补了《百家姓》没有单字姓氏释文及少数民族姓氏的空白。



第四个渊源:源于鲜卑族,出自南北朝时期鲜卑吐奚氏部落,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吐奚氏,是鲜卑族的姓氏。

据史籍《魏书·序纪》的记载,黄帝有二十五个儿子,其中一位叫昌意,昌意最小的儿子受封于北方大鲜卑山国(今黑龙江嫩江流域大兴安岭北段),因以为族。鲜卑族实行君长制,统领幽都以北地方(今河北北部及辽宁一带);以畜牧猎射为业,淳朴为俗。鲜卑族因居匈奴之东,又有东胡之称。汉初居辽东,后汉时移居匈奴地方,晋初已分为多个部落,如慕容、拓跋、吐奚、贺兰等。其中,拓跋氏最强大,后来南进,建代国,创立北魏王朝。

北魏成皇帝拓跋毛立执政时,已统领有三十六国(部落)、九十九大姓,威震中国北方。至北魏献帝拓跋瞵时,七分国人,使自己的七个兄弟各自领管其族,各分姓氏。如长兄纥骨氏改为胡氏、次兄普氏改为周氏、三兄拓跋氏改为长孙氏、五弟达奚氏改为奚氏、六弟伊娄氏改为伊氏、七弟丘敦氏改为丘氏、八弟侯氏改为亥氏。后来兼并其他国家,国中分部,部中分族,称为内姓。

至北魏神元皇帝拓跋力微时,历史已在西晋时期,其他各部落诸姓大部分都已更改为汉姓,如独孤氏改为刘氏、吐奚氏改为古氏、贺拔氏改为何氏等。

鲜卑吐奚氏改为汉字单姓古氏的历史,在史籍《魏书·官氏志》中有记载。但吐奚氏改古氏的时间是在西晋时期,远早于北魏太和十九~二十年(公元495~496年)北魏孝文帝拓跋宏迁都中原洛阳时大力推行汉化改革政策时的改姓运动。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实行汉化,率先改汉姓为元氏,那是鲜卑族第二次大规模的改姓运动。

在史籍《魏书》中记载有四位古氏重量级人物:北魏王朝绰号“笔公”的司徒古弼、北燕国大臣古泥、晋阳令古彤、小将古皓。

唐朝怀州刺史李君爽在《二十五府君墓志铭》中,明确指出古彤是“周太王古公之后,魏太武笔公尚书弼之裔”,唐朝尚属官修族谱时期,李君爽已言明古弼是周太王古公亶父的后代,且与南方《古氏族谱》记载相符。

显然,只有北燕国冯文通部的属下大臣古泥,早年曾任单于右辅,应当是吐奚氏后代。



第五个渊源:源于回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回族来源,可以追溯至公元七世纪末,那时来自阿拉伯、波斯等中亚国家的商人进入中国经商,留居于广东省广州和福建省泉州等地。到了十三世纪初叶,迁人中国的中亚人、波斯人、阿拉伯人逐渐增多,并不断同汉人、维吾尔人、蒙古人融合,便形成了回回民族。

回族人信奉伊斯兰教,族人中有一支以伊斯兰教经书《古兰经》的“古”字作为姓氏。另一支则在唐朝初期中亚人进入中国后,以唐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任大将军的古都白丁之首音的谐音汉字“古”作为姓氏,称古氏。

回族古氏以新安郡作为郡望,北宋时期已繁衍播迁于河南洛阳市、开封市及江苏省扬州市一带。目前,回族古氏以河南省洛阳市、郑州市、开封市、中牟县,四川省阆中县,陕西省西安市西郊和北京市居多。居住在江苏省扬州市的回族古氏,在明朝有一“古回回”是藏书家,这一支古氏原有族谱,记载至三十三世,后毁于兵燹。

当代著名书法家、原解放军出版社副社长古灵(古振英),音乐理论家、贵州艺术专科学校副教授古宗智及戏曲艺术家古峰等,都是回族古氏的杰出人物。



第六个渊源:源于苗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苗族古氏主要居住在贵州省修文县、云南省河口县、屏边县、文山县及越南。

