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57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非物质文化]周村芯子

[复制链接]

1

主题

0

听众

1

积分

平民

Rank: 1

乡约币
7 枚
乡约宝
0 枚
最后登录
2013-3-4
注册时间
2013-3-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周村芯子   发表于 2013-3-4 23:21:4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分类:非物质文化
口号:暂无
简介:周村民俗活动异彩纷呈,“周村芯子”是其中最独特的娱乐形式。每当逢年过节,由儿童装扮剧中人物站立在几个人高的细细的芯子上,由人抬着行走,招摇过市,险中求趣,令人叹为观止,是当地人喜闻乐见的活动。

  周村芯子的渊源大概可以追溯到明清时期,传说泰山奶奶即碧霞元君是周村长山人,三月十五是她老人家的生日。每年从三月三周村人就开始张罗着迎泰山奶奶回娘家,公推几个老成持重的人,背上泰山奶奶的面轴,快马加鞭,直奔向泰山,请了神灵后返至淄川地界,即有一人先行奔回周村报信,准备接驾,自此日开始,至三月十五泰山奶奶生日,周村便开始一年一度精彩的社火祭祀表演。龙灯、狮子、竹马、旱船等应有尽有,老百姓想着点子活跃节日气氛,聪明的周村人从高跷和蜡烛灯台得到启发,依靠周村发达的织机技术,创造了别具一格的周村芯子。

  芯子的抬轿是民间工匠精心设计制造的木质框架,以规模及剧情不同彩饰成亭台楼阁、石桥彩虹、山川、云端或花卉等,精雕细刻,造型优美。踩芯子的人物,往往高悬空中,看不出有立脚之处。其实这是靠底座中通出的那根叫“芯子”的小铁条支撑的。

  装扮着各种戏剧人物的孩童,或站或坐或悬空于这些支柱上,彩服则巧妙地将支柱遮掩起来,这些戏装孩童便有亭亭玉立之感。一台大芯子所要出动的人员很多,十六个抬芯子的,外加十六个换班,一个吹哨子的,四个拿护杆的,五个锣鼓班子,两个推幡的,四个扯幡的,三个推招子的。担任“踩芯子”的孩童一般5至11岁,全乡全村精心挑选出来的,既要扮相俊秀,又要体形轻巧,还得有点一站一坐几个小时的吃苦耐劳精神。上芯子前不给水喝,饿了就吃奶糖和鸡蛋,踩芯子虽然是一件苦差使,但周村的小孩最大的梦想就是踩一回芯子。
联系:暂无
网址:http://fy.folkw.com/view.asp?id=2282

200822142780.jpg (160.49 KB, 下载次数: 73)

200822142780.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会馆建立|家乡投稿|联谊投稿|商业投稿|公益投稿|Archiver| 乡约网 ( 沪ICP备12021112号-1 )     

GMT+8, 2025-5-3 23:55 , Processed in 0.312684 second(s), 4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