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85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非物质文化]苗族姊妹节

[复制链接]

1

主题

0

听众

1

积分

平民

Rank: 1

乡约币
7 枚
乡约宝
0 枚
最后登录
2013-3-1
注册时间
2013-3-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苗族姊妹节   发表于 2013-3-1 14:37:5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分类:非物质文化
口号:暂无
简介:台江苗族姊妹节又称\"姊妹饭节\",是台江县老屯、施洞一带苗族人民的一个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至十七日举行。届时苗族青年男女穿上节日的盛装,聚集于榕江、杨家、偏寨,欢度这个极富民族特色的传统佳节。台江县域内各支系的苗族过姊妹节的时间不尽相同,大都在正月至五月间。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要数施洞地区的姊妹节。  

    苗族姊妹节,苗语叫\"浓嘎良\",它以苗族青年女子为中心,以邀约情人一起游方对歌、吃姊妹饭、跳芦笙木鼓舞、互赠信物、订立婚约等为主要活动内容。它被喻为\"藏在花蕊里的节日\",是\"最古老的东方情人节\"。  

    一、传说  

    姊妹节的前身是\"坡会\"。苗族姊妹节的范围较广,几百个村寨十几万苗族在礼仪习俗有所繁简或大同小异,在传说上也略有不同,究其来由的传说,主要有以下三种。  

    1、《姊妹节歌》  

    苗族姊妹节的传说,主要来自长达五百多行的《姊妹节歌》。相传,有两个姨妈的子女,男的叫金丹,女的阿姣,他们俩从小青梅竹马,两小无猜,长大后,彼此产生了爱情,金丹一定要娶阿姣,阿姣也非嫁金丹不可,却遭到父母及族人的反对。阿姣的父母要让她嫁回舅家(旧时苗家习俗称还娘头)。阿姣不愿嫁回舅家,一定要嫁金丹;金丹也不愿娶别人,一直在等着阿姣。他们为了忠贞的爱情,天天都偷偷约会。因怕父母和寨老发现,他们俩相约在野外谈情说爱。每次,阿姣都用她装针线的竹篮偷偷地藏着饭带去给金丹吃。年复一年,经过一番磨难和顽强不屈的抗争,他俩终于结成了夫妻。于是便有了\"姊妹饭\"的典故,即苗语叫带给情人吃的食物为\"藏饭\",汉语意译为\"姊妹\"。  

    后来,不知过了多少年,传说台江县施洞地区有八百个姑娘因找不到男朋友而嫁不出去;三丙大塘地方有八百个青年男子,也因找不到媳妇而打单身。老年人们想起了阿姣、金丹\"姊妹饭\"的典故,教姑娘们用阿姣、金丹的办法,把三丙大塘八百个青年男子邀请来吃\"姊妹饭\"。这样,人人都找到了自己的意中人,一双双、一对对结成了眷属。从此以后,吃\"姊妹饭\"就演变成为以青年男女间挑选情侣为主要内容的节日活动。  

    苗族男女青年仰慕阿姣和金丹对爱情的执著,纷纷仿效他们上坡相会。姊妹节由此而来。据《苗族古歌》记述,苗族聚居的地区过去都过姊妹节,如今大部分地区已失传,唯有台江县还完整地保留着这一习俗。  

    2、  

    相传台江县的革一地区,有一个苗族大寨,寨子里的男子们每年都要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打猎,很久很久都不回来。寨子里还有众多的妇女孩子和七十个如花似玉的姊妹。妇女们劳动回来就养儿育女,过着她们永远也过不完的日子。姊妹们上山摘果与下田劳作,在家姊妹们还纺纱织布织锦与挑花刺锈,他们织出来的布箱子都装不完,他们织出来的彩锦啊,比天上的彩霞还美;他们绣出来的花,蜜蜂蝴蝶都飞来驻留,可是七十姊妹们总还觉得缺少了什么,心里总是畅快不起来,因为她们已经到了豆蔻之年了。
联系:暂无
网址:http://fy.folkw.com/view.asp?id=834

7436429728521483.jpg (105.58 KB, 下载次数: 70)

7436429728521483.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会馆建立|家乡投稿|联谊投稿|商业投稿|公益投稿|Archiver| 乡约网 ( 沪ICP备12021112号-1 )     

GMT+8, 2025-5-2 15:22 , Processed in 0.405218 second(s), 3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