苗族的祖先是被尊奉为战神的蚩尤,他与炎帝、黄帝并称为“中华三祖”。据传,蚩尤神通广大,能呼风唤雨,是中国古代“九黎”部落集团的首领。《苗族简史》中记载,九黎是南方最早最大的部落联盟,由许多部落组成,是南方百越民族集团、苗蛮民族集团及南方部分汉族最早的先民。

据苗族古氏长老口头相传:在远古时代,洪水滔天,有兄妹俩心地善良,常做好事,得到神人指点,躲进一个大葫芦里避过劫难。后来兄妹俩滚磨为婚,生下一个大南瓜。夫妻俩感到惊奇,便将它切成肉块,抛于四野。第二天,奇怪的事发生了,昨天肉块所抛之处,均有炊烟,肉块亦变成了人类。夫妻俩便把挂在李树旁的定为“李”姓,挂在木鼓边的就称“古”姓,等等,世代相传至今。



第七个渊源: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记载:

蒙古族蒙古氏,源出蒙古本部之称,即成吉思汗最早生息的乞颜部,以部为氏。在金国时期,有个女真蒙古部,是女真族与蒙古民族久年交融的一个混合部族,在金国灭亡之后,曾被元太祖赐姓为蒙古氏,后逐渐成为一支大族,满语为Monggu Hala,移居于土默特(今内蒙古呼和浩特)。

明朝时期,蒙古族蒙古氏即有改汉姓为蒙氏者,满族蒙古氏在清朝中叶以后亦多冠汉姓为蒙氏、古氏等。



第八个渊源: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⑴.满族古尔吉氏,满语为Gurgi Hala,世居广宁正安堡(今辽宁北镇广宁镇),所冠汉姓为即古氏、吉氏。

⑵.满族董鄂氏,亦称栋鄂氏、东古氏、东果氏、东峨氏、董额氏、董古氏,满语为Donggo Hala,源出冬古河之名,后为部落名,最后成为姓氏。冬古河最早见于明正统五年(公元1440年)的记载,明廷敕谕建州左卫都督凡察“安插尔等于三土河及婆猪江迤西冬古河两界间同李满住居处”的敕文中。冬古河即今天桓仁满族自治县境内的大雅河上游支流黛龙江。董鄂氏人先人,原居图们江上的瓦尔喀(今吉林珲春),其族源出自是北宋宗室赵氏的后裔。金国时期时被掳至北境,以“久处变为土著成了女真人”,随建州左卫西迁而到达明廷为之规定的范围之内,后在冬古河上定居,遂以地为姓,称董鄂氏,随着人口的繁衍而自成一部,称董鄂部。董鄂部属于建州女真,是建州左卫的一个大部,后来成为著名建州五部中的强部之一。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古氏、鄂氏、董氏、栋氏等。

⑶.满族尼玛哈氏,源出唐朝末期女真“通用三十姓”之一的尼漫古氏、金国时期称女真“尼庞古”,以部为氏,满语为Nimaha Hala,汉义“鱼”,世居辽阳(今辽宁辽阳),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后多冠汉姓为古氏、俞氏、于氏、鱼氏、余氏、胜氏等。

在当代满族古氏中,著名教育家、上海师范大学古人伏教授是一位佼佼者,他的祖籍就在耀州,即今辽宁省的营口市。



第九个渊源:源于彝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传说,凉山的诺合,即黑彝贵族,都是由古侯、曲涅这两位彝族祖先繁衍而来的。

彝族,自古就居住在中国西南地区的云、贵、川之间的凉山一带,但是关于彝族的族源,除了土著说外,还有外来说,即东来说、南来说、西来说、北来说等等。其中以“北来说”较为普遍,而“土著说”是近年来在学术界、特别是在彝族本民族中提出的。彝族土著说,又分为西南土著、云南土著说这两种来源之说。

西南土著说认为:彝族自古以来就居住在祖国西南,经过人类发展的不同阶段而成为现今的彝族。这种主张的依据,除汉文文献资料外,更多的是古彝文文献资料和神话传说等。

云南土著说认为,云南是彝族的起源地。东来说认为,彝族来自古代战国时期的楚国,是楚将庄跻进军西南时迁来的,即来自湖南、湖北。

关于南来说,只是极少数学者的主张,认为彝族是古代夷越人的后裔,是从我国西南边界,甚至西南各邻国发展起来的。西来说出自西方殖民者的所谓“探险家”之口,他们从彝族的外形论定,彝族来自欧洲,与雅利安人同族,或与高加索人种有关。

