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08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非物质文化]莱州草辫技艺

[复制链接]

1

主题

0

听众

1

积分

平民

Rank: 1

乡约币
7 枚
乡约宝
0 枚
最后登录
2013-3-2
注册时间
2013-3-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莱州草辫技艺   发表于 2013-3-2 23:13:4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分类:非物质文化
口号:暂无
简介:据《辞海》记载,我国草帽辫尤以山东掖县的产品最为著名。《莱州市志》中记载:“莱州草辫源于沙河一带农村,民间传说已有1500年的历史”,“沙河集形成于明朝。”沙河《龙翔观》“初建于金大定七年重修于明万历六年”由此可证,沙河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丰厚,历史上就是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

  据《莱州市志》的记载,1500年前的沙河农民受发辫的启示,用三根光亮洁白的麦杆草掐出了人字形的草辫,后人使用草辫做草帽又得名“草帽辫”。莱州草辫技艺“明代经直隶、豫州等地,在国内传播。鸦片战争后,用草辫生产的草辫等工艺口,受到外商的青睐,成为我国最早进行西方市场的商品之一。十九世纪中叶,辫商云集沙河,坐庄收购草帽辫,由烟台、青岛、天津出口外运。”

  沙河以“大中和”为首的大地主,纷纷成立辫庄多达20余处。据史料记载:“当年沙河一带男女老少都会掐各式各样的草辫,就乾和顺一家辫庄就雇用掐草辫工人1000余人……”后因军阀混战,日军侵掖县,草辫停止出口,各辫庄几乎全部停业,草辫技艺被冷落,有的甚至失传。1915年,我国草辫的四大名产‘沙河白’、‘沙河黄’、‘沙河锯条’、‘莱州花’在美国旧金山举办的太平洋万国巴拿马博览会上获特别奖,被誉为世界最优质草帽辫。莱州沙河附近的村庄约1万多个,善掐辫者,无计其数。

  建国初期,县政府成立了公营“希新草辫厂”和“育新草辫厂”(后二厂合并成立了莱州市草制艺品厂),许多掐辫高手、经营高手都被招进厂内务工。同时以该厂为龙头,组织、发展销售草辫生产,使面临濒危的草辫技艺得到挖掘创新、发展。在此期间,草辫技艺遍及莱州、平度、昌邑等县的村庄,出现了许多巧工能匠,创新出细不超两毫米的“细扩草”、“扇子面”、“筛子”、“棕子”、“蜈蚣”等品种。各种草辫巧夺天工,千姿百态,各具特色,活龙活现。据《二轻工业志》载:“老艺人李玉屏可用麦杆草掐出两千多种草辫花样。”利用各种草辫制作成草帽、提篮,出口创汇(具体数据无记录)。1957年后,由单一麦杆草原料发展成以玉米皮主料的各种草艺品4000多种。上个世纪50年代后各地来沙河学习草辫技艺者人数之多虽无详细记录,但据《莱州市志》记载:到沙河学习草辫技艺者多达100多个县、市、区,草辫技艺几乎传遍全国。

  莱州草辫技艺1500年的历史,不仅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手工技艺基础性资料、原始手工业发展资料,而且创造了重要的经济价值、实用价值以及美学价值。
联系:暂无
网址:http://fy.folkw.com/view.asp?id=2335

ld9u_image003.jpg (31.69 KB, 下载次数: 98)

ld9u_image003.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会馆建立|家乡投稿|联谊投稿|商业投稿|公益投稿|Archiver| 乡约网 ( 沪ICP备12021112号-1 )     

GMT+8, 2025-5-3 04:28 , Processed in 0.296123 second(s), 3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