关于北来说,认为彝族为古羌族人的后代,是从我国西北来的。古羌人亦称氐羌或西羌,约在四、五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形成,古羌族人是一个活动于我国西部地区的游牧民族,后从陕、甘、青一带经四川西部至云南北部。古羌族人早期南下的支系与当地土著部落融合,后来形成西昌地区的邛和滇池地区的滇民族,便是彝族的先民。

还有学者认为,彝族来自西藏地区,是古代牦牛徼外夷的后人,他们是住在今川藏交界处的一种古代土著民族。

关于凉山彝族的来源,根据民间普遍传说,直系祖先为距今约两千年的古侯、曲涅两个原始部落。

古侯、曲涅居住在兹兹蒲武,即今云南省的昭通地区一带,后迁入凉山,再扩散到四川各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凉山彝族在超度死者亡灵时,要请毕摩(即巫师)念《送魂经》,将死者灵魂送回祖先住地。分住凉山各地的彝族,首先将死者的灵魂送至昭觉,然后经布拖、金阳、渡金沙江到云南永善或者昭通,最后送到莫木蒲姑,意即祖先居住的地方。一般认为,这条送魂路线大体反映了凉山彝族的来源及迁徙路线。

彝族具体在何时从滇东北进入凉山地区的,历史文献缺乏直接记载。据史籍《元史·地理志》记载,南诏据(西)州后,置建昌府,“以乌、白二蛮实之”。此外,凉山彝文古籍《公史传》也有关于古侯、曲涅两系迁徙凉山的记载。综上所述,推测凉山彝族的直系祖先古侯、曲涅进入凉山约当东晋康帝时,距今大约一千六百多年,或许更长,有学者甚至则认为距今有两千年左右。

根据凉山彝族的传说及《送魂经》、《招魂经》的记载,彝族从滇东北进入凉山的路线,是从云南永善县的大屋基渡过金沙江,沿美姑河而上,到达凉山中心地带的利美莫姑(今美姑),或再从美姑西行到达利美竹核(今昭觉竹核),然后,古侯向东、曲涅向西,沿着不同的方向在大小凉山定居下来。如今凉山彝族的家支分布,古侯在东,曲涅在西的原始轮廓仍依稀可见。这说明,古侯、曲涅是凉山彝族的主要支系。

但是,也有学者认为彝族先民进入凉山的时代可能更早。在史籍《后汉书·西羌传》中记载:在战国时期南迁的“旄牛种,越(西)羌”,就是彝语支各族的先民。汉、晋时期文献所记载东汉时期的“苏祁叟”便是其中的一支。蜀汉时期的“越叟帅”高定,在史籍《三国志》中称之为“夷王”,便是他们中的大首领。凉山地区曾发掘一些石板墓和大石墓,其时代大约在战国至东汉。当地彝族称这些墓葬为“濮苏乌乌”墓。

凉山彝族中传说,濮苏乌乌是很早以前的凉山居民,当彝族先民来到凉山后,就与他们有过交往,共同生活了一段时间,后来这种人便绝了。由此可以推知,彝族先民进入凉山的时代,大致应与濮苏乌乌墓葬时代(即战国至东汉)相当。汉、晋时期,原住凉山地区的濮人北逾大渡河进入严道、临邛,彝族的部分先民也在这时从滇黔大量进入凉山。《元史.地理志》在阔州载,仲牟由之裔名科者居此,应该就是在这时迁到凉山的东南部地区的。

从唐朝以来直到明、清时期,黔西、滇东北的彝族又有过数次向凉山大规模的迁徙活动。唐代是彝族先民再次向凉山大量迁移的时代,从唐开始,彝族已成为凉山地区的主要居民。明朝末年,明王朝镇压贵州水西部土司安邦彦和永宁土司奢崇明,以及清朝初年吴三桂攻打水西和雍正年间云贵总督鄂尔泰在滇东北、黔西北强行“改土归流”,都导致滇黔地区一些彝族首领,带着臣民和奴隶“渡金沙江往四川”,形成滇黔彝族一再大批向凉山迁徙。解放前,在沙马、阿都两土司区掌权的安氏,就是清初由贵州水西迁来的阿者家土司的后裔,昭觉地区的阿硕土目也是云南乌蒙家一支。当然,从唐代到明清这个漫长的历史时期,彝族的先民是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路线,经过多次陆续迁来凉山的。这些先后迁来凉山的彝族,与当地土著民族又不断融合、发展。因此,虽然不能否认古侯、曲涅两部是凉山彝族的主要支系,但把凉山彝族统统说成是古侯、曲涅两部一脉相传的后裔,显然不符合历史实际。统观历史,应当说,居住在祖国西南和大小凉山的彝族,是土著的多种古代民族与各地陆续迁来的各古代民族,逐步地、长期地融合、发展而形成的统一民族。

根据彝族父子联名的世系推算,古侯、曲涅的家谱最长,有七十六代,一般都有五十代以上,那么应当至少有约一千余年的历史。

著名史学家斯维至经过考证后,在《姓名的故事》中记载:“凉山彝族的家支,最初是由古侯和曲涅两位祖先分化、繁衍而来的,它们实际就是两个不同姓氏的氏族。彝族当然不只这两个姓氏,但是当他们迁到凉山时,就只有这两个姓氏了。”

彝族,自古就居住在中国西南地区,古侯部落在当年居住在兹兹蒲武(今云南昭通),后进逐渐迁徙至四川地区。在古侯的后裔子孙中,有汉化其姓氏者,称古氏,既是古老的彝族姓氏,也是族系庞大的姓氏家族。

本书按:

在中国西南地区,经过漫长历史形成的各个民族,其发展都是多源化的,因此任何一种单源学说都是不科学的。从现有史籍综合分析,本书认为关于彝族起源,应当将“西南土著说”与“北迁来说”综合起来考虑,则更为符合历史事实。

详实观点,请看本书笔者关于《中国西南边境的交错军政态势及历史背景考》、《中国云贵高原诸民族之形成历史考》、《中国西南诸民族与缅、泰、柬、老、越五国诸民族之间关系考》,其中从各个不同角度论述了中国西南地区的各民族之间的历史、社会关联与发展历程。

这三份讨论文章的本稿,待本书笔者录入整理后,将刊发在本博“还真敢往上帖”目录下。



第十个渊源:源于黎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在今海南省琼中黎族自治县乌石镇有一批古氏居民,但该支古氏本为汉族,迁自广东地区,后逐渐成为彝族,但语言为客家话,仍然是汉语。

该支彝族古氏之所以成为彝族,主要是海南岛本为黎、苗土著民族居住区,客家人初来乍到,频繁受到土著侵扰,难以人和,遂干脆入籍黎户,可免其患。尤其是在当时黎、苗等少数民族在入学方面可享受政府的优惠政策,如免学费等,这样使很多贫困汉民亦纷纷改为黎族,以沾其惠。

其后,逐渐融入彝族、苗族之中,成为彝族古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十一个渊源:源于高山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高山族的先民,可追溯到距今二到三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的“在镇人”。主要来源于内地沿海一带古越族,与来自琉球群岛和菲律宾群岛的居民,相互融合发展而成。

高山族古氏,主要居住于台湾省花莲县、宜兰县等地。1945年8月14日日寇投降后,民国政府要求原住民改为汉姓,并由各单位依分配、抽签、自选等方式推行。

当时,在北区的原高山族住民,因尊敬爱戴他们的警官古星南(新竹市人,当时职管山区,后晋升为新竹县警察局副局长。他身材魁梧,相貌威严,出声如雷,全心辅导管教居民,甚得居民敬重,被尊称为雷公),在改汉姓时,有一部分高山族同胞以古星南为荣,自选古氏,世代相传至今。



得姓始祖:古公亶父、古伯(古父)、郤犨、古泥、古侯、古星南。

会馆建立|家乡投稿|联谊投稿|商业投稿|公益投稿|Archiver| 乡约网 ( 沪ICP备12021112号-1 )     

GMT+8, 2024-6-17 14:20 , Processed in 0.490900 second(s), 3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